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劳动仲裁是离职后还是在职期间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7 21:32:35 192 人看过

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劳动者辞职以后再申请劳动仲裁和仲裁以后再辞职都是可以的,只要劳动者是在从辞职之日起一年之内申请劳动仲裁都是可以的。

一、试用期提前半个月辞职合理吗

不合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便可辞职,并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时间一到可以离职。不过劳动者要留存好按规定辞职的证据。

如果用人单位因此扣发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可以再要回工资。

二、立讯不让离职咋办

立讯不让离职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选择劳动仲裁解决。员工有辞职的权利,公司不让员工辞职是违反法律,员工可以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三、工厂辞职工资是立马结算吗

工厂辞职工资是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的当天立马结算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劳动者辞职后,单位必须在终止劳动合同时立即一次性的付清劳动者的全部工资;如果单位拒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工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22:3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仲裁相关文章
  • 在职申请劳动仲裁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在职申请没什么影响。申请劳动仲裁的后果有:劳动仲裁生效后仲裁裁决有履行义务的一方应当按照期限履行给付义务;如果有支付义务一方逾期不履行给付义务的,另一方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关于在职职工的隐形负债这些负债也称改制成本,由于目前社会保障体制比较健全,在职职工改制成本的财务安排也基本透明。在职职工改制成本以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形式支付,应在改制中一次性以现金解决。支付经济补偿金参考标准和计算方法按国家有关政策规定,资金来源是改制企业的净资产,包括原有现金、资产变现和股权出让所得现金。当然,职工获得的经济补偿金可在自愿基础上转为改制企业等值股权,以节省改制现金支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条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2023-07-16
    265人看过
  • 申请劳动仲裁 后再辞职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辞职领导不批,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仲裁申请人应当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并依照被申请人的数量提交副本。一、厂里面可以投诉吗劳动者按规定辞职,并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按此规定辞职是合法的,时间一到可以离职。拖欠工资,不发工资、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二、一定要网上解聘吗入职不满一年可以辞职,劳动者辞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的,提前三日通知即可。法律依据: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
    2023-03-10
    218人看过
  • 离职后有无资格申请劳动仲裁
    一、离职后有无资格申请劳动仲裁离职以后还能申请劳动仲裁,但是申请仲裁要在仲裁时效之内。劳动争议申请仲裁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即离职后一年内可以申请。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二、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什么条件1.申请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2.申请仲裁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3.该劳动争议属于该仲裁委员会管辖;4.申请书及有关材料齐备;5.提出仲
    2023-07-19
    462人看过
  • 劳动仲裁申请攻略:离职后必看
    离职后一年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必须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当写明:申请人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企业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被申请人的情况;申请请求和事实根据;委托代理人的资格及代理权限;申请日期等。如何申请劳动仲裁程序(一)劳动仲裁处理的程序:1、当事人提出仲裁的,应当从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2、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不受理的决定。受理的,应当由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并组成仲裁庭,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作出不予受理通知,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交答辩书及相关证据。被诉人没有按时提交或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审理。3、仲裁庭应当于开庭五日前,将开庭时间、地点的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
    2023-07-06
    392人看过
  • 离职前或离职后申请劳动仲裁,哪个更好?
    劳动仲裁是处于员工和单位之间的劳动纠纷的,如果劳动纠纷出现在在职期间,那么员工就应该在纠纷解决之后在辞职,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如果辞职之后再申请劳动仲裁,可能会因为没有劳动关系的存在,或者举证的困难为员工带来一些麻烦。受伤离职后还可以申请工伤吗不一定。1.如果是在该用人单位发生的工伤事故,可以要求赔偿。首先要到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这是所有问题的前提,不申请工伤认定,就无法通过工伤获得赔偿,如果单位不申请的话,职工个人就必须在受伤之日起一年内申请;2.如受伤被认定为因工受伤,拿到有劳动部门出具的工伤认定决定书后,医药费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停工留薪期内(工伤治疗、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按由工伤职工所在地标准发放;3.等伤情稳定后可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鉴定工伤等级,然后按照伤残等级计算伤残赔偿数额;4.如果用人单位不履行上述的义
    2023-07-15
    123人看过
  • 离职后劳动仲裁是否有有效期
    一、离职后劳动仲裁是否有有效期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我国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
    2024-01-27
    313人看过
  • 先劳动仲裁在离职
    员工在申请劳动仲裁期间被迫离职的,可以去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也可以先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劳动纠纷能否直接起诉劳动纠纷不能直接起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劳动纠纷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是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如果没有经过劳动仲裁,直接到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二、申请劳动争议调解程序1、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2、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2023-03-14
    291人看过
  • 劳动仲裁被迫离职申请书
    1、标题;所有的劳动仲裁申请书都可以直接的以《劳动仲裁申请书》作为标题。2、申请人信息;必须信息包括申请人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地址。其他信息:申请人性别、年龄、民族、联系电话等。3、被申请人信息。4、仲裁请求。5、事实和理由;这一部分里应当写的内容包括:双方劳动关系的基本事实;对于仲裁请求里面的每个请求都应当详细的说明为什么你会这么要求数额,一定要写清楚。6、提交单位;根据你发生劳动纠纷的地点和你单位的所在地,你确定自己是向哪个劳动仲裁委提起仲裁的就写那个。如果不知道的,可以打12333咨询,或到当地劳动部门咨询。7、申请人签名、日期。8、申请书末尾按照仲裁规定可能还需要写上工作地点、入职时间、离职时间以及单位是否逃匿等事项。被迫离职的员工如何申请仲裁要求赔偿1、被迫离职的,员工可以在公司辞退后一年内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一)申请与受理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
    2023-07-11
    473人看过
  • 在职申请劳动仲裁需要请假吗
    如果劳动者处于试用期的情况下,应当提前三天向用人单位说明自己想要辞职,避免给用人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果劳动者在正式期内想要辞职的,通常情况下应当提前一个月向用人单位说明并完成相关的手续才能够离职。一、试用期如何解除劳动合同我国劳动法规定,在试用期内的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天跟用人单位提出辞职申请。如果是已经转正的员工,需要以书面的形式,提前三十天告知用人单位。如果劳动者是在试用期内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来辞职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如果在试用期内没有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那么,无论是用人单位是否同意,只要提前三天跟用人单位辞职,到了时间后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在劳动合同期内离职怎么办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的地位,劳动法予以劳动者更多的权利可以解除主动解除劳动合同,但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用人单位,用人单位不同意的,从通知之日起满以一个月即可自动解除劳动合同,简单来说,无需征得用人单位的同
    2023-03-08
    243人看过
  • 离职后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
    一、离职后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一年。劳动者应该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二、劳动争议仲裁能上诉吗不服劳动争议仲裁能上诉。仲裁程序是劳动争议案件的前置程序,未经仲裁,案件不能进入诉讼程序。若不
    2023-06-15
    478人看过
  • 申请劳动仲裁是否影响入职
    没有影响。按理也不应影响公务员政审,因为这不是公务员政审应当审查的内容。但是,政审人员如果个人对你申请仲裁有看法的话,可能会有一些或明或暗的影响,尤其是与你原事业单位在同一地区、仲裁案件又影响较大时。但这样的影响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谁也无法预料。一、岳父有刑事案件会影响公务员政审吗岳父有刑事案件不会影响公务员政审。公务员政审的具体内容包括:家庭出身(父母亲和爷爷、奶奶的成分,有无海外关系、是什么样的海外关系)和本人的政治思想表现、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的表现、有无受奖励或处分的情节、道德品质、缺点和不足、直系血亲和对本人有重大影响旁系血亲的政治历史情况。二、如果舅舅被判刑了,外甥可以考公务员吗舅舅坐过牢外甥是可以报考公务员的,但如果罪责较大,影响比较大,可能会影响公务员笔试合格后的政审。根据公务员政审规定:直系血亲中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中有被判处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属于政审不合格,不能录取
    2023-03-08
    60人看过
  • 离职后申请劳动仲裁要注意哪些
    当事人可以在离职前,也可以在离职后申请劳动仲裁。只要劳动者是在从辞职那天算起一年内,携带仲裁申请书、身份证以及复印件、相关证据复印件、证据清单和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等资料,向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里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一、个人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需要向用人单位所在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以下材料:1.劳动仲裁申请书一式三份:2.劳动者的身份证复印件和原件一份;3.被申请人的身份证明。4.相关证据及证据清单各一份。5.有委托代理人的,需要提交公函、委托书等委托手续。二、劳动仲裁要哪些资料劳动仲裁需要仲裁申请书、身份证以及复印件、相关证据复印件、证据清单和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等资料。劳动者需要在从辞职那天算起的一年时间内,向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仲裁申请。三、离职后多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者离职后的一年内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2023-02-16
    189人看过
  • 申请劳动仲裁后离职了需要重新申请吗
    一、申请劳动仲裁后离职了需要重新申请吗在撤回劳动仲裁诉讼之后,仲裁时效将被中止。此后,自该期间起的一年内,申请人可依法再次提起劳动仲裁案件。这种情形发生的原因在于,当其中一方当事人主动向另一方当事人提起申诉,或者寻求相关部门给予权益救济时,或者对方当事人自愿作出承诺愿意承担相应的义务之时,仲裁时效便会因此而发生中止效果。自从中断时刻开始起算,仲裁时效期将重新计算。《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二、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是怎样规定的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的规定为:发生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存在一方向
    2024-03-26
    311人看过
  • 离职申请已提可否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者已提交离职申请,如果与单位之间产生了关于确认劳动关系、追索劳动报酬等争议,且仲裁时效未经过的,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并提交仲裁申请书、申请书副本等材料。一、劳动调解不成怎样申请仲裁申请劳动仲裁的方法:一、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住所、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二、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经申请人签名或者盖章确认。三、申请人的书面仲裁申请材料齐备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出具收件回执。四、对于仲裁申请书不规范或者材料不齐备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并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要求补正
    2023-06-23
    176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争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劳动仲裁
    相关咨询
    • 在职时申请劳动仲裁好,还是离职后申请好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08
      在职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第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俗称劳动局)内设立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等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第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并且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一般
    • 请问关于劳动仲裁是在职还是离职去申请比较好
      广东在线咨询 2024-09-04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员工在职期间申请劳动仲裁和离职后申请劳动仲裁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但是需要注意劳动仲裁的时效性为一年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
    • 申请劳动仲裁期间是否能办离职证明
      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02
      申请劳动仲裁期间通常能办离职证明。不过,如果你的仲裁请求与存在劳动关系相关联,那就有问题,如果离职可能仲裁庭会驳回请求,有败诉的危险。你要慎重考虑。
    • 先离职再提劳动仲裁还是先提仲裁申请再提离职?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3-02
      先仲裁后离职。因为如果辞职之后再申请劳动仲裁的话,可能会因为没有劳动关系的存在,或者举证的困难为申请劳动仲裁带来一些麻烦。
    • 在劳动仲裁申请期间能领到离职函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25
      1、申请劳动仲裁期间,员工可以离职,劳动仲裁跟员工是否在职无关,只要仲裁有效的时限内提出劳动仲裁就可以的。 2、《劳动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