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的概念和适用条件分别是什么
缓刑,是指对犯罪人判处刑罚,但在一定时间内暂缓执行刑罚的制度。
缓刑适用条件分别是什么
根据刑法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缓刑的特点是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这就决定了其对象只能是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犯罪分子。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最关键的条件。也就是说,有些犯罪分子虽然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犯罪情节恶劣,没有悔罪表现,不予关押可能会再危害社会,也不能宣告缓刑。只有确认犯罪分子留在社会上不致再危害社会,才能适用缓刑。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其再犯新罪。
相关知识:缓刑的基本特点
判处刑罚,同时宣告暂缓执行,但又在一定期限内保持执行的可能性。缓刑只适用于罪行较轻、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较小,具有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刑罚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原判刑罚的不予执行是以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再犯新罪,或者未被发现漏罪,或者没有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有关规定为条件的。如果再犯新罪,或者发现漏罪,则应撤销缓刑,把前罪与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如果违反法律、法规或者有关规定,则应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我国刑法除规定了一般缓刑制度外,还规定了特殊缓刑制度,即战时缓刑制度。根据刑法第449条的规定,战时缓刑是指在战时,对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的制度。战时缓刑制度适用于特定时间和特定对象,其法律效果与一般缓刑制度也有所不同:即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四十九条
-
【刑事拘留】刑事拘留的概念和适用条件
356人看过
-
缓刑适用条件和不适用犯罪类型的概述
230人看过
-
缓刑的概念以及适用对象
322人看过
-
缓刑是什么概念?
164人看过
-
拘役缓刑的概念是什么?哪些人可以适用?
403人看过
-
投标报价的概念、适用条件和程序
454人看过
-
实习和见习的概念适用范围和差别分别是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11见习通常时间教短,基本都是在上学期间为了配合法论学习而到临床去观摩的,基本不会有操作机会实习时间教长,基本都是在学习的最后2年或者2年半或者两年半(根据上学的年数来定)来实习,就是你们在医院能看到的那些小医生,有操作机会,但要在上级老师的指导下,又叫毕业实习。医学生只有在国家限定的实习时间结束并获到相应的证书才能应聘出工执业。
-
缓行考验期和缓刑的适用条件分别都是什么样的呢?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3缓刑的适用条件为原判刑罚是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人不是累犯或者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犯罪人同时需要符合下列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过失犯罪相对于故意犯罪要优先考虑,因为过失犯罪的主观性不深,再犯可能性很小,可以优先考虑。少年犯相对于成年人的犯罪要优先考虑。少年犯多受社会不良影响和诱惑走上犯罪,多是偶犯,且可塑性强,易于改造,应以教育为主。
-
缓刑适用条件是什么,死缓和死缓有区别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1-08-111、适用前提不同。缓刑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死缓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的条件。 2、执法方法不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是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而宣告死刑的罪犯必须予以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 3、考验期限不同。缓刑的考验期必须依所判刑种和刑期而确定。所判刑种和刑期的差别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法定考验期;死刑缓期执行法定期限为2年。 4
-
刑事拘留概念和适用条件是哪些呢?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31根据刑事拘留概念,其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其二,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对于何谓 紧急情形,刑事诉讼法第61条和第132条对于公安机关的拘留和人民检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
逮捕的概念和条件分别是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9逮捕的实施程序 1、目前在我国只有检察院和法院享有批捕权:对于任何公民的逮捕,除法院决定逮捕的以外,必须经检察院批准。 2、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一律由公安机关执行。执行逮捕的人员不得少于2人,执行逮捕时,必须向被逮捕人出示逮捕证,并责令被逮捕人在逮捕证上签名(盖章)或按手印。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