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更离婚孩子抚养权诉状如何书写?
变更抚养权起诉状
原告:xxx,男,35岁,汉族,个体,现住xxxxxxx。
被告:xxx,女,34岁,汉族,个体,现xxxxxxxxx
诉讼请求:
1、判令原被告婚生女由原告抚养。
2、被告每个月支付抚养费500元。
3、本案诉讼费等一切费用由被告承担。事实与理由原被告于xx年x月x日,因感情破裂自愿协议离婚。
离婚时双方协议婚生女xxxx由女方监护抚养,男方不付抚养费,所以双方共同财产位于xx小区的88.56平米的楼房的所有权和居住权归被告。
xx年x月,婚生女xxx(现已满十周岁)与其母亲发生矛盾后回到原告处明确表示要与原告共同生活。
综上所述,由于孩子已经年满十周岁有了识别能力,为了使自己的女儿有较好的生活环境与良好的教育,原告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之规定,特向贵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判决。变更抚养权后,原告能够保证被告的正常探望。
此致xxx人民法院
具状人:xxxx
xx年x月x日
二、抚养权的相关规定
抚养权是与探视权相对的一种权利,没有获得孩子抚养权的一方需要定期足额支付抚养费。在离婚后,双方就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再起纠纷,可以协议变更抚养权。
抚养权是指父母对其子女的一项人身权利,抚养有婚生的抚养与非婚生的抚养之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的出现与发生,导致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权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拥有该权利的一方或双方,在子女成年之前,有权决定是否与子女共同生活,该权利在子女成年时即消灭。
夫妻离婚,一般也会导致夫妻其中一方失去抚养权。失去抚养权的一方将失去与子女共同生活的权利。不过,失去抚养权的一方仍然会享有探视权,可以在约定或裁判的时间内定期探视子女,与子女进行相对短暂的相处。离婚时抚养权的归属,可以双方协商,一旦协商不成,则需由法院判决。法院判决抚养权归属,一般根据有利于子女成长原则进行:主要考虑以下因素:夫妻双方的学历、工作、收入、年龄、家庭环境、子女的年龄等。
夫妻双方在感情破裂时会就债权债务关系、孩子的抚养权等问题进行协商,协商无果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孩子年满十周岁,夫妻双方应当征求孩子的意见。在诉状中,需要将事实情况做一个基本的阐述,简要记载希望法院如何判决,以及对方需要支付的抚养费,可以探视孩子的时间、地点、方式等问题。
-
变更抚养权如何写抚养权变更诉状的起诉状
209人看过
-
撰写变更孩子抚养权诉讼状的步骤
59人看过
-
孩子抚养权变更起诉书,诉状怎么写,应注意什么问题?
362人看过
-
离婚要抚养权变更原告写起诉状吗
468人看过
-
如何变更孩子抚养权小孩可以变更抚养权吗
355人看过
-
如何撰写孩子抚养费诉状
259人看过
-
变更抚养权诉状范本如何写小孩抚养权的变更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13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长到有识别能力时,主动提出与另一方一起生活时,应另行起诉。离婚后,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请求,不涉及原离婚案件,不是对原离婚案件子女抚养问题的判决、调解协议的纠正,而是出现了处理原离婚案件当时不存在的子女抚养方面的新情况,所以,应当作新的案件另行起诉。
-
民法典规定孩子抚养权变更起诉书,诉状如何写西藏在线咨询 2023-07-16主要写自己抚养孩子的优势,对方不如自己的生活条件、居住条件,孩子也同意到这里生活,就可以。建议先协商,协商不成的,在起诉。简单明了,网上有格式,搜一下
-
民法典规定夫妻离婚想变更孩子抚养权,小孩抚养权起诉状如何写?海南在线咨询 2023-07-14因争取抚养权的诉讼也属于民事诉讼,起诉时应当准备以下材料: 1、民事起诉书。(1个被告2份,都须原告签字或盖章) 2、主要证据材料目录及复印件。(1个被告2份,) 3、原告身份证复印件1份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法定(指定)代理人代为起诉的应提交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及与原告关系的证明材料复印件,同时提供原件供查验。没有身份证的提供其他身份证明材料。 4、如委托他人诉讼,另须提交授权明确的授权委托书及受托
-
离婚协议书上写了孩子抚养权变更?西藏在线咨询 2023-05-29抚养权变更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支持。 (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 (3)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 (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
离婚子女抚养权变更申请书如何样写北京在线咨询 2023-06-25子女的抚养权在存在法定的抚养权变更事由或者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变更子女的抚养权。子女抚养权变更协议书需要写明双方的个人情况,具体的个人信息,写明双方自愿协商变更子女抚养权,还应写明变更抚养权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支付抚养费的数额,支付方式以及支付期限。应约定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享有对子女探望的权利,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有协助对方探望的义务。为了避免日后不必要的麻烦,律师建议,在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