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仲裁的时效是怎样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如何认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9 21:04:28
234 人看过
《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所谓“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劳办发[1994]28号、劳动部劳部发[1995]309号文解释,是指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这与《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3条的规定完全一致。那么,又怎样理解“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呢?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23条如何理解的复函》(劳部发[1994]257号)的解释,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是指有证据表明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日期,或者根据一般规律推定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是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的开始。因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不应从侵权行为终结之日起计算。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怎么写,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
126人看过
-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
163人看过
-
劳动仲裁自申请之日起到仲裁结果的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396人看过
-
劳动争议答辩书(2)劳动仲裁时效的认定
479人看过
-
劳动争议驳回仲裁是否生效,怎么申请劳动仲裁
168人看过
-
对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举证责任怎样规定的呢
396人看过
律师服务
#仲裁程序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申请仲裁
词条
#申请仲裁
最新文章
#申请仲裁
相关咨询
-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计算为仲裁时效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05劳动仲裁时效不能机械地理解,“争议发生之日”也非自事实发生之日,从“人民法院案例选”上看只要是一直处在协商或请求有关部门解决过程中,可认为未超时效。再有,《人民司法》2002年第4期上《乙是否超过了仲裁的期限》一文中对《解释》用司法信箱的形式做了符合社会实际的变通。该解答对《劳动法》第82条和《解释》第3条中“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解释为:“注意期限的起算点是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如果仅有企业拖欠职工工资
-
应该怎样认定劳动争议的发生之日?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051、劳动争议的发生之日,就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订立、履行、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因劳动合同中的具体条款等有关事项而产生纠纷的当天。双方在发生纠纷后,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者起诉。 2、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
-
2022年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如何认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22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一)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产生的支付工资争议,用人单位能够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拒付工资的,书面通知送达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用人单位不能证明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二)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产生的争议,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劳动者收到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书面通知时间的,劳动者主张权利之日为劳动
-
劳动争议发生之日与承诺支付之日的异同,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如何确定辽宁在线咨询 2022-05-06方案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一条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对下列情形,视为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三)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议,劳动者能够证明用人单位承诺支付的时间为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的具体日期的,用人单位承诺支付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劳动者不能证明的,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之日
-
劳动争议如何确定发生之日青海在线咨询 2021-10-23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后发生的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论,劳动者可以证明使用者约定支付的时间是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后的具体日期,使用者约定支付的日期是劳动争议发生的日期,因为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而发生的争论,使用者无法证明使用者接受通知的时间,劳动者主张权利的日期是劳动争议发生的日期,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