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肇事死亡逃逸保险不赔怎么办
倘若保险公司不予理赔,您可参考以下处理步骤:
首先,尝试与保险公司沟通,了解对方拒绝赔偿的具体原因。如果保险公司所提供的拒赔理由缺乏法律依据,那么作为消费者,您有权前往所在地的保监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进行投诉。
其次,若双方未能就赔偿问题达成共识,您可以考虑采用仲裁的途径来解决争议。仲裁将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裁定,双方均需遵守裁决结果。
最后,若以上方法仍无法解决问题,您还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审理并作出裁决。
《保险法》第二十三条
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保险人应当将核定结果通知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属于保险责任的,在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达成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协议后十日内,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保险合同对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期限有约定的,保险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义务。
二、肇事死亡取保期间又无证驾驶了怎么办
对于此种情形的判断,须考查特定情境。倘若已申请并获批予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上述期间内违反相关规定,且其行为情节恶劣者,公安机构有权对其实施逮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批准或者决定逮捕,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若保险公司拒绝理赔,阁下首先可以与之进行深入沟通以了解拒绝理赔的具体原因所在。如果保险公司给出的理由缺乏说服力或者明显不当,那么阁下便有权利向所在地的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投诉,寻求公正的处理和解决方案。经过双方共同努力未能达成共识时,阁下还可以采纳仲裁这种更为理性而中立的方式来解决争议问题,由独立于双方以外的第三方机构做出最终的裁决结果。然而,如果以上所有途径都无法解决问题,那么阁下就有必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争议事项进行全面审查并作出公正合理的裁决,从而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
酒后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多少年,酒后肇事逃逸不赔偿怎么办
414人看过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最高判多少年,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赔偿
296人看过
-
保险不赔肇事逃逸吗
481人看过
-
交通肇事逃逸保险公司要赔偿吗,交通肇事逃逸保险公司不赔怎么办
449人看过
-
肇事逃逸是否会影响死亡保险金的索赔?
460人看过
-
交通肇事致人当场死亡后逃逸商业险赔不赔
351人看过
-
死亡机动车肇事逃逸保险公司不理赔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0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被保险人在使用被保险机动车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致使受害人遭受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依法应当由被保险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保险人按照交强险合同的约定对每次事故在下列赔偿限额内负责赔偿:(一)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10000元;(二)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0000元;(三)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交强险范围内赔偿
-
肇事逃逸逃逸后死亡怎么办法律规定上海在线咨询 2023-05-31涉嫌交通肇事罪且逃逸,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
2022年肇事逃逸保险赔不赔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151、肇事后是否算逃逸需要交警部门认定才能确认; 2、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及车损险的保险条款中都有明确规定: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在未依法采取措施的情况下驾驶保险车辆或者遗弃保险车辆逃离事故现场,或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是属于免赔责任,也就是说确定逃逸的话商业险不能获得赔付。
-
-
肇事逃逸伤者抢救死亡怎么办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28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取得受害方家属的谅解,和赔偿到位,是会有机会被处以缓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