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上门逮捕的流程如下:
1、执行逮捕的人员不得少于2人,执行逮捕时,必须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证,并责令被逮捕人在逮捕证上签名或按手印,被逮捕人拒绝在逮捕证上签字或按手印的,应在逮捕证上注明;
2、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提请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批准或决定逮捕的人民检察院或者作出逮捕决定的人民法院,应当在24小时之内进行讯问。对于发现不应当逮捕的,应当变更强制措施或者立即释放,立即释放的应当发给释放证明;
3、到异地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被逮捕人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到异地执行逮捕时,应携带批准逮捕决定书及其副本、逮捕证、介绍信以及被逮捕人犯罪的主要材料等,被逮捕地的公安机关应当协助执行。
诈骗报警后警察处理流程
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的,都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经核对无误后,由其签名、捺指印。必要时,应当录音或者录像。第167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上述人员提供的有关证据材料等应当登记,制作接受证据材料清单,并由其签名。必要时,应当拍照或者录音、录像,并妥善保管。第168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出具回执。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九条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
(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
(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
(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
(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
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并应当留有盘问记录。对于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对于不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释放被盘问人。
经继续盘问,公安机关认为对被盘问人需要依法采取拘留或者其他强制措施的,应当在前款规定的期间作出决定;在前款规定的期间不能作出上述决定的,应当立即释放被盘问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十二条为侦查犯罪活动的需要,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依法执行拘留、搜查、逮捕或者其他强制措施。
-
检察院逮捕程序与条件概述
399人看过
-
环保逮捕与保释的过程概述
489人看过
-
警察逮捕需要出示逮捕证吗逮捕的程序有哪些
371人看过
-
侦查员抓捕流程概述
152人看过
-
欠信用卡警察逮捕流程怎么撤销
397人看过
-
检察院取保候审流程概述
130人看过
逮捕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最严格的一种,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依法拘留嫌疑犯、被告人,在一定时间内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逮捕不仅剥夺了嫌疑犯和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拘留时间也很长,一般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之前。... 更多>
-
2023年欠信用卡警察逮捕流程是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3-07-151、审查犯罪嫌疑人是否符合逮捕的条件,如可能进行新的信用卡诈骗行为、可能会毁灭犯罪证据等的情形。 2、符合逮捕条件的,公安机关可能先行拘留,然后向检察机关提出逮捕申请,向检察机关提交申请书,并且将证据、材料移送到检察机关。 3、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后,公安机关可以持逮捕令逮捕嫌疑人,并且将嫌疑人移送到看守所羁押。 当代社会人们的消费理念都是非常的超前的。比如说很多人都存在着超前消费观念,因此,会透支信
-
欠信用卡警察逮捕程序澳门在线咨询 2023-08-21欠信用卡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时才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会被警察逮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六条规定,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 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的“恶意透支”。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 第二款规定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1
-
警察抓捕属于逮捕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8-19经过侦查,具备以下条件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经侦部门可以宣布破案,并制作呈请逮捕报告书移送本局预审大队审查起诉,追究犯罪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1、犯罪事实已有证据证明; 2、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3、犯罪嫌疑人或者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
-
警察提请逮捕的条件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17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需材料有: 1、公安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写出提请批准逮捕书; 2、同案卷材料、证据; 3、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
警察逮捕和批捕是一样的么北京在线咨询 2023-01-031、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批捕是指向检察机关申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所以批捕和逮捕其实是一样的。 2、人民检察院审査后,认为主要犯罪事实已经查清,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应当批准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