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后起诉公司的有效期是多久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04 05:08:40
161 人看过
一、员工离职后起诉公司的有效期是多久
员工辞工后,如果和公司闹纠纷了,只要还没过三年,都能去告状;要是跟工作有关的话,那就得先走劳动仲裁流程,之后才能打官司。
仲裁的有效期是一年,就是从你发现自己利益受损或应该察觉到的那一天算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二、员工离职经济补偿金计算怎么算
关于离职补偿金之计算方法:若员工确实符合法定应获得补偿规定,依据员工在本公司所服务的工作年限予以核算,即每满一年向该员工发放一个月的基本工资;若其服务时间在六个月至不足一年之间者,则以一年为准进行折算;若服务期未满六个月者,公司需向雇员支付半个月薪酬作为经济补偿。
另若员工依法应享有双倍补偿权益,依法依规按照上文所述标准的两倍进行计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起诉离职员工的有效期
271人看过
-
公司员工离职后,工资发放周期是多久?
220人看过
-
员工离职后公司还能起诉员工吗
184人看过
-
公司欠员工工资有效期是多久?
377人看过
-
原公司多久后不能起诉离职
148人看过
-
离职多久后员工无法起诉社保?
282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公司起诉离职员工时效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11公司起诉离职员工需先进行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在收到裁决书后15日内起诉。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 一、四款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四十八条规定,
-
离职员工的拖欠工资欠条起诉时效是多久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16你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拖欠的工资和奖金。我国法律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你的工资和奖金虽然是于去年10月开始无法领取的,但由于企业向李某等人出具了工资欠条,并承诺在今年3月还清,因此,在今年3月之前,你并不知道自己领取工资的权利受到侵害。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应该指
-
离职之后多久才能起诉公司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26只要发生的劳动争议是在一年内的,均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进行维权。根据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未能》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
-
公司离职治疗期后多久可以辞退员工?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24《劳动法》这里规定的“不得解除”是指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者提出解除或者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法律是不在此范围内。也即是说,医疗期是对患病的劳动者进行一定时期的解雇保护的期间,其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劳动者不因伤病接受治疗导致失去工作。并且对于医疗期内的员工,如果其存在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纪、严重过错等情况,用人单位也是解除其劳动合同的。
-
公司辞退员工赔偿的有效期是多久台湾在线咨询 2022-01-3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仲裁时效为1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建议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应当在单位注册地或劳动关系实际履行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