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确定假冒注册商标案的立案标准
确定假冒注册商标案的立案标准如下:
1.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非法经营数额达5万元以上或违法获利3万元以上的;
2.假冒2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达3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2万元以上的;
3.具备其他严重情节的。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六十九条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二、假冒注册商标罪构成要件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和单位,即任何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人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情节符合犯罪标准的,均可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2.本罪侵犯的对象为他人合法注册商标专用权和国家商标管理秩序;
3.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的,以营利为目的,过失不构成本罪;
4.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法律法规禁止的假冒商标且情节严重。
三、假冒注册商标罪取保候审条件
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满足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申请取保候。
取保候审的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n(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n(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n(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n(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n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
立案标准:如何认定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392人看过
-
假冒服务商标是否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其立案标准
452人看过
-
假冒注册商标罪达到怎样的标准才会立案
352人看过
-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特征,假冒注册商标如何处罚?
341人看过
-
刑法中假冒注册商标罪是以什么标准立案的
58人看过
-
关于假冒商标案立案标准的暂行规定
348人看过
-
如何立案惩罚假冒注册商标罪湖北在线咨询 2023-04-28《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一十三条【假冒注册商标罪】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立案标准,假冒注册商标怎么处罚?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28一、假冒注册商标罪立案标准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假冒他人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2、单位假冒他人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3、假冒他人驰名商标或者人用药品商标的
-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案件如何确定管辖法院?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12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的不正当竞争案件一般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确定若干基层人民法院受理不正当竞争民事第一审案件,已经批准可以审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基层人民法院,可以继续受理。
-
销售假冒商标罪的立案标准,销售假冒商标罪的立案标准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15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品罪立案标准: 1、犯罪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犯罪故意,一般具有牟利的目的。既包括直接故意,也包括间接故意。过失行为,如生产者不知原材料有假或者不符合质量标准,销售者不知产品系伪劣产品,因不负责任、疏忽大意而生产或销售的,不能构成本罪。从司法实践看,绝大多数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都是为了牟取暴利,但法律对本罪的犯罪目的没有要求,所以,无论行为人出于何种目的和动机,均不影响本罪的
-
假冒注册商标案的追诉状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03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三)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