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侵权是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根据行为人的情况而定。如果是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可提起行政诉讼,如果不是行政行为的相对人,可提起民事诉讼。行政行为的合法要包括以下内容:
1、行政行为的主体应当合法。这是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主体要件。所谓主体合法,是指实施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2、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是指行政行为主体必须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权限规则;
3、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法、适当。这是行政行为的内容要件;
4、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所谓程序,是指行政行为的实施所要经过的步骤。
行政诉讼中能否申请停止行政行为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行政诉讼中可以申请停止行政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停止执行:(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原告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三)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当事人对停止执行或者不停止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行政行为涉及与他人的民事争议是先提起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
64人看过
-
买赃车引发的行政诉讼
270人看过
-
司法程序: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
101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公民诉讼的两大类别
223人看过
-
行政诉讼相关行政行为中的抽象行政行为
218人看过
-
不履行委培合同引发行政诉讼
331人看过
行政主体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依法拥有行政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能独立地为自己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在我国,行政主体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的组织。... 更多>
-
什么是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有哪些新疆在线咨询 2021-10-29两者的联系:从形式上看,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都表现为法院作为中立的第三方对纠纷双方进行制裁。两者基本原则基本相同,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实行回避、合议、公开审理和两审终审制度。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但是双方还是有很多区别的。
-
-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申请中止执行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0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诉讼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但由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 (1)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2)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 (3)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
民事的公益诉讼与行政行为的公益诉讼有何区别山东在线咨询 2021-10-291、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的区别从概念上分析。行政公益诉讼和民事公益诉讼主要有两个区别:1。两者维护的法律规范性质不同。前者要维护行政法律规范,后者要维护民事法律规范;2、两者的被告不同。行政公益诉讼以行政机关或者其他公权机关为被告,民事公益诉讼以民事主体(或者私人)为被告。2、公益诉讼包括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根据适用诉讼法的性质或被诉人(对象)的不同划分;根据提起诉讼的主体,公益诉讼
-
如何区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诉讼、行政诉讼、行政诉讼和行政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14行政复议已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加以严格、明确的规定,形成了法定的程序。行政申诉程序目前还没有明确、统一的规范性文件来调整。与行政复议相比较,在受理、裁决等程序方面更为灵活。在处理时限上,对行政申诉也没有明确的规定,主要由处理机关灵活掌握。行政诉讼是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是诉讼的一种有效方法。行政诉讼法是规范行政诉讼活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