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会造成死亡、重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痛苦。
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
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妇女遭受家庭暴力一定要敢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受所谓的“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影响,逆来顺受、委屈求全。此外,要选择正确的维权手段,切忌“以暴制暴”。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对施暴方予以劝阻,对双方进行调解,也可以向妇联或妇女公益组织等求助,或者拨打“110”报警,要求公安机关给予施暴方治安管理处罚,如警告、罚款、拘留。
对于已构成犯罪的家庭暴力行为,受害妇女可以依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自诉,对于暴力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受害人或其近亲属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侦查,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起公诉。对于被害人因受强制、被恐吓等原因不能告诉或者由于年老、患病、盲、聋、哑等原因不能亲自告诉,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代为告诉。
遭遇家庭暴力如何解决?
遭遇家庭暴力如何解决?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情况:
(一)逃离加害人;
(二)报警;
(三)验伤;
(四)求助;
长期的家庭暴力生活会使一方在精神上和身体上都受到伤害,也可起诉到法院离婚并要求精神赔偿。
家庭暴力的行为不仅违背了道德而且还伤害到受害方的人格尊严。也会给双方的家庭都带来伤害,家庭暴力不仅仅涉及到身体伤害,还会涉及到许多其他的问题,比如子女心灵的伤害,起诉到法院离婚还会涉及到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精神的赔偿等问题。而且对财产分割可能还会涉及到照顾受害方。建议咨询婚姻家庭律师,帮助解决问题。
-
如何防范家庭暴力?面对家庭暴力如何应对?
255人看过
-
被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怎么应对
210人看过
-
家庭暴力:如何识别与应对?
387人看过
-
家庭暴力和虐待家庭成员如何应对
448人看过
-
家暴如何处罚法律应该如何对待家庭暴力
422人看过
-
家庭暴力如何应对公职人员?
344人看过
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当发生家庭暴力行为时,受害人及其亲属应当及时向有关机构反映情况。 对家庭成员实施家暴行为,受害方或亲属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应当到现场进行调查,根据其受害者的受伤情况,及时将受害者送至医院治疗;对于实施家暴者,... 更多>
-
女性受到家庭暴力如何应对?湖南在线咨询 2023-03-08女性应对家庭暴力伤害的方式是受害人可以去居住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在单位如实反映情况,这些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受害人可以到法院向施暴人提起自诉,要求追究其刑事责任。
-
民事诉讼中家暴家庭暴力女人如何应对福建在线咨询 2022-05-28《民法典》规定遇到家庭暴力女人应当起诉离婚,提交起诉状,并提供家暴的相应的证据,比如报警证明、验伤证明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在一方有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以及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情况下,应当判决离婚。
-
反对家庭暴力如何倡议?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2-101、反对家庭暴力,从家庭成员做起,善待家人,尊重妇女,爱护儿童,争当守法、护法的好公民。 2、夫妻双方要善于沟通,互相理解,努力经营好婚姻家庭,使每一户家庭都洒满真、善、美的阳光。 3、广大市民对家庭暴力的发生决不保持缄默,要向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敢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
丈夫家暴妻子对家庭暴力如何取证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261、在丈夫实施家庭暴力时,应及时请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联组织、庇护所及所在单位、组织进行制止、劝阻、调解,相应机构制作的书面材料可以作为证据提交。2、公安就关的出警记录、询问笔录。部分证据是认定当事人一方实施家庭暴力的重要证据。出警记录能够证明报案的方式、案由、出警时间、处理结果等内容。询问笔录反映的内容较出警记录更为全面,一般情况下能记录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家庭暴力的起因、程度以
-
对家庭暴力犯罪,如何认定家庭暴力犯罪,家庭暴力犯罪的特点是什么上海在线咨询 2022-02-09对于家庭暴力犯罪,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在犯罪构成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犯罪主体上,两者一般都是家庭成员;在犯罪的主观要件上,两者都是故意犯罪;在犯罪的客体上,都侵害了被害人的人身权益;在犯罪的客观方面,都表现为对被害人的打骂等行为。但是虐待与故意伤害仍具有一定的区别。在犯罪对象上,虐待罪所侵害的对象仅为共同生活且彼此之间存在相互抚养义务的家庭成员。而故意伤害罪并不以此为限。在主观方面,虽然两者都是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