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的合同纠纷可以向法院起诉的。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涉外合同或者涉外财产权益纠纷的当事人,可以用书面协议选择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法院管辖。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管辖的,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首先,要明确什么合同是具有涉外因素的:
1、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是外国公民、外国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无国籍人;
2、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经常居所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
3、标的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
4、产生、变更或者消灭民事关系的法律事实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
5、可以认定为涉外民事关系的其他情形。因此,只有一个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上述情形,才是具有涉外因素的民事法律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均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成立的中国主体,并不因为股东为外国法人或自然人而成为外国主体。其次,当遇到涉外合同纠纷时,可以根据以下办法选择管辖法院:
1、协议管辖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等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只要不违反法律关于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因此,如果上述五个地点中有存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以外的,则当事人也可以协议选择国外的法院管辖。
2、法院管辖
(1)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有住所的,可以在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或者在合同履行地起诉。
(2)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没有住所的,而合同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签订或者履行,或者诉讼标的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或者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有可供扣押的财产,或者被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有代表机构,则可以由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诉讼标的物所在地、可供扣押财产所在地、侵权行为地或者代表机构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最后,在涉外合同中,由于涉及因素较为复杂,在法院选择上也会比较复杂,当事人在拟订合同时,最好先约定如果发生纠纷,要去哪个法院起诉的事项。如果当事人对管辖权的法院有异议,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向法院提出。
-
应对涉外合同纠纷中的欺诈性行为方法
479人看过
-
如何应对涉外合同纠纷中的欺诈指控?
140人看过
-
经济纠纷欺诈行为怎么处理
421人看过
-
如何处理遇到的合同欺诈行为
269人看过
-
法律规定合同纠纷欺诈了怎么办
81人看过
-
【涉外合同】涉外合同欺诈中相对不独立性
303人看过
合同履行地是合同的履行地点。当事人有约定的,按其约定;没有约定的或约定不明确的,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而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就是合同履行地。... 更多>
-
涉外合同纠纷是如何受到欺诈处罚的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15涉外的合同纠纷遇见欺诈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遭受合同诈骗的,第一时间应该报案,并且请求银行将涉案的银行账户冻结。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处理合同争议所适用的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外合同的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的法律。
-
欺诈行为是否会导致合同纠纷?江西在线咨询 2024-11-12合同诈骗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合同诈骗是指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或者设置陷阱等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
合同欺诈的概念是什么,合同欺诈行为涉及到什么犯罪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06一、合同欺诈的概念合同欺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根据其性质不同,合同欺诈包括两种即民事欺诈和刑事意义上的欺诈。合同欺诈是以订立合同为手段,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认识上,人们对合同欺诈行为易产生混淆,如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犯罪相等同。二、合同欺诈的方式合同民事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或误导对方基于此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
-
合同存在欺诈行为怎么办?存在欺诈行为的合同可以撤销吗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13合同欺诈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欺骗合同相对人订立合同,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合同欺诈的行为通常表现为故意捏造虚假情况,或歪曲、掩盖真实情况,使相对人陷入错误认识,并因此作出不合真意的意思表示而订立合同。那合同存在欺诈行为怎么办?
-
日常生活中企业会遇到什么常见的合同欺诈行为呢?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26合同的欺诈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在签订合同时,存着非法占有的目的,通过隐瞒真相、虚构事实等行为或者手段骗取另一方财产。合同欺诈行为有很多,简单来说,比如谎称专利技术引诱;虚假广告、信息引诱,骗取中介费、立项费等财物;虚构担保;抵债诈骗等等。 下面举例来说几个: 一、抵债诈骗 欺诈人先与对方签订合同,想方设法让对方先履行,待对方交付货物后,声称自己无力支付货款,愿以产品抵货款。对方被逼无奈,只好接受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