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不作为责任追究等级如何确定
1、消极履行:视情节给予戒勉谈话、公开批评、书面检讨、取消评先资格等追究;
2、不作为: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公开检讨、经济赔偿、扣发工资、换岗等追究;
3、严重不作为: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经济赔偿、工资降级、警告、记过、降职、撤职、待岗、开除等追究;
4、渎职: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二、行政不作为责任追究依据有哪些?
行政不作为责任追究依据是行政法规,对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消极怠工、敷衍应付、工作质量低劣等。从事的岗位出现责任事故,服务对象不满意但尚未造成影响的;规划管理、规划监察工作人员对监控责任区违法建设工程发现不及时,未造成严重影响的。
三、行政不作为表现形式
行政不作为表现形式包括对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不予受理或受理不予答复,不履行行政合同中约定的行政义务,不履行基于行政主体的自身行为所派生的行政义务等。
行政不作为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在依申请的行政案件中,对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不予受理或受理不予答复。如高谷镇大青村四组诉彭水县国土局不处理土地纠纷一案。
2、在依职权的行政案件中,对受害人请求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申请或行政主体自己发现的需要立即实施救助义务的情形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拖延履行行政义务。
3、在接到行政相对人的许可申请,求助申请或依职权发现相对人需要立即实施救助义务的情形后,借故摆脱,无正当理由在法定的或合理的期限内拖延履行行政义务。如马康容诉彭水县国土局不颁发建房许可证一案。
4、不履行行政合同中约定的行政义务,如张丹等五人诉彭水县人事局、县计生委不履行人事行政合同一案。
5、不履行基于行政主体的自身行为所派生的行政义务,如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被确认违法后,赔偿请求人向行政主体请法语行政赔偿,行政主体不予答复的行为。
如果是因为工作的职责范围内出现的消极怠工和敷衍了事,造成了工作质量低劣出现了责任事故,都是追究责任的依据。而行政不作为的表现方式则是在行政案件中不受理或者是不予答复,即使确实案件违法也不答复当事人,这种需要追究法律责任。
-
责任行政必须追究违法不作为
163人看过
-
行政不作为责任追究依据有哪些?
456人看过
-
银行卡欺诈行为如何追究责任?
69人看过
-
承诺不追究责任,又能确保追究责任?
123人看过
-
公务员被告行政不作为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228人看过
-
如何对绑架行为进行法律责任追究
256人看过
行政赔偿主要方式: (1)支付赔偿金。它是以货币形式支付赔偿金额的一种赔偿方式,支付赔偿金是国家赔偿的主要方式; (2)返还财产。是行政机关将违法占有或控制的受害人的财产还给受害人的赔偿方式; (3)恢复原状。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财产因... 更多>
-
成都行政不作为如何追责?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2各级人民政府直接负责的领导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或者使环境污染事故进一步扩大的,追究相应的行政责任: (一)签发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的规定; (二)不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综合决策失误; (三)指使、授意或者放任有关部门对不符合环境保护规定的建设项目批准立项、建设或者投产使用; (四)对行政区域内污染严重的企事业单位或者项目不按规定责令限期治理或者取缔、关闭
-
合同不对等该如何追究责任宁夏在线咨询 2023-07-12当事人在订立合同一年内提起诉讼的,可要求变更为对等的违约责任。 (1)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2)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
-
行政不作为责任追究的法律依据有哪些陕西在线咨询 2021-07-06行政不作为责任追究依据是行政法规,对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消极怠工、敷衍应付、工作质量低劣等。从事的岗位出现责任事故,服务对象不满意但尚未造成影响的;规划管理、规划监察工作人员对监控责任区违法建设工程发现不及时,未造成严重影响的。
-
能否同时追究不作为和行政违法的责任?西藏在线咨询 2024-11-07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具有同时向法院提起行政违法和行政赔偿诉讼的权利。当他们在行政诉讼过程中,分别提出行政赔偿要求和因具体行政行为及与职权相关的其他行为造成受害权益损害而提出的赔偿请求时,人民法院应当分别立案处理。根据实际情况,法院可以决定将这些案件合并审理,也可以选择单独审理。行政赔偿是指行政主体在执行公务过程中,因违法实施行政行为导致相对人权益遭受侵害,给受害者带来损失时,由国家承担的一种赔偿责
-
追尾行为如何确认责任香港在线咨询 2022-05-25追尾责任认定如何赔偿——情况而定 第一种:在正常行驶的道路上停车,导致追尾事故的由前车负全责。这种行为是非常容易导致追尾事故的,尤其是在车速较快的路段和高速公路上。 第二种:在当前车行驶在斜坡上突然死火,未能及时拉手刹或踩刹车,而后车距离较近时就容易造成溜车追尾,这种情况由前车负全责。 第三种:在道路行驶时,前车突然倒车导致的追尾事故,由前车负全责。强行在道路上倒车行驶,往往会导致后车反应不及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