死刑复核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核所遵循的一种特殊审判程序。报送死刑复核需要准备的材料有:报请复核的报告、死刑案件综合报告、第一、二审裁判文书、全部案卷、证据。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和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一、死缓可以减刑吗?
死缓能减刑,死缓不能减刑的情形:
(一)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人身危险性等情况,可以在作出裁判的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二)对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人身危险性等情况,可以在作出裁判的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三)对于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对被告人改判死刑缓期执行的,如果符合刑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四)一案中两名以上被告人被判处死刑,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对其中部分被告人改判死刑缓期执行的,如果符合刑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二、故意杀人罪处死刑的情形有哪些
故意杀人罪处死刑的情形如下:
1、属于主犯的;
2、故意杀人外有其他罪行的;
3、采用特别残忍手段杀人的;
4、故意杀人后焚尸、肢解尸体的;
5、杀死多人或多次故意杀人的;
6、极度狂妄在特定场合杀人的;
7、杀死孕妇的;
8、杀害社会特殊群体或知名人士的;
9、故意杀人行为民愤极大的。
立即执行死刑的情况如下:
1、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报请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
2、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3、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
死刑复核材料要求及程序
221人看过
-
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需要复核哪些内容
337人看过
-
报送死刑复核的案件应该包含哪些材料?
354人看过
-
如何办理死刑复核
418人看过
-
哪些死刑不用复核
294人看过
-
高院对死刑复核需要多少天复核
92人看过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指行刑者基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结束一个犯人的生命,执行死刑的方式采用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 采用枪决方法执行死刑,人民法院有条件执行的,应交付司法警察执行;没有条件执行的;可交付武装警察执行。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 更多>
-
报送死刑复核材料辽宁在线咨询 2023-06-101。报请复核的报告。2。第一、二审裁判文书。3。死刑案件综合报告。4。全部案卷、证据。死刑案件综合报告,第一、二审裁判文书和审理报告应当附送电子文本。5。同案审理的案件应当报送全案案卷、证据。6。曾经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原第一、二审案卷应当一并报送。死刑复核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核所遵循的一种特殊审判程序。《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至二百零二条对死刑复核程序作了原则性规定,有关的司法解
-
报送死刑复核的案件应该包含哪些材料香港在线咨询 2023-07-20报送死刑复核的案件应该包含的材料: 1、报请复核的报告; 2、第一、二审裁判文书; 3、案件综合报告各五份; 4、全部案卷、证据; 5、同案审理的案件应当报送全案案卷、证据。 6、曾经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原第一、二审案卷应当一并报送。 报请复核的死刑、死刑缓期执行案件,应当一案一报。 案件综合报告,第一、二审裁判文书和审理报告应当附送电子文本。
-
产生事故认定事故需要复核哪些材料四川在线咨询 2021-12-03申请人必须提交以下材料:1。交通事故重新认定申请书;2、《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复印件;3、申请人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4、当事人死亡的,必须提交派出所、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申请人与死者的关系证明;5、委托申请的,必须提交申请人签署的委托书和委托人身份证(户口簿)或委托律师的律师执业证书复印件。
-
外籍华人恢复国籍办理需要哪些材料?申请恢复国籍需要提交哪些材料河南在线咨询 2022-01-09根据《国籍法》的规定,曾有过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具有正当理由,可以申请恢复中国国籍;被批准恢复中国国籍的,不得再保留外国国籍。 受理恢复国籍申请的机关,在国内为当地市、县公安局;在国外中国外交代表机关和领事机关。恢复中国国籍的申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审批;公安部授权各驻外使领馆审批外籍华人恢复中国国籍申请。 申请时需要提交的材料主要如下: (一)填写《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申请表》。 (二)提交
-
视同工伤认定需要什么材料复核材料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13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供下列材料: 1、本人身份证明(复印件); 2、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 3、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4、工伤事故报告; 5、事故现场目击证人证明材料(二人以上)或能够证明工伤事故的其它相关材料; 6、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提交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