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与中毒控制相关知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3 18:10:23 117 人看过

一、氨是什么?

◆氨为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比空气轻,与空气混合时,能形成爆炸性气体

二、哪些工作场所可能接触氨?

◆浓氨可直接制作氨水,用作农业肥料,氨气可用于制造硫胺、尿素等多种化肥

◆于制药、塑料、农药、合成纤维等工业中及工业用的清洗液中都含有氨

三、氨中毒有哪些临床表现?

氨主要是经呼吸道吸入。

◆轻度中毒:氨对上呼吸道粘膜及眼有强烈刺激,引起眼睛红,咽痛、咳嗽

◆中度中毒:声音嘶哑、胸闷;呼吸频速、甚至憋气,呼吸困难

◆重度中毒: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气急胸闷,呼吸困难、明显发绀

◆皮肤与含有氨的液体接触,可引起碱烧伤,局部红肿,有水泡;

◆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或溶液,会导致眼烧伤甚至失明

四、现场抢救要点

◆一旦发生事故,用湿毛巾尽量捂住口鼻,切忌到处乱跑,增加氨的吸入

◆眼接触:眼灼伤应及时用3%硼酸液或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经口摄入:误服者给饮牛奶,忌洗胃;

不要引导他呕吐,不能服用活性炭

◆吸入:必须将人员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皮肤接触:皮肤灼伤应迅速用3%硼酸液或清水充分冲洗

◆在抢救和救治时应特别注意加强通风及吸氧

五、预防措施

◆氨作业工人应进行作业前体检,患有严重慢性支气管炎等禁忌征者不宜从事氨作业

◆工作时应选用耐腐蚀的工作服及防毒口罩

◆使用氨水时,作业者应在上风处,防止氨气刺激面部

◆操作时严禁用手揉擦眼睛,操作后洗净双手

◆防护皮肤污染,可选用5%硼酸油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0日 06:4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职业病相关文章
  • 毒品分类与预防控制
    毒品的分类:1、依照毒品的来源分为天然毒品、半合成毒品和合成毒品。2、依照毒品对人中枢神经的作用分为抑制剂、兴奋剂和致幻剂。3、依照毒品的自然属性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4、从毒品流行的时间顺序分为传统毒品和新型毒品。毒品的法律规制分类(一)将毒品犯罪分为三种类型:1、经营型的毒品犯罪,包括走私毒品罪,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运输、携带制毒物品进出境罪以及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2、包庇,窝藏,持有型的毒品犯罪,属于这一类的毒品犯罪有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窝藏毒品罪,窝藏毒品犯罪所得财物罪;掩饰,隐瞒出售毒品所获财物的非法性质和来源罪,以及非法持有毒品罪。3、诱使、迫使、帮助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犯罪,具体包括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罪,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罪及非法提供毒品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毒品的范围及毒品数量的计算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
    2023-07-05
    455人看过
  • 公务员控告的相关知识
    引言:本文主要介绍公务员控告的种类、实施控告权的条件及其公务员控告受理的机构等相关的知识。1、公务员控告的种类:1)由于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的违法或不当行为,给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带来损害时,受侵害的公务员可依法向控告的受理机关提出控告,要求恢复其合法权益,并依法追究违法违纪者责任的行为。这一类控告是公务员控告制度的主要内容。2)由于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公务员的违法和不当行为,给社会、公众或不特定的公务员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公务员出于良知和正义,向控告受理机关依法控告这一违法违纪行为。这类控告行为属于公民的权利。2、公务员实施控告权的条件:1)控告的主体必须是权益受到侵害的公务员本人。2)当公务员的自身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才能提起控告。3)控告的内容必须与公务员的公务身份有关,且必须有明确的控告理由。4)被控告人必须是明确的机关或公务员。5)被控告的机关或公务员在受理机关的管辖范围内。6)
    2023-04-24
    154人看过
  • 关注职业病防治法修改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在分组审议职业病防治法修正案草案时,许多常委委员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恶意违法的应该罚得其倾家荡产。加大不良企业的违法成本职业病防治的焦点问题是要加大对违法用人单位的处罚力度,让违法者没有资质生产、不敢违法生产、为违法生产付出巨大的代价,以示法律的惩戒作用。任茂东委员尖锐地指出,如果政府不让违法用人单位付出代价,就会造成患职业病的劳动者倾家荡产。很多职业病患者,在单位破产或者被单位扫地出门以后,随着病情日趋严重,会对生活绝望,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任茂东委员强调,对弱势群体给予社会救助是人民政府的责任,但不能让违法用人单位获利后溜之大吉。因此,必须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保证所有从事生产的企业必须达到国家法定的作业标准,并保障职工享有工伤保险待遇。此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宁愿把这些企业淘汰掉。职业病是完全可以通过控制措施预防的,防治的关键在
    2023-06-05
    276人看过
  • 职务犯罪防控相关制度有哪些
    职务犯罪防控相关制度:(一)从法律制度上完善对职务犯罪的惩治。(二)建立和健全监督体系,加强监督和制约。(三)坚持贯彻依法从重从严的方针,依法惩治职务犯罪。(四)加强教育宣传力度,增强自我约束能力。(五)努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才能真正达到预防职务犯罪的目的。一、监察委员会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履行什么职责?我国设立的监察委员会依照我国《监察法》的相关规定,履行的职责包括有:对公职人员开展廉政教育,对其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涉嫌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权力寻租、利益输送、徇私舞弊以及浪费国家资财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进行调查等。二、职务犯罪是指什么呢?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规定应当
    2023-06-23
    366人看过
  • 建筑企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
    作为建筑业企业,我公司容易导致的职业病一般为:接触各种粉尘,引起的尘肺病;电焊工尘肺、眼病;直接操作振动机械引起的手臂振动病;油漆工、粉刷工接触有机材料散发的不良气体引起的中毒;接触噪声引起的职业性耳聋;长期超时、超强度地工作,精神长期过度紧张造成相应职业病;高温中暑等,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措施。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依法为职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职工获得相应的职业卫生保护,依法为职工交纳工伤社会保险。积极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限制使用或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公司安全管理科设专人负责各在建工程职业卫生、劳动保护情况监督,加强对职工职业
    2023-06-10
    333人看过
  • 职业性眼病的基本预防知识
    化学品溶液、粉尘或气体进入或接触眼部,都可引起眼部损伤,统称为化学性灼伤,一般多发生在化工厂、实验室或施工场所,其中最多见的有酸性和碱性灼伤。酸、碱灼伤,可带来严重后果,引起视功能或眼球的丧失。因化学灼烧是进行性的,尽快清除进入眼部的化学品是阻止病情发展的关键。现场急救处理极为重要。现场急救处理主要措施是冲洗眼部。可就地取材,用大量清水或其它水源反复冲洗,冲洗时应翻转眼脸,转动眼球,暴露穹窿部,将结膜囊内的化学物彻底洗出或至少冲洗30分钟后,现场处理完后,送至医院进行治疗。工业电焊、紫外线消毒灯、高原、雪地及水面反光等都可造成眼部紫外线损伤,称为电光性眼炎或雪盲。二者只是称谓和致病方式不同,其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一样。现实生活中以电焊工发生率最高。紫外线对组织有光化学作用,使蛋白质凝固变性,角膜上皮坏死脱落,一般在照射后3-8小时发病,有强烈的异物感、剌痛、畏光、流泪及睑痉挛,结膜混合性充血
    2023-05-03
    445人看过
  •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范本
    一、负责人的职责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2、设置与企业范围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业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5、根据“三同时”原则,企业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6、亲自参加企业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
    2023-05-04
    194人看过
  • 为何工伤保险要与事故预防、职业病防治相结合?
    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职业病防治相结合是我国的社会制度决定的,也是建立工伤保险制度的目的之一。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企业和职工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重视安全生产,减少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从而减少工伤保险费用的支出;同时工伤保险基金的建立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职业病防治相结合是我国的社会制度决定的,也是建立工伤保险制度的目的之一。其目的是为了达到企业和职工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重视安全生产,减少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从而减少工伤保险费用的支出;同时工伤保险基金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为改善生产条件,加大事故预防、职业病防治力度提供资金支持。
    2023-04-22
    444人看过
  • 职业病的成因,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
    职业病的成因,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首先,预防和检测不到位。近十年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保持在0个70但检测企业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下降近40%,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达标率提高到40%75%。检测企业数量的减少和达标率的提高,反映出随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市场化,检测数据不能真实反映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实际情况。疾病信息监测系统不完善第二,企业不重视。一些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企业生产力低,设备差,没有防护设施;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法律观念淡漠无知;个别企业忽视职工健康权益,职业病危害问题突出,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健康权益得不到保障。特别是农民工的职业大多是职业危害严重的职业,其社会保障和职业保护难以得到保障。职业病危害不可预见因素显著增加,对健康的影响难以估计和控制,从经济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从大中型企业到中小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转移严重四是职业病防治投入严
    2023-05-07
    337人看过
  • 中国拟修改职业病防治法
    为破解职业病诊断中用人单位拒不提供有关资料的情况,中国拟修改职业病防治法,设定对用人单位不利后果的条款。在解决与职业病相关的劳动保护争议的仲裁中,病人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明确、用人单位不提供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的,仲裁庭应当支持病人的主张。去年,由于对职业病鉴定机构的诊断结论不相信,河南新密工人张海超不得以采取了开胸验肺的方式证明自己得了尘肺病,引起广泛关注。为破解职业病诊断中用人单位拒不提供有关资料的情况,中国拟修改职业病防治法,设定对用人单位不利后果的条款。国务院法制办昨日就修改职业病防治法中诊断鉴定制度中条文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此次征求意见截至本月19日。法制办称,进行职业病诊断必须参考病人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结果。为确保用人单位如实提供鉴定所需资料,草案规定,用人单位不提供病人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或者职业健康检查资
    2023-06-09
    263人看过
  • 关于职工重大疾病保险的相关知识
    关于职工重大疾病保险你了解多少事实上,职工重大疾病保险即是指保障城镇职工重大疾病医疗需求而建立的保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职工重大疾病保险的一些知识内容吧。1、重要性看病难,看大病更难,是广大职工群众关心的热门话题。开展职工重大疾病保险工作,是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的有形抓手,是工会送温暖送到职工群众的心坎上的重要举措,也是有利于加强工会组织与职工群众联系,稳定职工队伍,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2、保障对象和范围(1)重大疾病保险对象:各旗区工会、产业(系统)工会、盟直企事业单位工会持有“阿拉善盟工会会员服务卡”的工会会员。(2)保险费:根据规定,按照每人每年交50元、85元、170元三个标准,保险金额30000、50000、100000元。3、支付标准职工患病、非因工负伤一次性住院的医疗费用或30日内累计超过2000元以上的部分(不包括自费部分、个人负担部分)属于大病统筹基金支付范围,采取分
    2023-05-30
    481人看过
  • 企业兼并与收购的相关知识
    兼并与收购的定义兼并通常是指一家企业以现金、证券或其它形式购买取得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并取得对这些企业决策控制权的经济行为。收购是指企业用现金、债券或股票购买另一家企业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或股权,以获得该企业的控制权。收购的对象一般有两种:股权和资产。收购股权与收购资产的主要差别在于:收购股权是收购一家企业的股份,收购方成为被收购方的股东,因而要承担该企业的债权和债务;而收购资产则仅是一般资产的买卖行为,由于在收购目标公司资产时并未收购其股份,收购方无需承担其债务。兼并与收购的相同点收购与兼并、合并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1.基本动因相似。要么为扩大企业市场占有率;要么为扩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经营;要么为拓宽企业经营范围,实现分散经营或综合化经营。总之,都是增强企业实力的外部扩张策略或途径。2.二者都以企业产权为交易对象。兼并与收购的区别兼并与收购的区别在
    2023-04-13
    234人看过
  • 为什么要制定职业病防治法?
    第一,目前,我国的尘肺发病率较高,职业病形势严重。全国有50多万个厂矿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职业病危害因素。到2000年年底,全国累计职业病人61万例,其中尘肺病患者累计达56万例,占91.8%。我国每年仍有1万多例尘肺新病例发生。死亡病例6000人左右,这在发展中国家也是触目惊心的。职业病不仅严重影响了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且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第二,国际劳工组织《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津贴公约》(第121号)提出,每个成员国必须制定工业安全与职业病预防条例,要求实施工伤保险的国家必须实行工伤预防的措施。并将15种疾病列入了职业病范围,到1980年被列为职业病的疾病已达到29种。我国规定,工伤保险要与事故预防、职业病防治相结合。企业和职工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守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1957年确定
    2023-04-22
    375人看过
  • 劳动者保护与职业病防治法
    1、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增强职业病防范意识2、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3、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4、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根据《职业病防治法》有关规定,职业病鉴定程序如下:1、申请当事人向作出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所在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鉴定申请.鉴定申请需提供的材料包括:鉴定申请书,职业病诊断病历记录,诊断证明书,鉴定委员会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2、审核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收到当事人的鉴定申请后,要对其提供的与鉴定有关的资料进行审核,看有关材料是否齐备、有效.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应当自收到申请资料之日起10日内完成材料审核,对材料齐全的发给受理通知书;对材料不全的,通知当事人进行补充.必要时由第三方对患者进行体检或提取相关现场证据.当事人应当按照鉴定委员会的要求,予以配合.3、组织鉴定参加职业病诊断鉴定的专
    2023-07-05
    312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职业病
    词条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诊断为法定职业病的,需由诊断部门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职业病患者在治疗休息期间,以及确定为伤残或治疗无效而死... 更多>

    #职业病
    相关咨询
    • 中国职业病疾病防治中心赔偿标准的通知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18
      工伤待遇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用人单位存在重大过错责任除外)。工伤保险赔偿属于社会保障法的范畴,具有公法性质。劳动者遭受工伤事故,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既然《工伤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险法》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中没有规定精神损害赔偿,就不能对用人单位提起工伤精神赔偿。延伸解释:如果用人单位在工伤事故或职工职业病中有存在过失或过错的而造成职工或近亲属精神损害的,则可以根据《
    • 怎么防控职业病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8-18
      劳动者一旦鉴定为职业病就是所谓的工伤,在结果出来的时候,企业不管怎么说都要为此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实际中,很多职业病是群体性的,就是说患上的人不是一两个,而是好几个员工一起得的,特别是像制作工厂这种。如果是支付一两个的职业病患员工,那么赔偿数目较少,企业大多拿得出赔偿款。要是很多员工都同时患上了,企业因为负担较大就会拒绝赔偿。 实际中,一旦被鉴定为职业病的,就可以认定为工伤,可以获得工伤赔偿,包括
    • 英国知识产权法与相关法律中的知识产权制度及相关法律制度是怎样的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01
      知识产权制度最早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而近代意义的世界第一部下工完整的专利法产生于英国。1474年3月19日,威尼斯共和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正式名称是《发明人法规》(InventorBylaws),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成文法。该法规定:任何人在本城市制造了以前未曾制造过的、新而精巧的机械装置者,一俟改进趋于完善以便能够使用和操作,即应向市政机关登记。本城其它任何人在10年内没有得到发
    • 预防职务犯罪相关知识是什么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13
      职务犯罪的概念就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进行非法活动或者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破坏国家对职务的管理职能,依照刑法应当受到处罚的行为的总称。简而言之,职务犯罪就是指行为人的犯罪行为与其职务相关的各种犯罪。
    • 职务犯罪防控相关制度都有哪些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29
      职务犯罪防控相关制度都有什么,体制改革还未形成预防职务犯罪的最佳机制,不能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认识职务犯罪的危害、特点、原因,是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前提。预防,应从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入手;改进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的预防工作,预防前移;通过政治、法律的手段实现预防职务犯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