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和对方协商要求对方还钱,或者是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让对方还钱然后根据侵犯名誉权的司法实践名誉权纠纷的处理方法一般是要求侵权者支付赔偿金,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若受到侵害,有权要求对方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一、名誉侵权的形式有哪些?
1.侮辱行为
故意以暴力、语言、文字、漫画等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的表现形式有
1)以口头语言或动作(非暴力)侮辱他人。
(2)以暴力的方式侮辱他人。
(3)以书面语言的形式侮辱他人。
2.诽谤行为
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地散布虚假事实,贬损他人名誉的行为。所谓“故意”,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明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构的,不存在的,但因可以达到贬损他人名誉而仍然散布的行为;所谓“过失”,是指散布虚假事实的行为人不知所散布的事实是虚假的,但因可以达到攻击目的而贬损他人名誉或因好奇而散布、传播的行为。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不是虚假的,散布这些事实涉及隐私,其目的是为了贬损其名誉的,亦可因泄漏个人隐私贬损他人名誉而承担侵权责任。
诽谤的表现形式有:
(1)语言诽谤。如通过口头语言将捏造的事实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
(2)文字、漫画诽谤。如通过撰写文章或绘制漫画,捏造事实并加以散布,致他人的名誉受损。
3.新闻报道严重失实
新闻报道与事实真相不符的情形。如果新闻报道严重失实,致他人名誉受损,则应视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但考虑到新闻的时效性,新闻报道存在一些差错也在所难免,故新闻报道中出现一般性的失实,可不作侵害名誉权处理。只有在新闻报道中严重失实并致他人名誉受损时,才视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
4.评论严重不当
对人或事的评论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的情形。评论严重不当,且致他人名誉受损时,应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但基于言论自由的理念,对评论予以苛责也不合适。因此,如果评论仅仅是用语不当或遣词造句不确切,且无故意或过失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和用语时,不能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
名誉权纠纷怎么处理,名誉权纠纷在哪里诉讼
173人看过
-
名誉权纠纷国家是怎样判决的
290人看过
-
什么叫名誉权纠纷
378人看过
-
著作权纠纷之后的名誉权纠纷
433人看过
-
名誉权纠纷和侵犯名誉权的区别是什么
100人看过
-
名誉权纠纷司法解释全文
286人看过
名誉权是指特定的民事主体享有的要求社会对其给予公正的社会评价和排除他人以任何方式损害其获得的公正社会评价的权利。 名誉权的主体是特定的;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而不包括名誉感。名誉感是特定公民对自身各种属性的自我评价;名誉权是以名誉的维护和安全... 更多>
-
名誉纠纷与名誉权纠纷的区别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08侵害名誉权的最基本要件是看受害人的社会评价是否降低。侵权人用语言或行动,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或者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致使受害人社会评价降低的,应认定属于侵害名誉权行为。
-
欠钱不还的名誉权纠纷这种问题应该如何处理青海在线咨询 2022-08-05欠钱不还的名誉权纠纷这种问题应该怎么来处理?从理论上讲,名誉权与姓名权、名称权有明显的区别。姓名权是公民决定、使用和依法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姓名权的客体为姓名,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
-
怎样区别侵犯名誉权和名誉权的纠纷?陕西在线咨询 2023-07-281、性质不同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 2、适用对象不同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 3、主观过错要求不同。诽谤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而名誉侵权的主观过错包括过失行为。
-
有关名誉权的问题怎么解决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01名誉,是指人们对于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等各方面的综合评价。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这些被维护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它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我们有权利用自己良好的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
-
有关域名的名誉权纠纷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10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网络信息传播司法解释)的规定,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均难以确定或在境外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视为侵权行为地。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