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执行程序全面解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2 17:24:34 356 人看过

1、法院受理。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2、申请复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3、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强制执行。

4、采取强制措施。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执行员应当出示证件。

股权的执行程序

1、冻结被执行人的股权。《执行规定》第53条第二款规定冻结股资权益或股权的,应当通知有关企业不得办理被冻结投资权益或股权的转移手续,不得向被执行人支付股息或红利。被冻结的投资权益或股权,被执行人不得自行转让。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进行冻结,首先,债权人应依生效的有给付内容的法律文书向有关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同时向人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作为公司股东,持有公司股权的具体证明资料,如公司的工商登记材料等;其次,人民法院根据申请提供的材料作形式的审查,如被执行人确实持有公司的股权,人民法院应做出冻结被执行人相应股权的民事裁定书,并将裁定书送达给被执行人,同时向所在公司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告知其不得自行办理被冻结股权的转移手续,不得向被执行人支付股息和红利。

2、对案外人执行异议的处理。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之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执行员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审查。股权被冻结后,人民法院应向社会发出公告,说明股权冻结的情况。

3、向公司的其他股东征求意见。根据《执行规定》第54条第二款之规定,对被执行人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被冻结的投资权益或股权,人民法院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征得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后,予以拍卖、变卖或以其他方式转让。不同意转让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投资权益或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不影响执行。据此,人民法院在冻结被执行人的股权后,应向公司其他股东征求意见,请其他股东在指定期限内做出是否同意转让股权的意思表示,同时也应告知其他股东的享有优先购买权,主张优先购买权的依法应予以保护。对于如何保护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本文下面再做详细阐述。

4、委托评估。人民法院裁定股权转让后,可以组织申请人与被执行人进行协商,确定被执行股权的转让价格,如协商不成的,应以评估的方式来确定股权的价值。人民法院应当委托正式成立的资产评估机构对股权价值进行评估,作出评估报告。为了使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在评估过程中,人民法院应组织公司向评估机关提供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产目录等相关资料,配合评估机构对企业现有的各项财产、债权、债务、经营状况等进行全面的清查,从而得出股权的实际价值。

5、以拍卖、变卖或以其他方式实现股权的强制转让。《执行规定》第54条第二款规定,实现股权的强制转让有以下三种方式:

(1)、拍卖;拍卖时,拍卖的保留价应以上述协商或评估确定的股权价值数额作为参考,同时应通知未放弃优先购买权的其他股东作为竞买人参加,并告知竞买人这一情况。拍卖时,第一次拍卖最高应价未达到保留价时,应当继续进行拍卖,每次拍卖的保留价应当不低于前次保留价的90%,最多经三次拍卖。拍卖成交价确认后,应向未放弃优先购买权的股东征求意见,如同意受让的,该成交价作为转让的价格。(2)抵债;经申请人与被执行人协商同意或法院拍卖不成功的,经债权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将股权抵债给申请人。当然,人民法院应先征求各股东的意见,保护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3)变卖;经申请人与被执行人同意,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将股权变卖或由被执行人自行转让,对于被执行人自行转让的,人民法院应当监督其按照合理价格在指定的期限内进行,并控制变卖的价款,因此这种转让方式也具有强制性的。

6、依法办理有关手续。强制股权转让时,人民法院应向有关单位及公司出具协助执行通知书,公司应将受让方的姓名、名称以及住所记载于股东名册,同时受让方应持拍卖成交证明及法院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办理有关变更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15:4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强制执行相关文章
  • 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全面解析
    强制执行程序是法院裁定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强制执行的程序是:1、法院判决强制执行;2、若一方拒绝履行,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强制程序;3、法院派出执行员;4、执行员向被执行人发出要求执行的通知;5、被执行人在规定期限内仍然没有履行;6、执行员强制执行。若发现被执行人有转移财产或隐藏财产的可能,执行员可以直接采取强制措施,不需要等到规定期限结束。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程序有哪些强制执行是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执行文书的规定,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是多少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15条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
    2023-07-02
    471人看过
  • 工伤认定程序及规定全面解读
    工伤认定的程序是:1、当事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提交下列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2、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进行调查核实。3、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各种工伤认定程序职工发生工伤的,用人单位应当在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
    2023-07-05
    51人看过
  • 诉讼和执行的区别解读
    刑事案件诉讼和民事案件诉讼有以下区别:1、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同,行政诉讼由行政相对人,利害关系人提起,行政主体没有起诉权和反诉权,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都有权提起,并互相有反诉权;2、举证的责任不同,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前者是指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提出证据予以证明的责任;3、适用的法律不同,行政诉讼解决的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争议;4、案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案情性质一般、案情性质严重、案情性质特别严重。5、是否使用调解不同。诉讼中止和中断的区别1、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暂时停止期间计算,待阻碍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诉讼时效的中止相当于计时器的暂停键:在法定诉讼时效期间,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致使当事人不能行使诉讼请求权时,先按一下暂停键;当不可抗力消失后,再按一下恢复键,中间暂停的时间往后顺延。2、诉讼时效的中
    2023-07-05
    435人看过
  • 全面解读员工工伤认定的流程程序
    一、全面解读员工工伤认定的流程程序工伤认定程序如下:1.申请,单位申请或职工或其近亲属申请;2.受理,如职工或其近亲属的申请超过一年的期限,或不符合管辖权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不予受理;3.调查对职工或其近亲属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发出《举证通知书》;4.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在正式受理之日起60日内作出认定结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二、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的材料是什么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工伤认定申请表;2.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3.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
    2023-11-11
    260人看过
  • 刑事案件二审流程全面解读
    二审首先要被告人、自诉人提起上诉或检察院抗诉,由上一级人民法院对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对于满足开庭审理条件的案件,二审法院应当开庭审理。二审开庭的案件同级人民检察院要派员出席。二审的审理期限一般为两个月,必要时可以延长两个月。审判结果有维持原判、二审改判和撤销原判发回重审三种。刑事案件二审时间期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三条上诉、抗诉案件的审查,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
    2023-06-30
    218人看过
  • 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有何异同
    :1.二者体现的权力不同,一是国家审判权;一是国家执行权。2.二者任务与作用不同。民事审判是法院解决当事人各方之间利益争端的活动。民事执行的任务和作用在于使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付诸实现。3.二者在是否是纠纷解决的必经程序方面不同。民事审判程序是诉讼解决纠纷的必经程序,而执行程序则不是纠纷解决的必经程序。4.二者在程序构成上不同。审判程序由多种程序构成,其中既有适用于审理民事争议案件的一审、二审、再审程序,也有适用于审理非讼案件的各种特别程序。而执行程序则是由一般规定、执行的开始、执行措施等组成的单一程序。涉外民事诉讼执行程序的相关规定是什么样的涉外民事诉讼执行程序的相关规定第五百二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可以认定为涉外民事案件:(一)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或者组织的;(二)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的经常居所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的;(三)标的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
    2023-08-05
    103人看过
  • 离婚诉讼程序解析:对诉讼程序的条理化解析与解读
    1、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2、一般应向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最新的离婚诉讼程序是怎样的诉讼离婚程序如下:一、起诉原告向法院递交起诉书、副本及相关的证据;法院对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不受理的告诉不予受理的理由。法院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并告知被告作出书面答辩。二、调解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调解有三种结果:第一,调解后双方当事人和好,原告撤诉,诉讼结束;第二,双方当事人达成离婚协议,人民法院按协议制作离婚调解书,调解书送达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婚姻关系自此解除;第三,调解无效,应立即进入下一诉讼
    2023-07-11
    378人看过
  • 私了程序和适用规定的全面解读
    轻微交通事故私了的条件:1、未造成人身伤亡,未损害公共设施与建筑物;2、双方车辆损失在2000元以内;3、基本事实清楚,证照、保险齐全,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私了的程序:1、查看财产损失情况;2、协商,签订书面协议;3、拍照;4、保险报案。交通事故私了流程(一)查看财产损失情况。发生交通事故立即停车、拉紧手制动、关闭电源、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夜间还应当同时开启示廊灯和后位灯)、设置警告标志牌后,双方当事人简单查看交通事故财产损失情况。(二)商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签订书面事故事实协议。简单查看财产损失后,人员立即转移到路肩、路面安全地点对事故事实及成因进行协商。(三)照或标划位置后撤离现场。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对现场拍照或者标划事故车辆现场位置后,各方当事人立即撤离现场。(四)险报案和协商赔偿事宜,签订赔偿协议书。《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条发生可以自行协商处理的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可
    2023-07-03
    236人看过
  • 解读派出所民事调解程序流程
    一、解读派出所民事调解程序流程派出所民事调解程序流程:警察会收集证据,查明事实,以事实为依据;会同当事双方共同协商调解;调解成功的,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需要根据调解书的内容履行各自的义务,如果调解不成,则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第三十八条调解处理时,应当制作调解笔录。达成调解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由调解机关、调解主持人、双方当事人及其他参加人签名、盖章。调解书一式三份,双方当事人各一份,调解机关留存一份备查。二、法院民事调解书可以上诉吗法院民事调解书不可以上诉,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提出证据证明调解违反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的,可以申请再审。经人民法院审查属实的,应当再审。民事调解是指中立的第三方在当事人之间调停疏导,帮助交换意见,提出解决建议,促成双方化解矛盾的活动。三、民事调解书有效期为几年调解书的有效期没有限制,
    2023-12-30
    65人看过
  • 民事诉讼执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民事诉讼执行的程序有什么特点?
    一、民事诉讼执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民事诉讼执行的基本原则是:1.执行的合法性原则执行的合法性原则,是指执行活动应当按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2.执行标的的有限原则执行标的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包括被执行人的财产和行为两个方面,但不包括被执行人的人身。3.兼顾被执行人利益原则兼顾被执行人利益原则,是指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必须照顾被执行人的合法权益。4.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强制执行与说服教育相结合,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中既要采取强制手段,又要对当事人多做思想教育工作以促使其自动履行。5.协助执行原则在执行过程中,人民法院认为需要有关单位、个人协助执行的,应依法向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二、民事诉讼执行的程序有什么特点?民事诉讼执行的程序有以下特点:1.执行权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无论生效的法律文书是由何种机构作出的,凡应通过民事执行程序加以实现的,只能由人民法院执行;2.执
    2023-06-28
    141人看过
  • 最全面的离婚诉讼程序
    以下就是最全面的离婚诉讼程序:1、诉讼中的调解本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这表明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适用调解程序,其目的在于防止当事人草率离婚,以及在双方当事人不能和解时,有助于平和、妥善地处理离婚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在婚姻生活中,双方难免会有一些冲突和纠葛,有时逞一时之气,就会使矛盾扩大,冲突变得激烈,由此,一些尚未达到不能共同生活程度的婚姻当事人也要求离婚。由法院进行调解,可以促使双方当事人平息怨恨、减少敌对,对自己的婚姻状况和今后的生活进行充分的考虑,珍惜自己与配偶的婚姻关系。即使调解和好不成,双方还是坚持离婚的,也可以调解离婚。调解离婚有助于解决财产和子女问题,由此而达成的调解离婚协议,双方当事人一般都能自觉履行。当然,通过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当事人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也不是无原则的,而应当本着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
    2023-02-26
    371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的挑战与应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被执行人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时,需要提供该人民法院辖区内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的证明材料。对于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执行案件,人民法院在立案前发现其他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已经立案的,不得重复立案。这一规定旨在确保同一案件只能由一个法院进行审理和执行,避免出现混乱和重复执行的情况。被执行人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应当提供该人民法院辖区内有可供执行的财产的证明材料。对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执行案件,人民法院在立案前发现其他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已经立案的,不得重复立案。【执行程序标题:关于某公司员工违反规定使用互联网工具的法律分析某公司员工违反规定使用互联网工具的行为已经屡见不鲜,这种行为不仅严重影响了公司的正常运转,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法律风险。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员工应当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不得擅自使用互联网
    2023-11-05
    168人看过
  • 2023民事诉讼执行监督的程序是什么
    民事诉讼执行监督的程序是什么一、抗诉2007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十四条规定了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该条明确规定了国家监督权对民事诉讼领域的监督。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如果有法律规定的法定情形的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可见,作为民事检察监督的方式是民事抗诉,对象是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但是在审判实践中,最高人民法院已经作出了一些司法解释,不断限制各级人民检察院对法院执行裁定行为的法律监督。如199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执行程序中的裁定的抗诉不予受理的批复》规定:“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者其他法律文书的执行而在执行程序中作出的裁定,不属于抗诉的范围。因此,人民检察院针对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作出的查封财产裁定提出抗诉,于法无据,人民法院不与受理。”可以明显看出,最高人
    2023-05-04
    476人看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之执行程序
    十七、执行程序254、强制执行的标的应当是财物或者行为。当事人拒绝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支付令的,人民法院应向当事人发出执行通知。在执行通知指定的期间被执行人仍不履行的,应当强制执行。255、发生法律效力的支付令,由制作支付令的人民法院负责执行。256、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第二款规定的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包括仲裁裁决书、公证债权文书。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人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当事人分别向上述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的,由最先接受申请的人民法院执行。257、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的中止执行,应当限于案外人依该条规定提出异议部分的财产范围。对被执行人的其他财产,不应中止执行。异议理由不成立的,通知驳回。258、执行员在执行本院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时,发现确有错误的,应当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院长审查处理。在执行上级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时,发现
    2022-04-24
    452人看过
换一批
#执行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强制执行是指人民法院的执行组织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运用国家的强制力量,在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义务时,强制其履行义务,从而实现生效法律文书内容。... 更多>

    #强制执行
    相关咨询
    • 行政执法程序解读
      宁夏在线咨询 2023-11-07
      行政执法的程序包括: 1、简易程序:执法人员至少要2个人到场,表明身份,说明处罚理由和依据再制定处罚决定书并交付当事人。 2、一般程序:立案,调查取证、限期改正、暂扣工具或物品、处罚审查、作出处罚决定、送达与执行。 3、听证程序。
    • ———全面解读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25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经2002年2月20日国务院第5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总理A二00二年四月四日根据第351号国务院令公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新华社14日受权全文播发这个条例。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分总则、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与监督、医疗事故的赔偿、罚则、附则共7章、63条。新条例全文看清楚》》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解读的意义在于哪里呢?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20
      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民事诉讼活动。 附带民事诉讼作为一项诉讼制度,则是有关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赔偿范围、提起和审理程序等问题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集体财产遭
    • 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有何异同
      山东在线咨询 2021-09-30
      : 1.二者体现的权力不同,一是国家审判权;一是国家执行权。 2.二者任务与作用不同。民事审判是法院解决当事人各方之间利益争端的活动。民事执行的任务和作用在于使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付诸实现。 3.二者在是否是纠纷解决的必经程序方面不同。民事审判程序是诉讼解决纠纷的必经程序,而执行程序则不是纠纷解决的必经程序。 4.二者在程序构成上不同。审判程序由多种程序构成,其中既有适用于审理民事争议案件的一审
    • 诉讼程序中的诉讼保全和执行保全的区别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08
      诉讼中的诉讼保全与执行程序中的诉讼保全的区别: 1、依据不同:诉讼中的财产保全,是在生效判决尚未产生之前;而执行程序中的财产保全,已经是在执行生效判决了。 2、申请的主体不同:诉前财产保全是在起诉前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中财产保全是当事人在诉讼进行中申请财产保全。诉讼中财产保全应当由申请人提出申请,必要时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采取保全措施。诉前财产保全由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法院不得依职权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