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对损害商业信誉罪应如何处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28 10:24:29 162 人看过

《刑法》对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既遂的处罚规定:对行为人应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给他人的权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

现行刑法对诋毁商业信誉既遂的量刑标准

如果行为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致使他人遭受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损害商业信誉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规定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第二百三十一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4日 11:4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1、首先应当严格划清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的界限;实践中经常发生一些消费者通过正常渠道反映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有假冒伪劣的情况;或者新闻媒体对一些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差的生产、经营者予以公开披露、曝光的,对于这类正当批评,即使揭露的事实中有部分出入,但是,由于其基本事实的属实,上述公开披露、曝光的行为应当属于合法行为,应予以支持和保护。其次应当严格划清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在审判实践中,要以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罪的构成要件为标准认定罪与非罪,对于那些确实具有损害商誉性质的行为,应当鉴别其危害程度,如果确系情节显著轻微,损害后果不大的,可依照本法第13条规定不认为是犯罪。2、重大损失和其他严重情节的认定;重大损失和其他严重情节是损害本罪的量的规定,属于该罪犯罪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涉用至罪与非罪的界限问题。所谓重大损失,应当指侵害人实施的损害行为,造成他人商誉贬值,进而使他人蒙受重
    2023-03-12
    391人看过
  • 现行刑法对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立案是怎样规定的
    一、现行刑法对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立案是怎样规定的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一、给他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严重妨害他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或者导致停产、破产的;2、造成恶劣影响的。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刑法中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处罚规定有什么首先,我国法律并未规定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但是规定了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
    2023-12-31
    285人看过
  • 关于损害国际商品或者商业信誉罪的刑罚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犯本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如下: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损害商业信誉罪立案标准是什么1、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员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立案追诉:(1)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2、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3、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4、其他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形。本规定中的“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指接近上述数额标准且已达到该数额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本规定中的立案追诉标准,除法律、司法解释、本规定中另有规定的以外,适用于相应的单位犯罪。本规定中的“以上”,包括本数。5、具有以下情
    2023-07-24
    237人看过
  • 犯了损害商业信誉罪如何取保候审
    犯了损害商业信誉罪后,想要申请取保候审,需要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亲属或者辩护人书面申请取保候审,申请的主体是公检法三机关,如果是在拘留阶段想要申请取保候审,就向公安机关提出,如果是在审判阶段,就向法院提出。一、刑事拘留怎么办取保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被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由有权申请人填写取保候审申请表,向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在侦查阶段,应向侦查机关提出申请;在审查起诉阶段,应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请;在审判阶段,应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二、取保候审算是刑期吗取保候审不算刑期。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
    2023-04-07
    294人看过
  • 损害商业信誉罪既遂有哪些惩罚
    如果行为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致使他人遭受重大损失或者有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损害商业信誉罪的,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述规定处罚。损害商业信誉罪构成要件是什么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又扰乱了市场秩序。本罪侵犯的对象是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他人既包括单位,又包括个人,必须具有特定性。这样,构成本罪的捏造并散布虚伪的事实必指向于他人。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以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为目的,间接故意与过失
    2023-08-14
    279人看过
  • 厂犯欠条损害商业信誉罪应该怎么判刑
    犯损害商业信誉罪的判刑:行为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该判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法院对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如何裁判法院对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会判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损害商业信誉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诋毁商业信誉怎么处罚?《刑法》中没有诋毁商业信誉,但有损害商业信誉。行为人犯此罪既遂的,会这样处罚:一般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
    2023-04-04
    135人看过
  • 国外有损害商业信誉罪吗
    损害商业信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损害商业信誉的行为与正常的舆论监督的界限就是媒体在报道中有没有故意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国外没有损害商业信誉罪一说。例如,在美国没有中国这类的“损害商业信誉”的刑事罪名,因为其有宪法第一修正案即保障言论新闻自由,确保记者不会受到这类的刑事追究。美国记者因调查报道受到民事刑事法律责任追究的仅限于擅自入侵、违反合约、进入电子邮件系统或非法窃听这些罪名。美国经典案例《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媒体即因部分事实出入而最终被无罪。1960年3月29日,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等四名牧师,联络64位著名民权人士购买了《纽约时报》的一个整版篇幅,刊登了题为《请倾听他们的呐喊(HeedTheirRisingVoices)》的政治宣传广告。这幅广告猛烈地抨击了美国南方各级政府镇压民权示威的行径,其中特别谴责阿
    2023-05-01
    282人看过
  • 中国刑法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
    中国刑法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的立案标准: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或者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是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应当立案。一、损害商业信誉罪判刑标准是怎样的关于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判刑标准的规定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商业信誉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经营者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名誉的地位。二、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一般要怎么判刑?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一般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
    2023-06-20
    108人看过
  • 怎样认定损害商业信誉罪
    损害商业信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损害商业信誉的行为与正常的舆论监督的界限就是媒体在报道中有没有故意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1、首先应当严格划清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的界限实践中经常发生一些消费者通过正常渠道反映生产、经营者的商品有假冒伪劣的情况;或者新闻媒体对一些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差的生产、经营者予以公开披露、曝光的,对于这类正当批评,即使揭露的事实中有部分出入,但是,由于其基本事实的属实,上述公开披露、曝光的行为应当属于合法行为,应予以支持和保护。其次应当严格划清违法与犯罪的界限,在审判实践中,要以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罪的构成要件为标准认定罪与非罪,对于那些确实具有损害商誉性质的行为,应当鉴别其危害程度,如果确系情节显著轻微,损害后果不大的,可依照本法第13条规定不认为是犯罪。2、“重大损失”和“其他
    2023-05-01
    374人看过
  • 损害商业信誉罪是指什么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给他人的权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商业信誉,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经营者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名誉的地位。商品声誉,是指社会公众对一经营者的商品性能、品质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商品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本罪的特征是: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被害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1、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2、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被害人的商业信誉;3、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被害人的商品声誉;4、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十六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四、本罪在主观方面的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降低而造成他人损失的结果,
    2023-05-01
    472人看过
  • 如何定性侵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罪?
    具备下列要件的,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即主观方面是故意,主体是一般主体;客观方面是实施了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使他人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侵害的客体是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以及市场秩序。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怎么量刑?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量刑: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二百三十一条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
    2023-07-16
    154人看过
  • 新刑法对诋毁商业信誉的处罚标准
    《刑法》对诋毁商业信誉罪的处罚标准规定:一般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则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造成他人商誉贬值,进而使他人蒙受重大经济损失的,才构成犯罪。诋毁商业信誉是如何构成的?行为人诋毁商业信誉构成犯罪的,一般具备以下要件:客体是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客观上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3-07-28
    102人看过
  • 新法律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能怎么样判
    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量刑标准均为法定刑。具体到个案的量刑,法庭会视证据情况、行为的严重程度、后果、行为人事发后的表现(如是否自首、是否认罪、是否赔偿、是否获得被害人谅解)来进行综合判断,即使罪名成立,行为人通过认罪或者补救等方式,争取从轻或减轻的处理。一、中国刑法侵犯商业信誉怎么量刑?中国刑法侵犯商业信誉的量刑:对于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的,造成他人重大损失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的人员依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的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
    2023-06-27
    138人看过
  •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司法解释有哪些
    一、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司法解释有哪些《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2)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3.其他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二、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构成要件是什么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由以下要件构成: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侵犯了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
    2023-11-12
    41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商业信誉损害罪如何判刑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一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如何处罚损害商业信誉人财物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一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如何认定损害商业信誉罪?
      陕西在线咨询 2021-11-09
      损害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罪既遂的量刑:捏造和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商业信誉损害怎么处罚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一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2022年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会如何罚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一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