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综治委:父母或监护人放任未成年人在外租房可能违法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8 08:33:09 70 人看过

在刚刚结束的广东省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被再次论证及修改,新的方案更加突出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修订草案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未成年人夜不归宿,不得让其脱离监护单独居住。也就是说,若放任未成年人在外租房,可能违法。

未成年人夜不归宿状况堪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未成年人夜不归宿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为寻求安静、方便的学习环境,经由父母同意,独自在外租房学习的;一是同学间相约外出玩乐至深夜在外开房过夜的。

小黄是一位未满16岁独自租房的高中女生,她从上高一开始就以400元的价格租了学校旁边一间不到6平方米的房间,单独居住至今。趁着中午休息的工夫,她在学校旁的小卖部跟记者聊了两句。

她告诉记者,离家在外租房居住是因为考上高中后,她就奔波于家和学校之间。早上睡眼惺忪地赶上公交车,却又经常遇上塞车,于是经常迟到,往往第一节课只能赶上个尾巴。虽然班主任知道她家住得远,迟到了还是让她直接进课堂上课。但是久而久之学习就跟不上了,考试总是不行。迫不得已,只好跟父母商量在外租房住。

记者走出不远,在广州市的一个公共汽车站看到,一对青少年一边候车,一边旁若无人地拥抱。女孩子看起来不到16岁,身穿蓝白相间的校服,男孩看起来18岁左右,没穿校服。女孩靠在候车厅的广告牌上,男孩用头顶着女孩的前额,两人一边拥抱一边深情款款地私语。

对面小卖部的老板告诉记者,放学后、假日里,街上经常可见到一对对身着校服的小情侣们手牵手,甚至上酒店开房。

记者上周五深夜巡视广州街头发现,很多身穿校服的中学生成双成对大方进出酒吧或者到江边游荡。出租车司机黄先生告诉记者,这些玩得晚的孩子就不回家了,直接开房去。某天晚上,他就载上一对年龄差不多十六七岁、喝得酩酊大醉的学生情侣,他们进了某宾馆开房过夜。他说,这种情况经常能遇上,尤其是周末。

孩子自有个性父母难以监管

今天上午,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广州几名家长。家长们均表示,对孩子深夜外出的情况感到担忧,但如今孩子会用隐私权来顶撞,家长往往难以实现有效监护。

家长陈女士说,孩子要和同学出去玩,家长要是追问和谁去、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有些什么人之类的,孩子就会不高兴,说侵犯了他的隐私权。家长要是管得太严,可能导致孩子反抗,孩子又会离家出走或者有其他过激行为,只好不多问他到底去哪里。而孩子一旦出去了,可能玩到深夜甚至通宵,家长连他在哪里都不知道,如何监管。

据广州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有关调查,孩子向家长提出有可能要晚归或在同学家过夜,9成左右的家长会持反对意见,但不少孩子出门时不一定会确切告诉家长要晚归。

按照《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未成年人夜不归宿。但有律师表示,如果孩子深夜外出没有导致危害,对这一规定的落实也不好监管。

某小学校长认为,未成年人缺乏自制力和辨别力,对作息时间没有明确的概念。可能最初是抱着好奇和单纯的念头出去玩,但结伴出去后,去了一些特殊的场所,在周围环境诱导下会纵容自我,学着成年人去喝酒、K歌通宵等,容易遭遇其他伤害。因此,未成年人的作息时间,必须在学校和家长的可控范围内。家长不要被孩子所谓的隐私权吓倒,隐私权是指侵犯个人的尊严、独立和合法利益等,但如果家长具体问孩子去哪里,并根据情况判断孩子该不该去,从而作出决定让不让孩子去,这是监护人原本就应该尽的责任。

监管不力父母违法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起草专家组成员康树华表示,看未成年人和他的家长是否违反了法律规定,就是看这个孩子是否满了16周岁。他认为,父母让不满16周岁的孩子在外面单独居住,就是违反了法律。父母不应该以住得离学校远、上学不便为借口,不履行对孩子的监护。

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川接受媒体采访时说,16岁以下未成年人绝对不可以脱离监护,独自在外居住。他说,就算中学生租房附近有居委会或同学家,但父母并未将监护权交给居委会或同学家长,这个中学生就算脱离了监护。父母长期不在孩子身边监护,就是违法。16岁以下未成年人,即使和人集体租房在外居住,也是违法。李川认为,租房给孩子住的人也是违法。

但就记者采访到的情况看,到目前为止,还没听说哪个学生、家长或学校为此受到相关处罚。有学校负责人说,法律没有指定专门机构处理这类事情。如果有,这项法律就更好实施了。

广州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陈冀京表示,中小学生周末结伴夜游,如果是在特殊的日子偶尔尝试一下,可能是一种成长体验,但如果是长期行为,则需要加强引导及时遏制,否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目前,酒吧等场所主要为成人娱乐设计,里面的环境内容并不适合未成年人,加上周围环境复杂,未成年人去酒吧存在多种隐患。

记者了解到,在香港也有中学生在周末或节假日结伴饮酒夜游,而每当此时,警方、社工、义工等组织就会在学生们聚集的场所布点通宵守候,在学生喝完酒后游荡的场所察看并及时提供援助,有专家建议,内地也可借鉴这种方式,对夜游学生进行监管。

为了强化法律的效力,记者了解到,该草案还规定,未成年人在学校寄宿期间未经许可夜不归宿的,学校应及时查找,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要时可以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

法制网广州11月17日电(法制日报)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3日 23: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监护相关文章
  • 未成年人父母死亡祖父母是不是能当监护人
    小孩的监护人更改应该要有一定的程序,并且想要成为自己的监护人的话,就需要准备监护能力证明的材料。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2024-05-14
    327人看过
  • 父母可以以未成年的名义担任监护人吗
    父母在世时,可以由别人来担任未成人的监护人,只要父母丧失了监护能力。法律规定,当未成年人的父母没有监护能力时,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兄、姐按顺序担任监护人,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也可以担任监护人,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祖父母属于未成年的法定监护人吗监护是对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设定专人保护其利益,监督其行为,并且管理其财产的法律制度。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法定监护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担任。《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27条第1款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对子女享有亲权,是当然的第一顺位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亲属或朋友、父母单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是
    2023-08-03
    124人看过
  •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让适龄未成年人上学是违法行为吗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让适龄未成年人上学是不是违法行为依据我国教育法的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让适龄未成年人上学的,是属于违反教育法的行为。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八条国家制定学前教育标准,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构建覆盖城乡,特别是农村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为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提供条件和支持。第十九条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2023-06-04
    318人看过
  • 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应由父母承担
    1.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2.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3.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卖淫。未成年人犯罪,父母是否承担责任1、父母的民事赔偿责任未成年人犯罪应由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独立承担刑事责任,其父母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未成年人犯罪行为造成国家、集体、他人经济损失的。根据《民法典》相应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2、父母的法定监护责任:如父母怠于行使监护责任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
    2023-07-05
    332人看过
  • 未成年人父母去世监护人有义务监护吗?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有一定的顺序确定的,父母死亡的,首先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担任监护人。法律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未成年人父母去世监护人由谁担任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没有上述范围的近亲属或近亲属丧失监护能力的,有关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可以从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近亲属、朋友中指定监护人。当近亲属对于由谁担任监护人发生争议时,有关单位、组织可以进行调解并从他们中间指定监护人。被监护人的父母担任监护人的,可以通过遗嘱指定监护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
    2023-07-23
    59人看过
  • 未成年人父母有精神病,监护人能将未成年人送养吗
    律师解答:能。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可能严重危害该未成年人的,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以将其送养。《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五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可能严重危害该未成年人的,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以将其送养。
    2024-04-22
    342人看过
  •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否可以让未成年人结婚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可以让未成年人结婚,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我国实行的是婚姻自由的制度,禁止任何人有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同时法律还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一、父母有权利干涉子女婚姻吗?父母无权干涉子女的婚姻。法律规定婚姻自由,是否结婚,与谁结婚,任何人无权干涉。《民法典》专门规定了“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重婚、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包办婚姻,是指第三者违反婚姻自由的原则,包办强迫他人婚姻的违法行为。买卖婚姻,是指第三者以索取大量财物为目的,包办强迫他人婚姻的违法行为。借婚姻索取财物是指除买卖婚姻以外的其他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违法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男女双方结婚基本上是自愿的,但一方(主要是女方或女方父母)向另一方索要许多财物,以此作为结婚的条件。二、法定监护人变更
    2023-06-24
    262人看过
  •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否能够迫使未成人结婚
    未成年是正在接受教育的年龄,其生理、心理尚未发育成熟。父母或者其他人迫使为成年人结婚,就会严重影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影响未成年人的前途,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未成人成年以后的自由恋爱和结婚。《》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不到法定婚龄结婚,其婚姻是违法的,不受法律保护。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强迫未成年人结婚等于包办婚姻,也是违法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强迫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结婚,不得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2023-06-11
    155人看过
  • 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可以为自己订立婚约吗
    婚约是指男女两性以结婚为目的而作的事先约定。在我国,婚约不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民法典既不禁止男女两性为婚姻预约,也不保护婚约。而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未成年人保护法》则明文禁止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因为,未成年人订婚有着许多不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弊端:(一)剥夺了未成年人将来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的权利。结婚必须是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的结合,订婚是为结婚而做准备的,也理应是双方的完全自愿。而在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完全,尚不理解恋爱婚姻问题的情形下,由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按照自己的意愿为未成年人订婚,根本就谈不上未成年人对婚姻的自由和自愿,实际上是一种违反婚姻自由的包办婚姻的行为。(二)导致早婚、非法同居和未婚先孕等不良社会现象及违法的婚姻行为的发生。(三)影响未成年人的学习和进步,阻碍未成年人的成长。(四)导致民事纠纷增多。因此,婚姻自由原则要求禁止包办婚姻、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
    2023-03-15
    462人看过
  • 我国的未成年人父母不能作为监护人吗
    一、我国的未成年人父母不能作为监护人吗我国的未成年人父母能作为监护人,根据法律规定,父母当然是法定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可以成为其监护人;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二、监护人的职责有哪些方面监护人的职责有:1.保护被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被监护人出于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容易遭受到来自外界的的侵扰和损害。监护人有权利和职责予以保护。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监护人可以依法合理利用和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3.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4.教育和照顾被监护人,监护人应当尽到教育和照顾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职责,使其获得身心健康和生活的安定。5.对被监护人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三、户口簿上孩子的监护人怎么查
    2023-04-14
    335人看过
  •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不是只是未成年人的父母
    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都在,且具有监护能力没有被剥夺监护权的,则监护人是父母;如果父母死亡或者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履行监护职责了,则可以由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的,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监护人的职责是什么(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防止其受到不法人身侵害。(2)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以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或精神病人的康复及生活。(3)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除非是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否则监护人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4)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对未成年人应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的培养,约束被监护人的行为,防止其实施不法行为。(5)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监护人作为被监护人的法定代理人,依法为被监护人取得民事权利,设定并履行民事义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被监护人可进行与其智力和精神
    2023-07-23
    108人看过
  • 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监护人有哪些责任
    1、需要对未成年人进行严加管教;违反治安管理的,对违法人员可以给予治安处罚,但要减轻从轻处罚,对不满14周岁的,不予处罚,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2、侵害民事权益的,由监护人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条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人或者其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第十二条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第十三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第二十一条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三)七十
    2023-03-25
    458人看过
  • 民法典监护人能否出租未成年人的房产
    一、民法典监护人能否出租未成年人的房产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监护人是可以正常出租未成年人的房产的,出租房产会带来额外收益,于未成年人财产增长而言是有利的,只要监护人是按照通常市场价格进行出租就是可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五条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二、监护人主要有哪些权利1、有权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2、有权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3、有权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并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4、有权
    2023-04-14
    210人看过
  •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积极义务有哪些
    1、保护被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被监护人出于民事行为能力的限制,不具备全面充分的自我保护能力,相对容易遭受到来自外界的侵扰和损害;2、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3、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三十五条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监护人有能力独立处理的事务,监护人不得干涉。一、法定监护人的范围有哪些1、监护人是指对人(多为未成年人)行使监护权的人,一般来说是父亲和母亲,这是简单家庭的状况。然而当原亲生父母有的因为特殊情况无法养育自己亲生子女,孤儿院或寄养家庭就变成小孩的
    2023-06-25
    218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监护
    词条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监护
    相关咨询
    • 如何确定父母死亡或无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3-10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其未成年人应尽那些责任?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13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八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第九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
    •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3-07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并及时将委托监护的情况告知未成年人就读学校及其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务站、嘎查村民委员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与未成年人、受委托监护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学校、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务站、嘎查村民委员会保持经常联系。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委托监护时,应
    • 《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父母或监护人规定了哪些义务?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6-11
      (1)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岐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2)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不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3)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
    • 未成年人死亡父母能不能要求监护人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09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