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发生后,深圳高度重视与受灾地区的劳务合作,建立健全劳务合作机制,大力促进地震灾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深圳市实行两种招聘形式,以远程见工和定期招聘会的形式引导劳动力到深圳市就业。利用自主研发的远程见工系统开展远程招聘工作,打通深圳企业招聘四川、甘肃灾区员工便利通道,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帮助灾区劳动力有序前往深圳就业。今后3年内,还将在甘肃省三县一区定期举办远程见工招聘会,每年组织一至两批深圳市用人单位赴灾区举行现场招聘会。今年7月中下旬,将组织50-80家用人单位,赴对口支援地区举办首次现场招聘会。
除此之外,深圳市还研究制定了专门针对对口支援县区的金路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内容包括,帮助对口支援地区重建劳动保障基础设施;对灾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创业、就业和岗前培训,提升技能水平;帮助受灾群众在家乡创业和就业,并解决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这个行动计划还有待市委、市政府批准后正式实施。
一、劳务派遣的主体
①劳务派遣有三个主体:派遣机构、派遣员工、用工单位。
②派遣机构按照用人单位的条件和要求招聘员工,并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为其发放工资,缴纳社会保险,并办理其他劳动保障事务:但不直接使用员工。
③用工单位只管使用派遣机构派来的员工,不与之签订劳动合同,不建立劳动关系。
④派遣员工同时接受派遣机构和用人单位对其岗位的双重管理,作为派遣机构的员工,他们必须按用人单位要求的数量和质量完成任务。
劳务派遣不同于传统的劳务中介还在于对就业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劳务派遣公司通过对各级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街道、社区劳务保障服务机构的信息搜集引导,并依托全省各层次的技能培训机构,为员工实施省内、省外、境外就业的各个环节需要开展的各类培训、咨询、代理等一条龙服务,进而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由自发无序向依法有序转移。
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具有很多优势。
法律依据: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
第十一条
劳务派遣单位行政许可有效期未延续或者《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被撤销、吊销的,已经与被派遣劳动者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履行至期限届满。双方经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送岗位下乡,促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453人看过
-
清原满族自治县促进地方富余劳动力就业
307人看过
-
来自地震灾区劳动者可享就业补贴
457人看过
-
农业富余劳动力参加转移就业培训可享补贴
91人看过
-
佛山市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和就业引导机制的实施意见
280人看过
-
建立健全企业劳动用工法治化机制
443人看过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以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获得国家和社会补偿和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是国家根据宪法所制定的基本社会政策,社会保险具有法定性、保障性、互济性... 更多>
-
各级人民政府建立什么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1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内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本地的促进就业工作,发展改革、财政、教育、农业、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税务、工商管理等有关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促进就业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做好就业政策宣传、就业失业人员统计等促进就业方面的工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配合政府及有关部
-
就业促进机制实施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12高校毕业生(劳动者)与企业通过市场招聘等双向选择而建立的劳动关系,则其行为受现行国家劳动法律法规保障政策调整,用人单位不应以见习期制度为由来设法规避劳动法(广义的)规定的法定义务和责任。
-
灾区劳动者异地就业给予职业培训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23灾区劳动者异地就业,可凭单程交通票据、本人身份证及企业吸纳就业证明,按规定直接报销。昨天,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就汶川地震灾后对口就业援助方面的相关政策发布通知,将给灾区劳动者异地就业给予职业培训、交通费和社会保险三方面补贴。通知指出,对灾区劳动者转移到国务院确定的灾后恢复重建20个对口支援地区(以下简称支援地区)就业的,将由受灾地区给予其一次性单程铁路、公路或水运(路)交通费补贴。灾区劳动者可凭交
-
劳动XX中的促进就业条例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27第十条国家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就业条件,扩大就业机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兴办产业或者拓展经营,增加就业。国家支持劳动者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从事个体经营实现就业。第十一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多种类型的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就业服务。第十二条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第十三条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
-
什么机构负责促进就业工作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2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促进就业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本级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指导下,具体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街道、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县(市、区)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指导下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促进就业工作。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工商业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协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