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的认定,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如何认定劳动关系的存在?
在劳动法中,事实劳动关系同样受劳动法的调整。如何判断构成事实劳动关系,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查:
一、用人单位是否支付了比较确定的与工资相类似的劳动报酬;
二、劳动者付出的劳动是否是用人单位业务组成部分或者劳动者是否已实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约束;
三、用人单位是否以发放工作证、登记表、报名表等类似的或其他方式允许以用人单位的名义工作。
另外,在审判实践中,对于已建立了劳动关系但未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双方未及时续签合同的,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事实劳动关系可视为无期限的劳动关系,故事实劳动关系可以单方终结。对于终结事实劳动关系是否需要经济补偿的问题,现行的司法解释并未有明确规定。我们认为,用人单位对于这种劳动关系的终结同样要给付经济补偿金,其计算年限是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探讨工伤认定与劳动关系确认的关系
267人看过
-
分析劳动合同中的劳动关系要素
153人看过
-
工伤赔偿与劳动合同关系探讨
455人看过
-
工伤赔偿与劳动关系:探讨非劳动关系工伤的认定问题
83人看过
-
社保缴纳与劳动合同关系探讨
410人看过
-
劳动关系在劳动合同中的认定
261人看过
劳动关系,即双方当事人是被一定的劳动法律规范所规定和确认的权利和义务联系在一起的,其权利和义务的实现,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的。 劳动关系确认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认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更多>
-
离职与解除劳动关系的关系探讨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24并非所有离开工作岗位的情况都是辞职。辞职是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协议的意愿,是出于劳动者自身动机驱动;而解除劳动协议是劳动者与雇佣机构达成共识的结果,雇主可以发布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这是法律规定的程序。 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是在劳动合同签订生效后、合同期限内,由于某种特定事由导致劳资双方中的任意一方提出或双方决定提前解除劳动联系时产生的文件。 离职证明是雇佣机构与员工解除劳动联系的书面凭证,是雇
-
非劳动关系合同中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联系与区别甘肃在线咨询 2023-10-31联系: 1、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的,劳资双方之间不一定存在劳动关系。 2、建立劳动关系的,劳资双方不一定已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区别:劳动合同是一种协议,而劳动关系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这也是两者最根本的区别之一。
-
劳动合同赔偿与就业限制的关系探讨新疆在线咨询 2024-11-07根据劳动合同法,强行调岗行为是被严格禁止的。除非发生重大变故,否则双方需达成共识。用人单位可以依据法定或特定情况进行岗位调动,但必须以书面形式确认。若未经许可强行调岗,员工有权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在合同期限内,任何变动员工工作岗位的行为都需得到双方的一致同意。若员工拒绝变更,则不得实施。除非出现重大变故导致原合同无法继续执行。用人单位的调岗行为实际上是对劳动合同的调整。劳动合同中可以规定根据实际需
-
如何区分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如何认定劳动关系中的劳动关系和劳动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06表面上看,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均是一方提供劳动,另一方支付劳动报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但二者内含有本质的区别,外延亦不尽相同,从本质上看,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属于不同性质的两类法律关系。前者体现的是劳动者与劳动用工方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后者体现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应分别由不同的法律规范加以调整。另外,作为劳动法主要调整对象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因生产资料
-
如何认定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3-01一、双方主体资格根据劳动法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个体工商户可构成劳动关系中的用工方,自然人不能构成用工方,劳动者则必须是自然人。劳务关系的主体则非常宽泛,单位和单位之间,自然人和自然人之间,单位和自然人之间均可构成。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有隶属关系,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如考勤制度、考核制度、奖惩规范等),服从用人单位的人事安排。劳务关系双方完全平等,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