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都各年社保基数
2017年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缴费工资上限和下限标准,分别按2016年度四川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和40%执行。(上限:16445元、下限:2193元)
2017年城镇企业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缴费基数
缴费工资上限和下限标准,分别按2016年度成都市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300%和60%执行。(上限:15333元、下限:3067元)。
2018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缴费工资上限和下限标准,分别按2017年度四川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和40%执行。(上限:17908元、下限:2388元)
2018年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缴费基数
缴费工资上限和下限标准,分别按2017年度成都市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300%和60%执行。(上限:16274元、下限:3255元)。
2019年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缴费工资上限和下限标准,分别按2018年度全省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300%和50%执行。(上限:16179元、下限:2697元)
2019年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缴费基数
缴费工资上限和下限标准,分别按2018年度全省城镇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300%和60%执行。(上限:16179元、下限:3236元)。
二、成都社保最高档是多少
成都社保最高档是100%。
成都社保缴纳的档次是针对个人的方式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也就是参加城乡居民社会保险而言,通过单位交社保也就是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不分档次,不过根据缴费基数的不同,每月实际缴纳金额也会有所不同。
个人将按照4%的比例缴纳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按照20%的比例缴费,并且养老保险可以分为四档,最高档的缴费基数是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100%,其次分别是80%,60%,最低档是40%。
三、2019年成都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缴费比例
养老保险:公司缴16%,个人缴8%;
失业保险:公司缴0.6%,个人缴0.4%;
工伤保险:公司缴根据行业确定基准费率,实际费率为(基准费率+浮动费率)×0.5,个人不缴;
生育保险:公司缴0.8%,个人不缴;
医疗保险:公司缴6.5%,个人缴2%。
-
四川成都各年社保基数计算方式2024
73人看过
-
2023成都市各年社保基数规定
264人看过
-
2024四川成都各年社保基数要怎么计算
216人看过
-
四川成都市社保交费基数规定2024重庆在线咨询 2024-08-311、社会保险基数简称社保基数,是指职工在一个社保年度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它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申报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税项的月平均额来进行确定。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计算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缴纳社保费和职工社会保险待遇的重要依据,有上限和下限之分,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 2、缴费基数上限是指,职工工资收入超过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术平均数300%以上的部份不计入缴费基数;缴
-
四川成都社保缴纳基数主要是哪些呢?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061、月工资收入低于上一年省平工资40%的缴费基数:2874元; 2、月工资收入在上一年省平工资40%-300%之间的缴费基数:实际工资收入; 3、月工资收入高于上一年省平工资300%的缴费基数:14370元; 4、城镇职工、原综保本市户籍劳动者、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单位缴纳6.5%,个人缴纳2%; 5、非成都农村户籍人员:单位缴纳2.5%,个人不缴纳。
-
成都退社保能退多少数额北京在线咨询 2024-09-23参保人员跨省流动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应随同转移,参人员达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的,其在各地的参保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含本息)累计计算未达到待遇领取年龄前,不得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办理退保手续。需要说明的是,跨省就业者在老家和新就业地两边都参保的,仅限在一地领取养老金。老家的养老保险关系就要清理,把你的个人账户储存额退还你本人,两边同时缴费的年限只计算一边,不重复计算。因此
-
社保各基数标准具体多少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261.社保各基数标准是: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209%,职工个人缴费比例8%;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8%,职工个人缴费比例2%;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0.7%,职工个人缴费比例0.3%;工伤保险,单位按一至八类行业分别按0.2%、0.4%、0.7%、0.9%、1.1%、1.3%、1.6%、1.9%的比例缴费,职工个人不缴费;生育保险,单位缴费比例0.5%,职工个人不缴费。 2.缴费基数是参保
-
成都市失业保险金个人缴费基数是多少山西在线咨询 2022-06-26领取失业保险金的金额: 一般第一年可领取标准工资的60至70%,第二年只能领取50%。失业保险金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具体看各地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