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假破产罪一般要如何判刑
虚假破产罪,是指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行为。
犯本罪的,具体量刑标准如下: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二,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二、破产欠的工资一般要如何清算
破产欠的工资清算由破产清算组在整理完企业的资产和债务,制作了破产清算方案,经过人民法院的审核通过,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偿还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等费用。
《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
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
(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
(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
(三)普通破产债权。
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十章 破产清算 第二节 变价和分配 第一百一十三条 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n (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n(二)破产人欠缴的除前项规定以外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破产人所欠税款;\n(三)普通破产债权。\n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n破产企业的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照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
怎么认定虚假破产罪,虚假破产罪如何量刑?
401人看过
-
一般虚假诉讼罪的刑罚如何?
439人看过
-
刑法如何对虚假破产罪进行量刑?
207人看过
-
破产案件如何定性:虚假破产罪?
234人看过
-
虚假破产罪在现行刑法中如何量刑
411人看过
-
如何认定虚假破产罪,认定虚假破产罪的标准是什么?
140人看过
-
什么是虚假破产罪,虚假破产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如何处罚虚假破产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6虚假破产罪,是指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假债务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财产、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和其他人利益的行为。虚假破产罪怎么判刑呢? 1、根据修正案(六)之六规定,本罪在罪状表述中,把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作为定罪的界限,因此,本罪属于结果犯,行为人不仅要实施虚假破产的行为,而且要给债权人和其他人利益造成严重损失,才构成本罪,才能予以追诉。 2、《刑法
-
如何区分虚假破产罪与构成虚假破产罪?四川在线咨询 2021-12-30构成虚假破产罪的要素有: 一、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的破产制度和债权人或其他人的合法权益。 3、主观上是故意的。 4、客观上表现为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处置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二条规定,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处置财产,实施虚假破产,
-
怎么认定虚假破产罪, 如何认定虚假破产罪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14一、怎么认定虚假破产罪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公司、企业的破产制度和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破产制度主要是指国家破产法所保护的破产秩序;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则主要是指财产权利。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假债务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财产、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和其他人利益的行为。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1)必须实施了隐匿财产、承
-
如何判执行虚假破产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0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二【虚假破产罪】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构的债务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
新刑法虚假破产罪如何认定云南在线咨询 2023-08-20虚假破产罪的判决标准为: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