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与科学相悖法规怎么办?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2 11:40:30 210 人看过

商务部起草的《沐浴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沐浴场所应在显著位置设立禁止性病、艾滋病和传染性皮肤病患者入浴等警示标志,违者可处三万元以下罚款。该意见稿甫一公布,立即引发热议。知名艾滋病干预专家张北川说,科研结果表明,公共浴室的水是绝对不可能传播艾滋病的。日前商务部官员表示,如果论证显示艾滋病人进入公共浴室确实不会造成传染,会将这一条从征求意见稿中撤下。就在科学与常识即将助推删除这一条款时,网上一项多达万人的调查显示,有72.2%的人支持该规定。

网上对意见稿的讨论很多。开始的焦点在歧视与科学结论之间,法律该如何选择。当诸多专家都用科学研究结论证明浴室的水不会传染艾滋病时,选择其实已不是问题,商务部也及时回应,表示会根据科学依据修改。但在理性似乎就要胜出时,网络民意调查却给法规制定者出了一道难题—在所谓科学结论与公众意见之间,法律该如何选择。

对待艾滋病,整个社会在舆论层面一直在试图营造一种宽容的氛围,不管是对具体的人还是针对各种制度,稍有歧视性的苗头立即会引来很多反对。但在舆论营造的相容氛围之外,普通人和艾滋病患者之间事实上仍存在着很大隔膜。不用说一起泡澡,就算一起吃饭、聊天,恐怕也有很多人不愿意。这说明人们的一些感受与很多科学结论和常识,并不总能保持一致。这种不认可并不是完全建立在自己的科学研究基础上的,而是更多地凭借着一种主观直觉或者感受。

事实上,普通人不愿接触艾滋病人的感受也是真实的。对这种感受的承认正是理性的表现。所以,公共政策在反对歧视艾滋病人的同时,也需承认普通人的这种感受。否则,政策显得很美好,现实却是另外一回事。

民众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中国人最早听说艾滋病时,绝大多数都会有一种印象,此病无比凶猛,唯恐避之不及。但几十年过去,人们对艾滋病有了更多理性认识,不再像最初那样恐惧了,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主动接触、帮助艾滋病人。上世纪90年代,很多NBA球员都不愿和得艾滋病的球星约翰逊一起打球,但现在这已不是问题。总之,人们对科学和常识的接受有个过程,形成普遍共识时,制度便会水到渠成,共识尚未形成,就不要强求。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12日 17:3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罚款相关文章
  • 制造社会舆论犯法吗
    制造社会舆论、造谣、散布虚假信息属于违法行为,不管是原创还是转发,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一、网络造谣怎么判网络造谣可能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网络上别人造谣你名声怎么办如果他人恶意毁坏名声,造谣说坏话,直接影响到个人名声的,可用法律手段解决,这种情况属于捏造事实,编造散布虚假信息,属于诽谤罪。但是在刑法上属于自诉案件,也就是必须受害人自己去法院起诉,法院才受理,公安机关是不干涉的。建议收集证据,直接去法院告他。让赔偿精神损失,法院会支持的。三、谣言会判刑吗?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
    2023-03-05
    125人看过
  • 与无罪推定原则相悖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与无罪推定原则明显的相悖,这就是两个不同的立法观念但是却同时出现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无罪推定原则的主旨是:对法院未被判决的任何人都是无罪的,都不得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早在1764年,意大利的法学家**利亚就在其代表作《论犯罪与刑罚》中说:“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犯罪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共公保护的契约,是会是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的。”就从这里可以看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从有罪推定的角度上来说的,把一个无罪的公民放在一个被法律审查的地位上,公民的人权和人格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在这里我仅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对这条法律条文提出质疑,希望司法部还有社会大众能够多方位的思考。一、涉嫌强奸罪是确定了吗涉嫌强奸罪是还没确定。我国对犯罪的认定原则是无罪推定原则,法律规定未经法院依法定程序作出的生效判决确定有罪,任何人不得确定为有罪。如果经过认定确认构成强奸罪的,那
    2023-03-14
    452人看过
  •  污染责任与环境保护的悖论
    根据无过错原则,环境污染责任适用的原则是无过错责任。即污染者只要污染环境造成损害,无论有无过错,均应承担侵权责任。实行因果关系的推定,只要因环境污染发生纠纷,就推定污染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污染者负有证明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污染者与第三人负不真正连带责任,即便环境污染是因第三人的过错所致,污染者也不能因此免除侵权责任,而应与第三人一起向受害人负不真正连带责任。根据无过错原则,环境污染责任适用的原则是无过错责任。即污染者只要污染环境造成损害,无论有无过错,均应承担侵权责任。实行因果关系的推定,只要因环境污染发生纠纷,就推定污染行为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污染者负有证明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污染者与第三人负不真正连带责任,即便环境污染是因第三人的过错所致,污染者也不能因此免除侵权责任,而应与第三人一起向受害人负不真正连带责任。 环境污染责任特征:无过错责任与因果关系推定环境污染
    2023-08-27
    383人看过
  • 正当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者以及其他人依法通过新闻媒介发表评论,对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等方面进行的批评监督。在现实社会中,为披露不法行为和不正当的行为,新闻报道和评论只要主要事实真实,而只是个别细节上有失真实或用词造句不当,则不能认为构成侵权。2019年为基层减负年,看舆论监督的法律作用舆论监督是依法行政、从严执政的重要保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舆论监督的作用也日益彰显。今天,社会结构的变化、不同利益群体和不同利益诉求的相继出现、人民内部矛盾的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变化,给舆论监督带来了许多新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舆论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要深刻认识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规律,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新变化新趋势,不熟视无睹、不主观武断、不推波助澜,在掌握新规律的基础上,力求舆论监督的方向更准确,把握更适度、更科学,这样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
    2023-08-10
    465人看过
  • 网络舆论监督的实践与创新
    以下是如何进行网络舆论监督的方法:要对网络舆论监督有全面正确的认识,不断规范和引导,规范和完善,建立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和途径,使互联网成为实现政治民主、建设政治文明的最佳手段。网络舆论监督是指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贬和评价。它的形成取决于互联网的各种功能。网络舆论监督谨防侵犯隐私权从网民参与调查云南“躲猫猫”事件,到抽“天价烟”的周*耕被判刑……网络舆论监督在揭露渎职腐败行为、谴责道德缺失现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舆论监督也应依法进行,网络调查不能取代政府和司法部门对事件的调查处理。”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负责人日前表示。随意个人道德审判超出正常监督范畴“正当的舆论监督,对于促进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公权力正当行使具有重要意义。”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负责人肯定地说。这位负责人称,一些网民出于
    2023-07-11
    273人看过
  • 季卫东:量刑答辩的悖论与正解
    2009年下半年,全国法院开展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逐步加强对审判裁量权的限制。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起源于上海、最近在北京多家法院渐次推广并扩大案件适用范围的“量刑答辩”制度。所谓量刑答辩,是指在开庭审理的程序中,嵌入公诉人提出求刑建议、被告及其辩护人进行防御的辩论环节,使法官进行权衡的内心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变得可视化了,从而减少乃至避免裁断的主观任意性。检察官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根据刑事侦查的结果、各种证据资料以及法律规定提出求刑建议,律师站在被告的立场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驳和主张,法官对不同意见的说服力竞赛进行评判并根据自己的认识和“量刑行情”作出决定――这正是现代法律共同体通过不同角色的分工来限制审判裁量权的基本方式。四年前,《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把研究、制定量刑指导意见提上议事日程,其着眼点是通过机械化(例如电脑量刑)、科学化(例如定量分析法)的方式实现精密司法,提高判决的可预测性
    2023-04-25
    253人看过
  • 煽动舆论有什么罪名
    煽动舆论如果当事人在主观意识上能判断该消息是谣言或者是虚假信息,不管是原创还是转发,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报假案有什么后果报假案一般要看报案者是否存在主观故意。具体如下:1、如果是无意的并且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报案者一般不承担责任;2、如果是故意报假案的,涉嫌构成诬告陷害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报假案的情形如下:1、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2、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3、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扰乱公共秩序罪立案标准如下:1、要
    2023-03-25
    158人看过
  • 新劳动法“维护懒人”的悖论
    把经济搞垮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自主技术和品牌而在竞争中被击垮,不是因为贫富差距过大以至于内需不振,也不是因为环境不堪重负而崩溃,而仅仅是因为劳动者的权利稍有增加,这倒是一个非常新鲜的说法。日前,经济学家张五常在其博客发表了题为《新劳动法的困扰》的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新劳动法的经济效应,提出,无固定期合同将维护懒人,有可能让打短工更普遍,严厉执行新劳动法反而会大幅增加失业率,把经济搞垮。博文甫一面世,舆论哗然。(12月24日《新快报》)把经济搞垮的原因,不是因为没有自主技术和品牌而在竞争中被击垮,不是因为贫富差距过大以至于内需不振,也不是因为环境不堪重负而崩溃,而仅仅是因为劳动者的权利稍有增加,这倒是一个非常新鲜的说法。如果这个逻辑可以成立,那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早就该垮了,因为类似的规定早在上个世纪就出现在他们的劳动法规中,而我们的近邻日本采用的终身雇佣制也并没有妨碍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
    2023-06-05
    485人看过
  • 舆论监督如何解释
    舆论监督,全称为社会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社会监督(外部监督)的一种,其实质是公众的监督。舆论监督作为公民宪法权利(监督权)的体现和常见形式,是社会公众运用各种传播媒介对社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表达信念、意见和态度的活动。发挥舆论监督对保证食品安全的作用。舆论监督是指针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违纪、违背民意的不良现象及行为,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进行曝光和揭露,抨击时弊、抑恶扬善,以达到对其进行制约的目的。舆论监督具有事实公开、传播快速、影响广泛、揭露深刻、导向明显、处置及时等特性和优势,能够迅速将人们的注意力聚焦,形成巨大的社会压力,引起政府高度关注,促使司法机关秉公办事,对腐败分子及时依法严惩。舆论监督在食品安全工作中能够发挥极大作用,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对于违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而言,舆论监督可以迅速曝光其损害食品安全的行为,市场上的消费者通过新闻舆论就能够立即发现不安全食
    2023-07-24
    442人看过
  •  司法是否受到舆论的影响?
    依法审判和舆论审判各有优缺点。舆论审判容易导致非理性的判断,使司法审判受到舆论压力的影响。但依法审判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确保司法公正。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促进司法公正,但也需要注意防止消极言论影响司法判断。作为公民,我们应该发表客观、理性的意见,遵守法律准绳,维护法律的尊严。在一定程度上,依法审判会取代舆论审判,避免非理性的判断。在互联网上,经常会出现对犯罪嫌疑人为其辩护或提前“定罪”的现象,有时舆论会一边倒,形成压倒性的声势。这种试图以“舆论审判”来影响甚至左右司法审判的现象,引起了人们对于“舆论审判”和司法审判关系的深思。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实现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动司法改革和公正司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武器越锐利,用起来就越要当心。舆论表达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难免产生一些消极的东西,这些消极的东西如果影响了司法人员对案件的正确判断,就必然影响司
    2023-11-01
    208人看过
  • 舆论监督的定义是什么?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它却具有一种精神的、道德的力量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在保险诚信建设中的作用保险是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之一,经营着以信用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的承诺,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等功能,担负着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使命。保险的金融性质、产品特点及其所承担的特有社会责任决定了保险业诚信建设具有特殊意义。加强诚信建设,既是保险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大做强的迫切需要,更是保险业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和作用的根本前提。而在保险诚信建设中,舆论监督有着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舆论监督是保险诚信建设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保险诚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构建与推进。这些方法和手段不但包括正
    2023-07-04
    186人看过
  • 温哥华:“反扩散”的悖论
    在温哥华最新开工的一个住宅项目中,开发商骄傲地宣称他们在倡导一种“没有折衷的生活”。事实上这座城市具备吸引人居住的一切优势和其他城市想要的东西:安全、活力、市中心的繁华、娱乐项目的丰富……几乎每个小时都让人有兴致享受生活。从远方看,特别是从空中看,温哥华的市中心无异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大都市的市中心:林立的高楼聚集在一块小小的半岛上,密集而狭窄。然而从近处看,才会发觉这个城市与其他地方的不同:鳞次栉比的大楼全是公寓,这里的市中心竟几乎完全是一个以高层建筑为主的居住区。作为加拿大第三大城市,温哥华拥有58万人口,其中10万人居住于市中心的高楼大厦中。温哥华地处地广人稀的北美,却与香港和里约热内卢的城市形态和居住密度极其相似。尤其在过去15年间,温哥华的居住模式变化翻天覆地。从1991年开始,温哥华市政府重新制定了城区划分法律,为了吸引居民往市区迁移,他们提出了自称为“居住
    2023-06-10
    120人看过
  • 在网络上发布舆论犯法吗吗
    一、在网络上发布舆论犯法吗吗在日常生活中,会有一些人故意传播一些子虚乌有的谣言诋毁他人的名誉,这种行为会造成谣言当事人生活的困扰。但有些谣言当事人可能会因为承受不了舆论的巨大压力而选择自杀,传播谣言可以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那发布传播谣言犯法吗?我们一起通过以下内容来了解一下吧。发布传播谣言会构成诽谤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二、发布传播谣言的处罚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需要注意的是,情节轻微的诽谤行为不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3、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
    2023-03-12
    246人看过
  • 试用期无工资于法相悖
    2011年5月12日,肖某在一广告栏看到某加工厂招聘装配工,月薪3000元。于是,肖某到该加工厂应聘,很快厂方与肖某办理了上班手续。一个月后,当肖某随着其他员工到财务开工资时,被告知其是在试用期内没有工资。肖某一怒之下,将该加工厂告上胶州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加工厂支付其2011年5月12日至6月12日工资3000元。在庭审中,该加工厂辩称:工厂规章制度规定,新员工入厂后属于培训阶段,没有工资。肖某到工厂应聘时,工厂已经告知了肖某,并且其已经在用工协议上签字认可。肖某的要求属无理要求,请求驳回肖某的仲裁请求。肖某称:自己到工厂报名时是签了一份一年的协议,但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员不让看协议内容,属于欺诈行为。加工厂应该支付我工资。仲裁委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认为:《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
    2023-06-09
    101人看过
换一批
#治安处罚法
北京
律师推荐
    #治安处罚法 知识导航
    展开
    #罚款
    词条

    受到罚款处罚的人应当自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一)被处五十元以下罚款,被处人对罚款无异议的。 (二)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照本法的... 更多>

    #罚款
    相关咨询
    • 为什么会有明大悖论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2-13
      1、这种酷刑出于明朝初年,统治者出于”乱世需用重典,心慈无以谋国“理念制定的。目前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就没有必要使用这种酷刑了。 2、元末明初,社会不宁,犯罪现象严重,被明太祖视为乱世。朱元璋遵循古训,提出:“吾治乱世,非猛不可”的思想,形成影响明朝的“治乱世用重典”的治世思想。制定《大明律》,实行“重其所重”的原则制定《明大诰》,从严惩罚犯罪。
    • 什么是舆论监督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03
      舆论监督,是指公众对各种权力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等等,自由表达看法,从而对议论客体成形的一种客观效果。这种监督是一种自在的、无形的精神性力量,监督渠道多样,意见表达包括赞扬、批评两个方面。在我国,通常所说的“舆论监督”与本来意义上的舆论监督有较大差别,它指的实际上是“传媒监督”,因为大众传播媒介通常被视为“舆论界”。传媒监督的对象主要是党政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其意见表达的方式是媒介
    • 什么是舆论监督,有没有法律规定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16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它却具有一种精神的、道德的力量。
    • 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是如何的关系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3-31
      随着互联网这一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当网络已成为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和评说人民法院工作重要载体的时候,网络舆论也以它对法院审判的高度关注,对热点案件的肆意炒作,而与司法审判之间的关系问题日渐凸显,并引起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 社会舆论对司法审判的影响是哪些司法对舆论如何回应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26
      宪法写道,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司法独立的内涵包括了司法独立、法院独立、法官独立。然而三者能否真正做到独立这个值得探讨。法官也是人,在处理案件过程中,难免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司法的独立并不排斥公众或媒体的监督,然而这不代表公众和媒体能够越过红线去干涉司法的审判。司法审判可以对媒体选择迎合的态度,这是媒体对司法施加的成功表现,同时法官也避免承受巨大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