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最新《刑诉法司法解释》中指出伤残赔偿金不属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审理范围,新《刑事诉讼司法解释》中所规定的赔偿范围没有死亡赔偿金或残疾赔偿金,所以法院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不会支持诉讼请求的。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
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一百三十八条
被害人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或者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二、死亡赔偿范围和计算公式
(一)收入损失。提指根据死者生前的综合收入水平计算的收入损失。收入损失=(年收入-年个人生活费)×死亡时起至退休的年数退休收入×10;
死者年个人生活费占年收入的25%-30%。
(二)医疗、护理费。
(三)安抚费。是指对死者遗属的精神损失所给予的补偿。
(四)丧葬费。包括运尸、火化、骨灰盒和一期骨灰存放费等合理支出。但以死者生前6个月的收入总额为限。
(五)其他必要的费用。包括寻找尸体、遗属的交通、食宿及误工等合理费用。
交通事故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可以要求被告人赔偿死亡赔偿金。判决以后当事人坐牢不愿民事赔偿法院可以判决强制执行,继续起诉民事赔偿最后能得到赔偿。
交通事故的发生,肯定会有一些人员伤亡,因为巨大的冲击力对于人体的伤害是巨大的,不是死亡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残,所以就涉及到了死亡赔偿金还有伤残赔偿金的问题,但是二者并都不包含在内,只有其中之一的赔偿。
-
交通事故提出刑附民,可以判赔偿死亡补偿金吗
218人看过
-
交通事故伤残赔偿金由谁出,交通事故伤残赔偿金包括哪些
119人看过
-
分析:关于刑事附带民事交通事故死亡赔偿的探讨
247人看过
-
交通肇事罪刑事附带民事死亡赔偿金相关标准是什么?
204人看过
-
2024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可以申请死亡赔偿金吗
139人看过
-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赔偿范围是否包括残疾赔偿金
376人看过
死亡赔偿金,又称死亡补偿费,是死者因他人致害死亡后由加害人给其近亲属所造成的物质性收入损失的一种补偿。 死亡赔偿金赔偿是受害人因人身损害死亡,家庭可以预期的其未来生存年限的收入因此丧失,家庭成员在财产上蒙受了消极损失。按照损害赔偿法原理,消... 更多>
-
故意伤害刑事附带民事残疾赔偿金多少,民事赔偿残疾赔偿金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06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现在没有伤残赔偿金。合适的办法是在刑事一审判决后以人身损害民事赔偿方式到法院起诉对方,必须等刑事一审判决后,否则你没有对方伤害你的有力证据,法院即使受理了人身损害赔偿诉讼,也会等到刑事一审判决后再开庭审理民事赔偿这块。九级伤残约赔偿15万左右的伤残赔偿金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加上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费用,通常可以达到18万到20万左右。建议您委托律师办理索赔。
-
交通事故刑附民不赔偿残疾赔偿金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3-08-25交通事故刑事附带民事的诉讼,不需要赔偿残疾赔偿金,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索要残疾赔偿金,法院是不会受理的,因为在这个诉讼中,法院会支持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的赔偿,不支持残疾赔偿金。
-
人身损害赔偿金是否包括刑事附带民事伤残赔偿金辽宁在线咨询 2022-05-07刑事附带民事起诉中不支持伤残赔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因人身权利受到犯罪侵犯
-
民事赔偿范围包括死亡赔偿金和伤残赔偿金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11刑事附带民事法定赔偿的范围: 1、医疗费:按实际产生的费用,以从医学角度治疗身体损害必要为限,不包括因整形、康复治疗而产生的费用。 2、误工费:以被害人工作单位实际扣发为限,且不高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的三倍。 3、护理费:指根据医治需要而实际支出的护理人员费用。以不高于医院护理人员的实际收入为限。 4、交通费:以必要和实际开支为限。 5、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
交通事故伤残赔偿金与死亡赔偿金有区别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09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是指死亡赔偿金究竟是对谁的何种损害的赔偿,关系到死亡赔偿金的确定、计算、给付等。在此问题上,世界各国法律存在共识,即死亡赔偿金绝非对死者的财产损害的赔偿,而是对于受害死者有关的一些亲属的赔偿。但在立法例上有两种,即“扶养丧失说”与“继承丧失说”。《人身损害赔偿解释》放弃了法释20217号《精神损害赔偿解释》对死亡赔偿采取“抚养丧失说”进行解释的立场,而是以“继承丧失说”解释我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