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如何认定是不是侵害名誉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12 10:28:22 299 人看过

民法典认定侵害名誉权的条件是:

1、客观存在的侵权行为,即必须在客观上造成受害者社会评价降低;

2、行为具有违法性,如因合法行为造成损害,则行为人不承担责任;

3、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4、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如行为人主观上无过错,则不承担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07:4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民法典中如何避免名誉侵权纠纷
    一、民法典中如何避免名誉侵权纠纷民法典规定,要避免名誉侵权纠纷的,就需要遵守法律规定,不要做损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民事主体的人格权】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第一千零二十四条【名誉权】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第一千零二十五条【名誉权的限制】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二、侵犯名誉权的认定(一)、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
    2023-04-12
    183人看过
  • 民法典的名誉权有哪些,侵害名誉的构成要件
    一、民法典的名誉权有哪些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二、侵害名誉的构成要件(一)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所谓侮辱是指以语言或行为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既可以以口头方式进行,也可以以行为方式进行。其表现形式是将现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损于人的社会评价的事实扩散、传播出去,以诋毁他人的名誉,让其蒙受耻辱,可以称之为“以事生非”。所谓诽谤,是指捏造和散布某些虚假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诽谤的方式有口头和文字等两种方式。其内容包括捏造和散布一切有损于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其特征可以称之为无中生有,“无事生非”。只有在行为人所实施的侮辱、诽谤、披露其隐私权等行为影响到社会公众对受害人的评价时,才能构
    2024-01-09
    350人看过
  • 名誉权侵权如何认定?如何赔偿?
    名誉权的客体是作为社会客观评价的名誉,判断名誉权是否受到侵害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看对受害人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是否因侵权行为而降低。在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之下各级法院目前形成比较统一的看法:(1)行为人实施了贬损受害人人格的侮辱或诽谤的行为且其主观上具有侵害被侵权人名誉的故意;(2)侵害名誉的行为必须指向特定主体;(3)侵权行为发生在公开场合,使特定或不特定第三人有知悉的可能;(4)造成被侵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律师补充: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以侮辱或者诽谤的方式侵害他人名誉,否则将有可能面临名誉权侵权的指控,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礼道歉,还有权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名誉权是人身权利,一般不会有财产利益,但名誉权会直接影响权利人的财产获得,因此名誉受损也会造成财产损失。财产损害既包括现有财产的损失,也包
    2023-05-07
    71人看过
  • 侵害名誉权是刑事还是民事
    一、侵害名誉权是刑事还是民事侵害名誉权要承担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要承担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就涉及到停止侵权行为,对被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因为侵权行为给被侵权人造成的影响,恢复对被侵权人的名誉,对被侵权人的损失作出赔偿,刑事责任则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二、侵害名誉权构成要件是什么侵害名誉权构成要件有:1.行为人主观故意损害他人名誉;2.行为人名誉损害行为具有违法性,侵害名誉权的对象具有鲜明指向性;3.损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
    2024-02-08
    109人看过
  • 如何认定被侵犯名誉权,法律上是如何确定的
    符合下列条件认定侵犯了名誉权: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2.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3.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4.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觉到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或心理负担,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创伤。《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2024-04-29
    244人看过
  • 侵害荣誉权的民事责任如何认定
    侵害荣誉权的民事责任的认定为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害;赔礼道歉。此责任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侵害荣誉权的表现形式荣誉是特定人从特定组织获得的专门性和定性化的积极评价。公民、法人的荣誉权是人身权中一种重要的权利,受法律的保护。对荣誉权的侵害一般表现为下列两种形式:一是非法否定他人荣誉;二是侵夺、毁损或灭失荣誉证书、证物。非法否定他人荣誉,是指不法行为人采用不法手段阻挠、压制他人获得荣誉称号或非法剥夺他人荣誉称号。凡是有突出贡献的个人或者单位,依规定可以获取荣誉称号的,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加以阻挠、干涉或压制。如果行为人以妨碍他人取得荣誉称号的人未能取得,则应构成侵害荣誉权。荣誉称号经有关机关依特定程序授有特殊贡献的公民或单位后,只能由原授予机关或者人民法院依特定程序撤消。
    2023-08-03
    477人看过
  • 侵害名誉权时效是多久,侵害名誉权承担的民事责任
    一、侵害名誉权时效是多久侵犯名誉权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二、侵害名誉权承担的民事责任侵害名誉权承担的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当名誉权受到侵犯时,在满足原被告适格,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以及充分的事实和理由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三
    2023-05-06
    498人看过
  • 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如何认定,侵害名誉权要承担哪些责任
    一、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如何认定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的认定内容如下:1.在侵害对象上,被侵害人是特定人。2.在侵害方式上,主要是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3.在主观过错上,侵害人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失。4.在客观上,具有非法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事实。5.在后果上,对被侵害人的名誉造成较严重的损害。二、侵害名誉权要承担哪些责任侵犯名誉权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该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公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与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三、侵害名誉权怎么起诉起诉侵
    2023-05-06
    229人看过
  • 文学、艺术作品侵害名誉权如何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27条规定,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仅其中的情节与该特定人的情况相似的,不承担民事责任。由此可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的文学、艺术作品,由于描述对象确定,其在作品的内容中如果包含侮辱、诽谤等内容,对被描述的对象名誉权有损害的,则构成侵害名誉权,受害人可以请求作者承担侵害名誉权的民事责任。例如,贾某在以马某为原型的人物传记中对马某使用侮辱性词汇,造成其社会评价降低,应当认定贾某侵害了马某的名誉权。但那些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的文学、艺术作品,此类作品仅其中的情节与该特定人的情况相似,对特定人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为了保障创作自由,行为人不承担民事责任。例如,某书描写的人物以现实人物为模版,经过加工,使
    2023-02-23
    55人看过
  • 民法典侮辱谩骂是否侵犯名誉权
    一、民法典侮辱谩骂是否侵犯名誉权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对他人进行侮辱,谩骂,贬损他人名誉的,可能侵犯他人的名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第一千零二十五条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二、侵害他人人格权要承担什么责任1、行为人因侵害人格权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应当与行为的具体方式和造成的影响范围相当。2、行为人拒不承担前款规定的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等方式执行,产生的费用由行为人负担
    2023-06-19
    142人看过
  • 怎么认定是不是构成名誉侵权
    侵害名誉权案件,认定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必须符合以下四个构成要件:1、侵权人的主观过错。名誉权的侵权责任是一般侵权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要求侵权人具备主观过错。2、存在损害后果。名誉损害,受害人得社会评价降低。3、侵害人行为的违法性。侵害公民名誉权的方式主要有侮辱、诽谤和泄露他人隐私。4、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
    2024-04-28
    139人看过
  • 民法典名誉权侵犯行为有哪些,名誉权侵犯的法律规定
    一、民法典名誉权侵犯行为有哪些1、侮辱行为侮辱,是指故意以暴力、语言、文字、漫画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的表现形式有:(1)以口头语言或动作(非暴力)侮辱他人。(2)以暴力的方式侮辱他人。(3)以书面语言的形式侮辱他人。2、诽谤行为诽谤,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散布虚假事实,贬损他人名誉的行为。所谓“故意”,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明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构的,不存在的,但因可以达到贬损他人名誉而仍然散布的行为;所谓“过失”,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不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假的,但因可以达到攻击目的而贬损他人名誉或因好奇而散布、传播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不是虚假的,散布这些事实涉及隐私,其目的是为了贬损其名誉的,亦可因泄漏个人隐私贬损他人名誉而承担侵权责任。诽谤的表现形式有:(1)语言诽谤。如通过口头语言将捏造的事实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2)文字、漫画诽谤。如通过撰
    2023-04-19
    292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怎样算侵害荣誉权
    1、非法剥夺他人荣誉这是最为常见的侵害荣誉权的行为。这一行为的主体一般为荣誉的授予组织。如有的荣誉授予组织在没有法定理由或非经法定程序的情况下,剥夺他人已获得的荣誉。2、非法侵占他人荣誉这是指行为人以非法的手段,窃取、强占、冒领他人荣誉的行为。一般情况下,非法侵占他人荣誉的侵权者与荣誉权人有一定的联系或关联。如某企业领导以该企业技术人员的一项设计为自己申报奖项并最终获奖,这即是非法侵占他人荣誉。3、严重诋毁他人所获得的荣誉主要的行为方式包括对他人获得的荣誉心怀不满,向授予组织诬告、诋毁荣誉权人,或者当众摘人荣誉牌匾、撕人荣誉证书,或者公开发表言论诋毁他人荣誉名不符实等行为。这里应注意的是,诋毁他人荣誉侵权的构成,以情节严重为限,如果只是发表一般的不当评价,不宜作侵权处理。4、侵害荣誉权人应得的物质利益获得荣誉往往能带来相应的物质利益。侵害荣誉权人物质利益的行为主要包括:拒发或少发荣誉权人应
    2023-08-02
    105人看过
  • 侵害名誉权法律责任是如何承担的
    一、侵害名誉权法律责任是如何承担的侵害名誉权法律责任是需要承担侵权责任。名誉权属于人格权,侵犯人格权的,受害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行为人拒不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在报刊、网络等媒体上发布公告或者公布生效裁判文书等方式执行,产生的费用由行为人负担。二、侵害名誉权能报警吗侵害名誉权能报警。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公民的名誉权受到非法侵犯的,受害人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3.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4.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
    2023-06-15
    410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民法典辱骂他人是否侵害名誉权?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2-02
      随意侮辱、谩骂他人属于侵犯名誉权。侵害名誉权的,受害人可以直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礼道歉,在侵害名誉的范围内消除影响。如果造成精神伤害的,还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精神损失。如侵权人拒不承担责任,受害人可以到法院起诉处理。
    • 民法典之名誉侵权损害赔偿如何申请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1-01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还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行为人停止有关行为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九十五条,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第
    • 民法典规定侵害名誉权如何处理,有哪些规定
      北京在线咨询 2023-12-10
      民法典规定,侵害名誉权的处理是: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礼道歉,在侵害名誉的范围内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承担责任。
    • 什么是名誉侵权,如何进行名誉侵权的认定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4-10
      是否构成侵害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名誉侵权行为包括:1、以暴力或者口头、文字形式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2、无中生有,捏造事实,破坏他人名誉、人格的诽谤行为3、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4、
    • 民法典能概括怎样认定名誉侵权
      浙江在线咨询 2021-12-01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侵犯他人名誉权的,受害者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责令行为人停止相关行为的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要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者停止侵权、排除障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第九百九十六条当事人一方违约,损害对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