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宪法修改的程序需要几个步骤?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3 14:33:56 226 人看过

国家宪法修改的程序需要几个步骤?

国家宪法修改的程序需要五个步骤。这五个步骤分别是:提案;审定;起草;议决和最后的公布。能够行使宪法修改权的是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这在我国的宪法中有着明确的规定。

提案,是修改宪法开始的程序,是指宪法修正案的提出,或者说是提议应该修改宪法。任何国家修改宪法,首先必须经过这一程序,而且必须由有权机关提出。

起草,是指在决定宪法应该修改以后,由法定有权机关对决定修改的部分进行具体的草案拟定。这一过程明确宪法条文如何修改。在实践中,一般应贯彻公开、民主的原则,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意见,使草案获得广泛的民众支持。

先决投票,是指在提议宪法修改之后,送交议决机关议决之前,就宪法修正案提出的先行投票程序,以使宪法修改条文和内容具体明确。

决议,是修改宪法的必经程序。我国《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

宪法修改的主体在宪法中也有着明确的规定。宪法虽然是我国的国之大法,有着崇高的地位,但是这并不代表宪法就应该一成不变,因此需要不断地进行修订和优化。我国颁布的宪法修订草案就是专门针对修改宪法这一部分的内容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00: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宪法修改相关文章
  • 社会契约与美国宪法的修改程序
    一部宪法中规定它的修改程序,这是人们认为当然的事情,因为世界上所有的成文宪法都有这种规定。然而,如果仔细思量就会发现,为什么一国的其他法律都没有自身修改的规定,一般均以通用的立法程序修改即可,而惟有宪法会作如此这般之规定呢?既然宪法也是法,但此法与他法之间有何不同,以致于其修改程序都不同呢?回答这个问题,自然要追溯到近代最早的一部成文宪法——美国宪法——的头上去了。简单说,宪法在其产生之初主要并不是作为一部通常的国家法律而制定的,甚至可以说,宪法就不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在理论上被认为是由人民制定的。这是宪法与其他国家法律在性质上最重大的区别:其他法律是国家管理者或政府管理社会的工具,而宪法则是描述社会本身及人民管理政府的工具。如果从美国人的这种观点出发,我们不难看出,至少在美国,修改宪法的权利不应属于国家管理者或者政府,而应属于人民自己。由于宪法控权的性质,所以,修改宪法的程序应当不同于其
    2023-04-24
    105人看过
  • 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程序是怎样的?
    一、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程序是怎样的?(一)宪法修正草案的提出宪法修改的提出标志着整个宪法修改的开始。在我国《宪法》第64条第一款规定:“修宪案由全国人民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分之一以上的代表提出。”其他任何国家机关无权提出。但是根据历年来修改宪法的习惯上来看,都是由中共中央向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修改宪法的建议,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讨论后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修宪建议稿,依据《宪法》第64条规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修宪草案,并提请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二)宪法修正草案的审定和表决审定是指有权机关审查修宪提案的内容,并对是否修改作出决定。如果否决修宪提案,则宪法修改程序不能继续进行。事实上,我国宪法对此程序没有明确规定。不过从历次修宪的惯例上来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宪法修正案的,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全体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如“1988年表决宪法修正案草
    2023-06-03
    409人看过
  • 我国现行宪法的修改历程
    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发展需要,前四次修改分别于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进行。我国宪法修改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党中央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第二阶段,全国人大常委会经过讨论,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和通过。这4次修改,体现了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发展成果,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有力推动和加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宪法修改的内容目前学者对将来进行宪法的修改,主要的争议在于修改的内容上。有的学者认为应将三个代表思想写进宪法,有的认为应加入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条款,有的认为应对我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修改,建立大司法体制,还有的认为要在宪法中完善特别行政区的制度。在此
    2023-07-25
    118人看过
  • 宪法修改需遵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程序和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唯一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才能修改。宪法修改的形式主要有什么内容一、狭义的《宪法》修改的形式有下列内容:1.全面修改。即在原有宪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全面更新。2.部分修改。即通过宪法修正案或修宪决议的方式对宪法的部分条款进行的修改。二、广义的《宪法》修改的形式有下列内容:1.立法修改。这是一种间接的、特殊的修宪方式,即按照立法程序,通过专门的法律决定或者在有关的法律中对宪法的原有规定作修改补充,但不改动宪法原文。2.无形修改。是指非正式的、不变动宪法文字而实际上变更宪法内容的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四条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
    2023-07-04
    457人看过
  • 中国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的若干特点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宪法的稳定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为了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宪法的制定与修改程序均不同于一般法律。按照宪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权修改宪法,其他任何机关和组织都没有这项权力。制宪权和修宪权在我国从一开始就是统一的。之所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制宪权和修宪权,这是因为:第一,我国国家的性质要求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这两项权力。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直接、最全面地体现和反映了这一性质。全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最高国家权力,当然包括制定宪法和修改宪法的权力。第二,从形成过程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经产生,就具有历史和逻辑的合法性。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制宪权
    2023-04-24
    363人看过
  • 宪法修改职能由哪个国家机关行使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唯一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我国有权解释宪法的国家机关是我国有权解释宪法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学习宪法的重要意义如下:1、学习宪法可以清晰地知道,从而坚定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2、学习宪法有助于公民了解自身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从而使公民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观点,明白既没有脱离权利的义务,也没有脱离义务的权利,更好地运用宪法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3、学习宪法还有助于每个公民积极投身到推进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的进程中去,为实现依宪治国的目标,端正自己的宪法观和权利观,牢固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理念。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2023-07-05
    481人看过
  • 我国宪法修改机构是哪个?
    根据《宪法》第64条第1款的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宪法修改是指在宪法实施过程中,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发展,出现宪法的内容与社会现实不相适应的时候,由有权机关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删除、增加或变更宪法内容的行为。我国宪法修改要经过的程序:(一)提案提案启动宪法修改程序,标志着宪法修改的开始。提案由宪法规定的提案主体提出。我国宪法规定的拥有提案权的主体有两个: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是“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除此之外,任何政党、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不得提出修宪动议,进行宪法修改。提案并不一定提出具体的修宪计划,只是表明宪法内容应该修改以及修改的方向。(二)审定审定是指有权机关审查修宪提案的内容,对是否修改作出决定。如果否决修宪提案,则宪法修改程序不能继续进行。理论上看,这一
    2023-06-03
    476人看过
  • 国家宪法修改必须由多少人同意程序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理国家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领土的全境及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了一国之内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了革命胜利的成果,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宪法修改的程序宪法修改的程序即是指进行宪法修改时的步骤与方式,从各国宪法规定看,一般将宪法修改分为五个步骤:(一)提
    2023-06-03
    439人看过
  • 关于我国宪法的修改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和依法行政的核心。维护宪法尊严和根本法地位,关键在于具有一部完善的宪法并保障宪法的有效实施。2004年的修宪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还要进一步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的实施。宪法变革及其方式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必须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稳定的重要保证。宪政史的经验证明,宪法不稳,缺乏权威,是造成宪法危机和国家动荡的重要因素。因此世界各国对宪法的变更十分慎重。如美国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宪法,至今仅通过了27条修正案。此即宪法的稳定性。但是,保持宪法稳定,并不意味着宪法一成不变,宪法稳定只能是一种相对的稳定、动态的稳定。因为即使是最好的宪法也会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得与现实不相适应,如不及时变动,宪法的内容脱离实际,宪法的权威就会受到损害。如1874年《瑞士联邦宪法》,在120多年的时间里,共进行过140多次修改,直到2
    2023-04-24
    412人看过
  • 近几年修改宪法修改了什么?
    修改宪法修改了什么第三十二条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前增写“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为“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自然段相应修改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23-06-03
    227人看过
  • 宪法历经几次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进行了5次修改。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修正案;1993年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修正案;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修正案;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修正案,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改的意思是什么宪法修改的意思是:1、宪法修改也被称为宪法修正根据宪法规定的具体修改程序,宪法制定者或者享有宪法修改权的国家机关或者被的具体主体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宪法创造活动;2、宪法修改对宪法本身的稳定性和政治连续性起着负面作用;3、频繁的宪法修改甚至会破坏宪法的政治程序和社会秩序。为了减少宪法修改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其适应现实社会的积极作用,宪法修改应遵循一定的原则;4、宪法修改本质上是宪法变化的主要形式;5、同时,应当注意的是,宪法修改是对宪法部分内容的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四条宪法的修
    2023-07-03
    67人看过
  • 更改抚养权需要什么程序步骤
    1、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应另行起诉。离婚后,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长到有识别能力时,主动提出与另一方一起生活时,应另行起诉。离婚后,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请求,不涉及原离婚案件,不是对原离婚案件子女抚养问题的判决、调解协议的纠正,而是出现了处理原离婚案件当时不存在的子女抚养方面的新情况,所以,应当作新的案件另行起诉。2、具有法定事由,应予支持变更抚养关系。具体的法定事由:(1)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2)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3)10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3、准许协议变更抚养关系。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应予准许。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判
    2023-06-19
    135人看过
  • 公司章程修改的实施步骤
    第一、提议修改公司章程:一般由董事会提出修改建议。董事会是公司经营的决策机构,对公司经营情况以及章程的执行和变化情况较为了解,能够对公司章程的修改提出具有积极意义的建议;第二、将修改公司章程的提议通知股东:公司章程修改属于股东(大)会会议审议事项。有限责任公司应当于会议召开十五日前通知全体股东;第三、股东(大)会决议:一般情况下修改公司章程需要股东(大)会决议。第四、种类股股东的同意:当公司章程的修改涉及到种类股股东的利益时,我国公司法没有规定章程修改需要经过种类股股东同意这一程序;第五、特定章程变更事项应经主管机关审批:股东大会决议通过的章程变更事项应经主管机关审批的,需报主管机关批准;第六、特定章程变更事项的公告:章程变更事项属于法律、法规要求披露的信息,按规定予以公告。第七、公司章程变更登记:公司章程变更后,公司董事会应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公司章程修改在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
    2023-07-07
    339人看过
  • 宪法修改必须经过哪些程序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l/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宪法修改的程序:从各国宪法规定和宪政实践看,宪法修改程序一般包括提案、先决投票、起草和公布修宪草案、通过和公布五个阶段,但并非所有国家都必经这些程序。(1)提案。(2)先决投票。(3)起草和公布修宪草案的程序。(4)宪法修正案的通过程序。(5)宪法修正案的公布程序。现状分析:我国宪法修改程序的问题和原因纵观我国制宪及修宪的历史,应该说我国修宪的实践是比较丰富的,宪法修改程序也随着我国修宪实践的发展在逐步完善。1954年《宪法》第29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仅规定全国人大有修改宪法的职权,而没有规定宪法修改的程序。1982年《宪法》则恢复了1954年《宪法》的规定,并增加了修宪提案的程序内容
    2023-08-05
    296人看过
换一批
#国家机关组织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宪法修改又称"宪法修正",是宪法制定者或者是依照宪法的规定享有宪法修改权的国家机关或其他特定的主体对宪法规范中不符合宪法制定者利益或社会实际需要的内容而根据宪法所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加以删除,增加,变更宪法部分内容的宪法创制活动。 ... 更多>

    #宪法修改
    相关咨询
    • 我国现行宪法的修正程序是怎样的,我国对宪法进行修改的步骤有哪些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04
      宪法修改的程序即是指进行宪法修改时的步骤与方式,从各国宪法规定看,一般将宪法修改分为五个步骤: (一)提案提案启动宪法修改程序,标志着宪法修改的开始。提案由宪法规定的提案主体提出。我国宪法规定的拥有提案权的主体有两个: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是“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除此之外,任何政党、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不得提出修宪动议,进行宪法修改。提案并不一定提出具体的修宪计划,只是表明宪法内容应该修改
    • 国家宪法的修改程序有哪些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3-03
      国家宪法修改程序需要五个步骤分别是:提案;审定;起草;议决和最后的公布。 《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 宪法修改都有哪些步骤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4-29
      1、提案 提案启动宪法修改程序,标志着宪法修改的开始。提案由宪法规定的提案主体提出。我国宪法规定的拥有提案权的主体有两个: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是“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除此之外,任何政党、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不得提出修宪动议,进行宪法修改。提案并不一定提出具体的修宪计划,只是表明宪法内容应该修改以及修改的方向。 2、审定 审定是指有权机关审查修宪提案的内容,对是否修改作出决定。如果否决修宪
    • 改宪法的步骤有哪些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09
      1、提案 提案启动宪法修改程序,标志着宪法修改的开始。提案由宪法规定的提案主体提出。我国宪法规定的拥有提案权的主体有两个: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是“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除此之外,任何政党、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不得提出修宪动议,进行宪法修改。提案并不一定提出具体的修宪计划,只是表明宪法内容应该修改以及修改的方向。 2、审定 审定是指有权机关审查修宪提案的内容,对是否修改作出决定。如果否决修宪
    • 18年宪法修改是对我国宪行宪法的第几次修改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9-16
      18年宪法修改是对我国宪行宪法的第五次修改。 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