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国家工作人员,因为职务的便利进行挪用公款,这是属于违法的行为,严重的话还是会坐牢的。但是很多时候人们虽然挪用了公款,但是之后又全部偿还了,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会怎样呢?是否需要坐牢?
一、挪用公款全部归还是否需要坐牢,这点需要注意
这个问题关键要看你挪用公款使用的时间。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第(二)条挪用公款案规定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如果超过3个月未还,就会被检察院刑事立案,就是说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度】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知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道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专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属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二、挪用公款罪在主观方面有以下特点
1、挪用公款具有非法性
即行为知人未经批准或许可(包括直接明示的许可或间接明示的默许),违反规章制度私自动用公款。其中,规章制度具有广泛性,因此,挪用的非法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故意违反有关公款管理的规章制度,二是故意违反有关公款使用的规章制度,未经合法批准、许可。
2、挪用的本意,是指公款私用、移用、占用、借用。行为目的是为了使用,而非占有公款。其中,行为的目的包括: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2)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3)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3、擅自借用的特性
挪用并不侵吞公款,而是准备归还,具有擅自借用的特性。道即便挪用后而不能归还,也不是出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占有,而是出于行为人意志之外的客观原因造成的。
-
判刑后是否需要归还挪用公款
70人看过
-
缓刑罪犯是否需要归还全部赃款?
270人看过
-
挪用公款归还后,是否还需要受到刑事处罚?
151人看过
-
交完税款是否还需要坐牢?
437人看过
-
挪用公款全部归还算犯罪吗
338人看过
-
坐牢后信用卡是否仍需归还?
435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公司法人挪用借款后,是否需要归还?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12由于挪用资金罪属于刑事案件范畴,因此在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同时,还需要处理相关经济损失的赔偿问题。这种处理方式是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程序来执行。《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
-
挪用资金还公司是否要坐牢广东在线咨询 2022-02-19阁下,你所述情况,涉嫌挪用资金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外,也可能涉嫌职务侵占罪,具体需根据情节确定。
-
挪用押金需要坐牢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19已经涉嫌犯罪。可能涉嫌多种罪名。具体的罪名认定需要视具体性质确定: (1)如果押金行为属于合法,则涉嫌挪用资金罪或者侵占罪。 (2)如果押金行为属于非法,则可能会牵涉到诈骗罪。 (3)不排除其他罪名的可能性,因为罪名认定要根据犯罪性质确定。《刑法》对挪用资金罪;挪用公款罪的处罚规定:
-
挪用公款退款是否需要重新还款天津在线咨询 2021-12-04不一样。主观来说,退款是主动的,还款多是被动的。如果是国有公司,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不是公司处罚。如果不是国有公司,公司报案可能构成挪用资金罪;如果不报案内部处理,要看你公司的具体规定和领导的态度,没有统一的标准。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偿还的,或者不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进行非
-
诈骗全部款项,犯罪全部判刑了,还需要坐牢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1-11-04诈骗案件全部赔偿,必须进监狱。构成诈骗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