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没有产假,因此怀孕意味着辞职。更奇葩的是,学校在合同中规定,学年内,育龄女教师最好在下学期怀孕,如果在上学期怀孕导致下学期不能继续工作者或中途辞职者,需承担其他老师的代课费和招聘费共2000元。2月26日,河南商丘尚博学校校长刘柱称,合同是自愿签订的,老师可以生完孩子再回来工作。
有些问题早在意料之中,比如全面二孩时代女教师扎堆生娃影响教学问题。但出人意料的是,可以预知的问题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变本加厉起来。就像河南这所民办小学,学校没产假,生育期间没工资,怀孕即辞职,若不按合同办还要交罚款。令人无语的是,校长说签合同时无人提出异议,皆自愿签订。
在教师等行业,践踏女性权益和尊严的排队怀孕是长期存在的现象。在鼓励生育二孩的今天,类似问题更加突出,女教师扎堆生娃导致师资不足的问题屡屡见诸报端。据报道,在山东临沂城区一所初中,有76名女教师正在备孕,占到女教师总数的近一半。女教师扎堆生二孩,校长们愁坏了。
但应看到,同样的问题,体制内和体制外有云泥之别。就像有媒体指出的,女教师之所以敢扎堆生二孩,一个重要因素是她们的单位姓公,即使出现问题,其权益也有保障。换言之,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想办法,比如聘请临时教师、返聘退休教师、系统内调配师资等,办法总比问题多。
但体制外就不同了,相比公办学校女教师扎堆怀孕的问题,民办学校、私营企业等体制外女职工面临的问题更严重,在自愿的奇葩合同面前,女教师的生育权已被踩成了泥。法治社会绝不容许存在诸如怀孕合同之类无视国法的荒唐现象。那么,谁来关心、呵护她们的生育权?
用人单位肆意践踏女性权益,除了劳资不平等外,主要原因是法律制度不完善以及执法无力。在计生法、民法、刑法及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中,对侵犯女性生育权行为,缺乏有效约束和惩罚条款,即使女性权利被非法剥夺,也难以索赔和追责。假如女性可以提出巨额索赔,乃至追究相关人员的刑责,谁还敢以身试法?在执法上,相关部门睁一眼闭一只眼的心态则是一种纵容。
当务之急的是,相关部门须加强执法力度,对践踏女性权益的行为出重拳;同时,还应正视民办学校、私营企业等用人单位存在的现实困难,出台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
-
为了维护学生权益,教育机构和教师应如何依法行事?
159人看过
-
孩子教育费男方拒付女方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70人看过
-
教师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321人看过
-
学生遭受教师性侵,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248人看过
-
学生受教育权的维权途径
412人看过
-
外嫁女土地权益如何维护呢
429人看过
生育权是人权下面的一个具体权利,属人之为人而自然享有的权利。生育权一般指生殖权利。公民的生殖权利是一项基本的人权。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生殖权利与其他由宪法、法律赋予的选举权等政治权利不同,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剥夺的。... 更多>
-
我的儿子不幸在老人家意外身亡,我和女儿的孩子的教育权该如何维护海南在线咨询 2022-01-20你的孩子多大?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另外,无民事行为
-
-
受教育权和抚养权受到侵害时该如何维护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10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该如何维护: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的方式或诉讼的方式予以维护。抚养权受到侵害时该如何维护:一个家庭的破碎,受伤害最大的,莫过于这个家庭中的子女。离婚家庭子女抚养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保护子女的健康成长权,在处理这一问题上,应该说婚姻法充分的体现了法律人性化的一面。其解决子女抚养问题的总原则是: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
-
网络教育消费者如何维权青海在线咨询 2023-02-07投诉渠道 1.投诉私立教育培训机构可向当地的民政局和教育局投诉。 2.投诉官方的教育培训机构可向当地的人社局或教育局相关部门投诉。 3.无论哪类教育机构有违法行为,都可以通过“315“消费者之声”平台,进行举报。
-
公办教师如何维权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23请收集证据,之后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举报,反映情况,寻求解决。如仍未能解决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申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