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权财产纠纷立案标准
侵权财产纠纷立案标准如下: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二、财产侵权的诉讼状应该怎么写
1.文头。一般写“民事起诉书”或“民事起诉状”。
2.列明诉讼主体。原告和被告是基本的诉讼主体。有第三人的,还要列明第三人。自然人诉讼主体的,要按照“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职业,住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的顺序写明。其中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确实不清楚的可以写个大概年龄)住址、联系方式5项是必须有的。
3.诉讼请求。诉讼请求要用序号分开,每条按照“请求依法判令XXXXX;”的格式来写。另外,现在有的法院要求诉状还要列明案由。但案由不是必须有的部分。
4.事实与理由。即先说明事实(比如受到侵害),再说明要求赔偿的理由(实体法的规定)和提起诉讼(程序法的规定)的理由。实践中为了简便,有些简单的案件也可以不详细列明理由,只写“依法应承担责任”、“依法起诉至贵院”即可。
5.文尾。文尾要写清递交诉状的法院、具状人(原告)起诉时间。向人民法院递交的诉状中,必须有至少一份是由具状人亲笔签字(盖章、按手印)的原件。
三、侵权责任财产损失怎么赔偿
1.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
2.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赔偿;
3.被侵权人的损失难以确定,侵权人因此获得利益的,按照其获得的利益赔偿;
4.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先协商再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
财产侵占罪立案标准,财产侵占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154人看过
-
财产侵权纠纷墙壁破裂可以立案吗
294人看过
-
产品侵权纠纷财产损害纠纷如何维权?
231人看过
-
专利侵权纠纷立案条件
154人看过
-
域名侵权和商标侵权纠纷立案后多久开庭
442人看过
-
产品侵权责任的立案标准
191人看过
财产损失是指能够以货币单位计量的财产价值上的减少,财产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 更多>
-
侵犯财产罪立案标准及立案范围广西在线咨询 2022-05-192、诈骗罪,数额较大为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二十万元以上。 3、抢夺罪,数额较大为一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一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六万元以上。 4、聚众哄抢罪,数额较大为二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二万元以上。 5、侵占罪,数额较大为一万元以上;数额巨大为十万元以上。 6、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为二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二万元以上。
-
消费侵权纠纷怎么立案(消费侵权纠纷)海南在线咨询 2023-07-291、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 2、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
-
财产侵占罪立案标准2020年河北在线咨询 2022-09-08"我国刑法中的大多数财产犯罪都是数额犯,即以一定财产数额作为定罪的标准。因为,犯罪数额直接反映着行为的规模及其社会危害性的程度,既是区分违法与犯罪、重罪与轻罪的主要标准,优势决定刑罚轻重的重要客观尺度。本罪的立案标准,一为数额较大,一为有其他严重情节。根据市高院、市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关于本市办理部分刑事犯罪案件标准的意见》,侵占数额2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属于“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侵占数额
-
财产侵权纠纷怎么起诉(财产侵权类纠纷起诉状)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07财产纠纷类纠纷起诉状应写明侵害行为的事实和侵害后果的事实。若是人身伤害的,应写明受侵害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实际损害程度、恢复状况、就医情况等,作过法医鉴定的也应写明结论。若是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应写明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后果和影响。
-
域名侵权和商标侵权纠纷立案后多久开庭福建在线咨询 2023-02-11域名侵权和商标侵权纠纷立案以后开庭的时间不是法律强行规定的,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只需要在开庭前三天通知开庭的时间即可,这意味着法院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自行规定开庭的时间,原被告收到开庭通知书后,一般都要准时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