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众斗殴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因为聚众斗殴,造成人员重伤或者死亡的,或者财产损失的,可以由被害人或者被害人家属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的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一、强奸罪是一种附带民事罪吗
强奸罪,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可以刑事附带民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二、新刑事诉讼法关于民事赔偿的规定
新刑事诉讼法关于民事赔偿的规定了,被害人因犯罪分子侵犯人身权利,或毁坏财产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因为人身权利受到损害,而导致丧失能力或死亡的,其法定代理人和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对刑事侵权造成的精神损失,不受理附带民事诉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三十八条规定,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聚众斗殴附带的民事责任有哪些
348人看过
-
聚众斗殴能不能办理民事诉讼
50人看过
-
何谓附带民事诉讼应如何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34人看过
-
聚众斗殴单方打斗属于聚众斗殴罪吗
496人看过
-
民事纠纷打架斗殴就是聚众斗殴罪吗
453人看过
-
临时起意聚众斗殴吗
234人看过
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主体是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具有独立的民事请求权。附带... 更多>
-
能否在聚众斗殴案件中同时起诉附带民事?山西在线咨询 2024-11-09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对参加聚众斗殴造成重伤或死亡的人及其家属提起的民事赔偿请求能否予以支持问题的答复,依据《刑法》第292条第1款的规定,无论是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或其他积极参加者,都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伤害他人或自己被他人伤害的后果,却仍然参加聚众斗殴的,应当自行承担相应的刑事和民事责任。 依据《刑法》第292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参加聚众斗殴并造成他人重伤或死亡的行为,其行为性质发生变化
-
聚众斗殴罪适用附带诉讼有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3-07-22聚众斗殴罪附带诉讼有: (一)聚众斗殴没有造成重伤或死亡后果的,聚众斗殴的参加者,均明知自己的行为有可能产生伤害他人以及自己被他人的行为伤害的后果,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刑事和民事责任。 (二)参加聚众斗殴受重伤或者死亡的,受重伤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人及死亡行为人的近亲属可以向聚众斗殴的对方被告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死亡行为人明显构成犯罪的除外。 (三)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适用混合过
-
福州市聚众斗殴刑事附带民事要怎么办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021、一般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在实践操作中,如在审判阶段,被告人积极赔偿,得到受害方的谅解,法院可以相对较轻的判罚,而被告人无能力或坚决不赔偿,那么在刑罚方面就不存在刚才所说的2、按你所说的,你们在审判阶段可能被告人并未赔偿给你们,因你们附带民事,所以法院也判令被告人赔偿你们相应经济损失,你们现在牵扯的就是一般的执行案件,你们这个执行案件关键点不在于找被执行人,因为在监狱关押,而是他有没有财产(房产、
-
聚众斗殴罪的附带诉讼罪名是什么湖北在线咨询 2023-06-10(一)聚众斗殴没有造成重伤或死亡后果的,聚众斗殴的参加者,均明知自己的行为有可能产生伤害他人以及自己被他人的行为伤害的后果,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刑事和民事责任。 (二)参加聚众斗殴受重伤或者死亡的,受重伤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人及死亡行为人的近亲属可以向聚众斗殴的对方被告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死亡行为人明显构成犯罪的除外。 (三)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适用混合过错责任原则确定赔偿数额。
-
聚众斗殴罪的附带民事责任有哪些?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13(一)聚众斗殴没有造成重伤或死亡后果的,聚众斗殴的参加者,均明知自己的行为有可能产生伤害他人以及自己被他人的行为伤害的后果,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刑事和民事责任。 (二)参加聚众斗殴受重伤或者死亡的,受重伤不构成犯罪的行为人及死亡行为人的近亲属可以向聚众斗殴的对方被告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死亡行为人明显构成犯罪的除外。 (三)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适用混合过错责任原则确定赔偿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