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厌世刺死司机是否属于激情杀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3 19:25:45 276 人看过

从日前检察机关对嫌疑人提起公诉的罪名看,该学生刺死司机的行为并不属于激情杀人,而是属于故意杀人,应该按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自杀案件的处理

1、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因行为人均不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论处。

2、致人自杀。既由于行为人先前所实施的行为,而引起他人自杀结果的发生。对此,应区别三种情况分别处理:

(1)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是正当的或只是一般错误、一般违法行为,他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杀者本人的心胸过于狭窄,这时不存在犯罪问题;

(2)行为人先前实施了严重违法行为,结果致被害人自杀身亡的,可把致人自杀的结果作为一个严重情节考虑,将先前严重违法行为上升为犯罪处理。如当众辱骂他人,致其当即自杀的,可对辱骂者以侮辱罪论处;

(3)行为人先前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引起被害人自杀的,只要行为人对这种自杀结果没有故意,应按其先前的犯罪行为定罪,而将自杀结果作为量刑时考虑的一个从重或选择较重法定刑处罚的情节。

3、逼迫或诱骗他人自杀,即行为人希望自杀人死亡,但为了掩人耳目,逃避罪责,自己不直接动手,而是通过自己的逼迫、诱骗行为促使自杀者自己动手杀死自己,即借助自杀者自己之手达到行为人欲杀死自杀者的目的。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关键应查明行为人是否确实有刻意追求自杀者死亡的故意,并且其行为在特定环境下是否足以导致他人实施自杀的行为,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宜认定为构成本罪。

4、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考虑到在教唆、帮助自杀中,自杀者的行为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宽处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很积极,作用不大,主观愿望出于善意,这时可不以犯罪论处。但是,教唆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自杀,由于自杀者限于精神状态或年龄因素对于自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意志控制能力,对此,不仅要以本罪论处,而且还不能从轻或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17: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人死了是否属于杀人未遂
    律师解答:不算。如果行为人故意杀人,人死了是不算杀人未遂的,故意杀人未遂是指故意的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由于行为人的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4-16
    52人看过
  • 和妻子生气掐死人是否属于过失杀人
    一、和妻子生气掐死人属于过失杀人吗1、在我国《刑法》中,没有过失杀人的规定,只有过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的规定。2、和妻子生气掐死了对方的行为,应该定何罪要根据主观故意分析:如果在主观上有要致对方死亡的故意,或明知自己的行为会致对方死亡而放任死亡结果发生的,则属于杀人罪;如果在主观上只是有伤害对方的故意,但失手造成对方死亡的,则属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二、什么是过失杀人罪过失杀人罪(规范表达应当为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的死亡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死亡。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其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但由于轻信能够避免以
    2023-05-04
    198人看过
  • 学生杀死司机,精神崩溃是减免刑罚的情形吗
    精神崩溃并不是精神病,所以法律上不认定在杀死他人后以犯精神病的处理方式来进行处理,所以是不会减免刑法的。故意杀人罪如何处罚刑法中第二百三十二条: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量刑时,应当破除不正当观念,既不能认为杀人既遂的要一律偿命,也不能认为杀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综合全部案情,正确评价罪行轻重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给罪犯以适当的刑罚处罚。刑法第18条第二款规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应全面理解为对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未发病时的处罚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与正常人并无差别;其二法律明文规定的可以酌情从轻、减轻处罚。根据当前精神病患者比例多为或多或少医治过的客观实际情况,间歇性精神病人的比例在精神病人患者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依照刑法规定处罚时,也并非千篇一律不能从轻或减轻处罚,只有这样才符合本法条的立法本意,也是完整
    2023-12-15
    113人看过
  • 为求刺激谎称杀人构成犯罪吗
    一、为求刺激谎称杀人构成犯罪吗根据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二、报假警的法律责任110报警服务电话是维护治安、服务社会、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具。恶意骚扰110是违法行为,对拨打110取乐、滋扰公安机关工作秩序或报假警等行为,公安机关将按照法律的有关规定,依法进行处罚和打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2023-05-25
    343人看过
  • 刺杀公务员的浙江大学生被执行死刑
    2003年9月,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周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判令赔偿被害人死亡补偿费、医药费等损失合计68000余元。周某对刑事部分的判决不服,提出上诉。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经法院审理查明,2003年1月,浙江某大学学生周某参加了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政府公务员招录考试,并在顺利通过笔试和面试后,于4月1日参加了体检。4月3日,周某因为没有收到体检合格通知书,遂对录用工作的公正性产生怀疑,并迁怒于负责招录工作的经办人干根华,起意进行报复。当天下午3时许,周某来到嘉兴市秀洲区人民政府五楼干根华的办公室,经询问干根华并查看化验单后,得知自己是因患乙肝小三阳而体检不合格后,周即到厕所内将事先放在公文包中的水果刀拿出,持刀返回干根华办公室,趁干不备,从背后用刀猛刺干右侧颈部。干根华起身用椅子抵抗,并在搏斗中退出办公室。周某又朝办公室内的张文伟胸、颈等处
    2023-04-24
    166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是否属于必须执行死刑的情形?
    本文介绍了故意杀人罪处死刑的情况包括五种情况:一是长期在社区或道路上为非作歹,二是故意杀害他人并逃避应承担的义务,三是犯罪集团或团伙杀人案中作为主犯的人,四是出于狭隘心理杀人,五是栽赃嫁祸于他人并杀人等行为。故意杀人罪处死刑的情况包括以下几种:1.长期在社区或道路上为非作歹,例如村霸或路霸等,犯下杀人罪行的人;2.故意杀害他人并逃避应承担的义务;3.在犯罪集团或团伙杀人案中,作为主犯的人,例如近年来涉黑涉恶案件中的主要分子或主犯,被判处死刑的概率相对较高;4.出于狭隘心理,为了发泄愤怒、嫉妒、报复他人或消除对手而杀人;5.栽赃嫁祸于他人并杀人等行为。 素 材 中 提 到 的 故 意 杀 人 罪 处 死 刑 的 情 况 是 否 常 见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于故意杀人罪处死刑的情况相对较少。一般情况下,故意杀人罪处死刑的情况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故意杀人罪极
    2023-09-14
    496人看过
  • 杀人没杀死属于既遂吗
    法律综合知识
    杀人没杀人被害人的,但已经实施的杀人行为的,就会构成故意杀人罪,是属于犯罪既遂的行为。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七条 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2023-11-22
    227人看过
  • 在我国激情杀人会判死刑吗
    一、在我国激情杀人会判死刑吗“过激杀人”是刑法理论上激情犯罪的一种,也属于故意杀人。指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讲被害人杀害。由于激情杀人属于故意杀人,所以在审判时是按照故意杀人罪论处的,但由于其杀人行为事先无预谋,所以其主观恶性不如有预谋的故意杀人大。我国司法实践中往往把基于被害人过错而在突发情形下的“大义灭亲”以及被害人主动挑衅、挑拨而造成的情急之下杀人归入“激情杀人”,并按照“情节较轻”而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要注意,一定是要在被害人有重大过错,比如故意激怒、挑衅犯罪实施人的情况下,才属于“激情杀人”,才能轻判。《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在我国无期徒刑怎么减刑?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2023-05-11
    227人看过
  • 刺激他人从事侵权行为属于教唆侵权吗
    教唆行为,是指对他人进行开导、说服,或通过刺激、利诱、怂恿等方法使该他人从事侵权行为。教唆行为只能以积极的作为方式作出,消极的不作为不能成立教唆行为,教唆行为可以通过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加以表达,可以公开进行也可以秘密进行,可以当面教唆也可以通过别人传信的方式间接教唆。因此,刺激他人从事侵权行为属于教唆侵权。一、教唆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教唆、帮助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需要满足以下构成要件:1、教唆人、帮助人实施了教唆、帮助行为。2、教唆人、帮助人具有教唆、帮助的主观意图。一般来说,教唆行为与帮助行为都是教唆人、帮助人故意作出的,教唆人、帮助人能够意识到其作出的教唆、帮助行为所可能造成的损害后果。在帮助侵权中,如果被帮助人不知道存在帮助行为,也并不影响帮助行为的成立。3、被教唆人、被帮助人实施了相应的侵权行为。这一要件要求教唆行为、帮助行为与被教唆人、被帮助人实施的侵权行为之间具
    2023-03-04
    215人看过
  • 自杀是否属于非因工死亡
    自杀非因工死亡【案号】一审:(2013)菏牡民重字第2328号二审:(2015)菏民终字第305号【裁判要点】员工因感情纠纷服药自杀身亡,参照《全国总工会劳动保险部劳动保险问题解答》第68条的规定,因家庭纠纷和其他生活问题而自杀者,可比照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非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相关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基本案情】张某玲生前系山东米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的职工,2012年11月11日因感情纠纷喝农药自杀身亡,其在职期间米某公司未在社保机构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裁判结果】山东米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支付死者亲属张某星、王某荣丧葬费补助1000元、一次性救济费31348元。【裁判理由】二审法院认为,张某玲因感情纠纷服药自杀身亡,参照《全国总工会劳动保险部劳动保险问题解答》第68条的规定,因家庭纠纷和其他生活问题而自杀者,可比照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非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中华人
    2023-12-07
    398人看过
  • 21世纪不动产减佣刺激交易
    记者21日从21世纪不动产了解到,该公司将在10月18日至11月18日期间,举行佣金优惠活动,佣金最高优惠额为4999元。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央行两次双降利率,北京二手房市场日前也有反弹迹象,21世纪此举希望进一步刺激成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介通过佣金促销撬动观望的效果可能会很有限。21日,链家、我爱我家、中大恒基等公司均表示,目前尚没有计划进行佣金优惠。
    2022-04-26
    215人看过
  • 一中学生长期遭勒索激愤杀人
    2009年12月9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因中学生勒索钱财引发的故意杀人案进行一审宣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刘某有期徒刑6年,并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经济损失18万元。这是一起由中学生勒索钱财导致的杀人命案,因一方经常向另一方勒索钱财,另一方产生报复心理,最终酿成命案。而被害人、犯罪嫌疑人都是刚满14周岁的学生,这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犯罪嫌疑人刘某,14周岁,是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某中学的学生。他学习上进,孝敬父母,尊重老师,曾是大家公认的好学生;而他的同学——14周岁的郭某,则是结交社会闲散人员,逃课、殴打师生、劣迹斑斑的坏学生。前不久,郭某殴打老师,受到学校留校察看处分。郭某还经常向周围同学勒索钱财,供其上网、吃喝挥霍。2009年以来,他先后向同学勒索现金近万元,刘某就是其中的受害人之一。郭某多次采取殴打、胁迫等手段向刘某勒索现金,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
    2023-06-11
    172人看过
  • 男子欠债刺死11岁学生被执行死刑,故意杀人罪如何量刑
    1月31日,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1月29日,巴中市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下达的执行死刑命令,对故意杀人罪犯李荣静依法执行死刑。据了解,李荣静痴迷网上赌博且欠下巨额债务,2017年12月22日晚,李荣静在其租住的巴中市巴州区某小区住房内又因网上赌博输钱,遂产生将他人杀害再自杀或促使法院判决死刑之念。次日8时许,李荣静在其租房楼下遇见该楼四楼上补习班的刘某某(本案被害人,殁年11岁,在校学生)。即尾随刘某某至一楼转角平台后,用随身携带的折叠弹簧刀捅刺刘某某,并将刘某某拖至其租住的房间内,继续捅刺致其当场死亡。一、故意杀人罪如何量刑1、情节严重的犯故意杀人罪犯本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如:(1)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2)利用烈火焚烧、长期
    2023-03-16
    73人看过
  • 男子为寻求刺激飙车砍人致死
    2011年9月10日,(福建)漳州市芗城区江滨路水上运动中心路段两男子被一伙骑摩托男青年无故砍倒,其中一男子于12日不治身亡。而砍人的凶手,多次在市区飙车、无故砍人,作案目的仅仅是为了寻求刺激。芗城公安分局快侦快办,迅速于4日内成功破获该案,抓获作案凶手郑某,捣毁一寻衅滋事团伙,抓获团伙成员9人,缴获作案部分车辆,作案用砍刀、铁棍数把。昨日,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案发:叔侄俩无故被追砍2011年9月10日晚9时许,芗城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接到市局指挥中心指令称:外地来漳务工人员张某(男,21岁,宁德人)驾驶一部摩托车,载其侄子吴某行至芗城区江滨路水上运动中心路段时,后面一部摩托车突然追上,一男子持刀砍中张某面部,张某和吴某两人从车上摔倒在地,砍人者疾驰而去。吴某迅速将其叔张某送至医院,经诊断,张某脑干受损严重,有生命危险。两天之后,张某不治身亡。市区两级公安机关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到现场,指挥
    2023-06-11
    250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欠债人刺激病人病情加重,属于犯罪不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06
      经鉴定缺乏或者没有责任能力,可以依法减轻或者不追究刑事责任。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行为时是处于间歇期的,应负刑事责任法律上之所以有行为能力的标准主要还是从法律的作用上考虑。特别是刑法,他的作用在于惩罚邪恶,维护社会的次序,威慑犯罪分子,同时它也通过法条的注释或司法解释来告诉人们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它所规定的对象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相应的行为能力的人”即行为人有能力认识自己的行为性质,也可以承担
    • 为求刺激谎称杀人是否构成犯罪?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6-11
      根据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某大学男生疑泼刺激液体并捅死一女生,故意杀人怎么处罚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3-08
      故意杀人的处罚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 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 激情杀人临时起意杀人是否会判死刑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2-24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32条、故意杀人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情节轻微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综上,故意杀人属于严重的暴力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刑法所打击的严重暴力犯罪行为之一。但是随着社会法制建设的不断健全以及司法实践的不断深入也已逐步实现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对于有计划有目的犯罪动机强烈主观恶性极其深的故意杀人犯罪行为一般按照故意杀人罪最高量刑原则予以处罚对于因双方
    • 关于激情杀人案
      山西在线咨询 2021-11-20
      激情杀人也是故意杀人,但主观上由于情绪的影响,认知的局限性和行为的控制力减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缺乏必要的考虑,导致突发犯罪。与有预谋的故意犯罪不同,行为人没有长期的犯罪预谋,没有事先确定的犯罪动机,也没有事先选择好的犯罪目的。主观恶性不如有预谋的故意杀人。"激情杀人"只是作为刑事侦查术语来描述犯罪过程。在法庭辩护中,不能作为免责的理由。与此同时,我国《刑法》也没有对这个词进行定义,从法理的角度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