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犯是否涉嫌刑事犯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3-31 00:48:44 353 人看过

一、专利侵犯是否涉嫌刑事犯罪

专利侵犯是不涉嫌刑事犯罪的。但行为人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当认定为犯罪行为,由审理的人民法院对该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假冒专利罪】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应该怎样认定侵犯专利权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专利所有权和国家的专利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

(1)具有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2)假冒专利的行为必须是发生在专利权期限内。

(3)情节严重是构成本罪的必备要件。情节严重是指假冒他人专利手段恶劣、非法获利数额较大、给专利人或国家造成重大损害的、在国际国内造成恶劣影响的等。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构成。

4.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一般具有非法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但也有的是出于损害他人的声誉,破坏他人专利权益的目的。

三、专利侵犯的几种表现方式

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是:

1.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等方式使用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

2.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他人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3.其他专利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4日 08:3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损害股东利益涉嫌刑事犯罪吗
    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利益的,要承担赔偿的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可追究刑事责任。公司股东依法和依章程正当行使权利,是股东的基本义务。本着权利、义务平等的原则,公司股东在享受各项权利的同时,负有正当行使权利的义务。其正当行使权利受法律保护,公司法规定了公司股东正当行使权利的一般原则及其股东滥用权利需承担的责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条: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遇到侵犯股东权益怎
    2023-03-20
    285人看过
  • 销售侵权复制品是否涉嫌犯罪?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著作权管理制度以及他人的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这与侵犯著作权罪侵犯的客体是相同的。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销售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销售是本罪客观行为的具体内容,销售仅指将侵权复制品向消费者出卖,非销售营利行为不能构成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如果行为人不是销售而是赠与、出借或收买自用等,均不符合本罪行为特征。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具有营利目的。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处罚标准是什么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2、实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的侵犯着作权行为,又销售该侵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
    2023-07-03
    168人看过
  • 涉嫌犯罪嫌疑是否成立?
    不是。涉嫌犯罪有可能是犯罪了,也有可能是没有犯罪的,具体要能根据警方的调查跟法院的审判来定,如果是清白的就要及时提供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确认与否不是要点,关键点在不在有被怀疑的证据。而涉嫌也还不是确认。法院判定后才是确认。涉嫌强奸是确定了吗涉嫌犯罪的刑事案件,第一,首先由公安机关侦查,根据案情严重程度采取不同强制措施,侦查阶段一般最长羁押三个月零七天,侦查终结后构成犯罪的,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第二,检察院在审查起诉期间,有权根据案情两退三延,最长办案期限为六个半月,审查后认为构成犯罪的,向法院提起公诉。第三,法院开庭审理并认定是否构成犯罪并处以刑罚。可委托律师至看守所会见、了解案情,提出无罪、从轻、减轻处罚的法律意见。在没有判之前都是涉嫌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2023-07-12
    103人看过
  • 贩毒是不是只涉嫌刑事犯罪?
    是刑事案件。贩毒是违法的行为,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打击的犯罪。故贩毒者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担一定的法律代价,接受相应的处罚。在我国无论你是贩毒、制毒、走私毒品还是运输毒品都会予以刑事处罚。故贩毒是刑事犯罪。一、贩毒能判几年首先,贩卖毒品罪的主体是年满14周岁的人,如果是未满14周岁的人贩毒,是不负刑事责任的。其次,贩卖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贩卖毒品罪分为4个量刑幅度:1、贩卖少量毒品的,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2、贩卖行为情节严重的,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贩卖毒品数量较大的,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4、贩卖毒品数量大的、集团首要分子的、武装掩护的、暴力抗查的、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的,判处15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本罪还规定了利用未成年人贩毒或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二、贩毒自首是
    2023-03-02
    119人看过
  • 涉嫌猥亵罪算是刑事犯罪吗
    一、涉嫌猥亵罪算是刑事犯罪吗?是刑事犯罪,构成强制猥亵罪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强制猥亵、侮辱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二、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1、客观要件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行为。首先,主观方面行为人猥亵、侮辱妇女具有违背妇女意志的本质特征。违背妇女意志,即未经妇女真实同意。如果妇女对于行为人的行为表示同意,自然不能成立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妇女同意行为人所进行的各种淫秽下流的动作,如采用下流的语言调戏的,自然也谈不上侮辱妇女的行为。其次,行为人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实施了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的行为。对于“暴力”的定义所谓暴力,是指对被害妇
    2023-11-19
    60人看过
  • 涉嫌了渎职是刑事犯罪吗
    一、涉嫌了渎职是刑事犯罪吗1、渎职罪是刑事犯罪;2、渎职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3、是需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在实践中如果犯罪嫌疑人退还了赃款或者将钱押在公安局,那么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取保候审期间届满以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将保证金退还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告知保证人解除担保。取保候审不会留有案底。当事人行为不构成犯罪,到时间予以解除后,并不会留下所谓的案底,但是判决会留下案底的。同时,即使没有判决被拘留就有拘留证明和释放证明,同样会记入档案里。由于取保候审仅仅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此时还不能判断犯罪嫌疑人、
    2024-01-09
    237人看过
  • 卖儿女是否涉嫌犯罪
    刑事责任年龄
    卖儿女涉嫌刑事犯罪。父母出卖自己亲生子女的,构成犯罪的,应以拐卖儿童罪追究刑事责任。一、拐卖儿童罪有哪些加重处罚的情形拐卖儿童罪加重处罚的情形:(1)拐卖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2)拐卖儿童3人以上的;(3)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儿童的;(4)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5)造成被拐卖的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6)将儿童卖往境外的。二、新刑法非法组织卖血罪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献血法》第十八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非法采集血液的;(二)血站、医疗机构出售无偿献血的血液的;(三)非法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三、帮别人转运了孩子构成拐卖儿童罪吗只要行为人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
    2023-03-08
    372人看过
  • 涉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分子是否可以减刑
    一、对于涉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分子是否可以减刑对于涉嫌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分子是可以减刑的。前提是具有认罪表现或者立功表现,满足减刑的适用条件。《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
    2023-09-03
    350人看过
  • 被治安拘留是否代表涉嫌刑事犯罪
    一、被治安拘留是否代表涉嫌刑事犯罪1、被治安拘留不代表涉嫌刑事犯罪。治安拘留是当事人违反了治安管理相关规定从而被行政机关所处以的治安处罚,而刑事犯罪代表当事人触犯了《刑法》的相关规定,因此被治安拘留不代表涉嫌刑事犯罪。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一条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制定本法。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二、治安拘留是否可以保释1、治安拘留不能保释。2、治安拘留即行政拘留;保释,在中国叫“取保候审”。3、“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4、行政局拘留适用的不是《
    2023-06-14
    236人看过
  • 无意中收取赃物是否涉嫌刑事犯罪?
    对于无意中收取赃物是否涉嫌刑事犯罪?判刑一般指司法部门依据法律给罪犯以刑事处罚。如果行为人确实是不知情的,不知情收取赃物是不会判刑的,知情的会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于无意中收取赃物是否涉嫌刑事犯罪?点击#找律师#,可以选择同城、领域、是否在线以及电话咨询服务!!私密咨
    2023-11-29
    59人看过
  • 侵犯他人专利是否会被定罪?
    不一定,得看具体情形。侵犯专利权须承担民事责任,不承担刑事责任。这一点与假冒专利所应承担的责任不同。民事责任方面,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侵权行为人应承担停止伤害、消除印象、赔偿损失的责任。但是如果构成假冒专利罪的,还是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侵犯专利权的解决途径因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3-07-04
    372人看过
  • 职务侵占疑云:代表是否涉嫌犯罪?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职务侵占立案后的程序(一)对立案材料的接受对立案材料的接受,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材料的受理。它是立案程序的开始。(二)对立案材料的审查对立案材料的审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自己发现的或者接受的立案材料进行核对、调查的活动。其任务是正确认定有无犯罪事实发生,依法应否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为正确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打下基础。对立案材料的审查,是立案程序的中心环节,是能否正确、及时地立案的关键。因为立案或者不立案,取决于公检法三机关对立案材料审查的结果,而审查材料的过程,也就是根据法律所规定的立
    2023-07-02
    182人看过
  • 骗取彩礼的行为是否涉嫌刑事犯罪
    不还钱如果债务人主观上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数额达到三千元,骗取彩礼的行为涉及刑事犯罪,会构成诈骗罪,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犯罪的故意的不构成犯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骗取彩礼后怎么办,可以退回来吗被骗彩礼,保留证据,可以到当地公安局报案,因为骗彩礼已经构成了诈骗罪,公安局会立案处理的。一般情况下,彩礼是否退还,是以男女双方是否缔结婚姻关系为判断依据,给付彩礼后没有缔结婚姻关系的,原则上应当全部返还彩礼,但也有出现减少彩礼出现的情形:1、因给付彩礼一方的原因导致婚约解除,那么返还彩礼的金额可根据过错程度、男女双方的经济状况等具体原因,双方可以相互协商,酌情减少。2、男女双方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是已经共同生活一年以上两年以下,男方请求女方返还彩礼的,男女双方可以根据具体的原因协商退还的数额。3、如果是因为男方的原因导致解除同
    2023-07-27
    365人看过
  • 侵犯专利权犯罪的刑事责任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条【假冒专利罪】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一、侵犯专利权的的赔偿标准怎么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十一条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人民法院为确定赔偿数额,在权利人已经尽力举
    2023-06-28
    35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放高利贷是否犯法,放高利贷是否涉嫌犯罪,高利贷是否涉嫌经济犯罪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26
      放高利贷是违法的。但是否涉嫌犯罪,还要看具体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225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的,涉及非法经营罪: (一)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 (二)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的; (四)其他严重扰乱
    • 经济犯罪的嫌疑人死亡是否涉嫌刑事犯罪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12
      在犯罪嫌疑人死亡之后终结诉讼,从实体上讲,原因在于承担刑事责任的主体已经消失。刑事诉讼是国家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活动,目的在于查明犯罪事实并对犯罪的人行使刑罚权。对于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场合,绝大部分的刑罚种类,譬如死刑、自由刑、剥夺政治权利等就没有意义,也不可能执行了。个人的刑事责任不可能转嫁他人,也不存在继受,因此,刑事责任不再具有承担主体。
    • 不当得利不返还是否触犯刑法是否涉嫌犯罪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09
      不当得利不返还是否触犯刑法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如果不当得利的情况是指当事人因他人财物代为保管而拒不返还的,数额较大或者情节恶劣的话,有可能构成侵占罪。
    • 涉嫌犯罪是否可以刑事拘留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15
      从现在司法机关掌握的情况来看,涉事民警还可以涉嫌犯罪,就不能刑事拘留,只有符合刑事诉讼法第80条规定的才能刑事拘留。《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
    • 涉嫌高利贷是否犯法?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21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