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含义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8 14:20:41 309 人看过

1、子女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是指在财产继承、赡养老人等权利义务上,儿子和女儿、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亲子女和继子女都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不得歧视对待。

2、人人平等在刑法中的体现

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一项基本原则。该原则的含义是:任何人犯罪,不论犯罪的人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职业性质、财产状况、政治面貌、才能业绩如何,都应平等的适用刑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允许任何人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要求:

(1)在定罪时要平等,不能因犯罪人身份、财产等不同而有的定轻罪,有的定重罪;

(2)在量刑时要平等,不能因犯罪人的地位不同而有的判重刑,有的判轻刑;

(3)在刑罚执行时要平等,不能因犯罪人身份、地位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待遇。

3、人人平等在民法中的体现

平等原则的内容:

(1)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2)不同的民事主体参与民事关系,适用同一法律,具有平等的地位。

(3)民事主体在产生、变更和消灭民事法律关系时必须平等协商。

(4)民事权利平等受法律保护。

平等原则的特征:

第一,权利主体相对独立性与根本一致性的统一。在中国,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包括法人与公民)都处于独立地位,相互关系平等,但是这种独立性已不具有私有制商品关系中那种阶级对立的内容。独立主体之间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进行经济联系的协调性。

第二,个人意志与社会意志的整体统一,这一特点反映了社会与个人、整体与局部、集中与民主的辩证关系,是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在法律上的表现。国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意愿,并不排斥统一意志下个人意志的相对自由。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种个人意志与社会整体意志能够达到最大程度的统一。如果双方当事人的意志违背了社会的统一意志和整体利益,即是出于自愿,法律上也要加以禁止。

第三,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的统一。中国民法所确认的平等原则,是法律上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这种平等,不仅指平等权利,而且也包括平等义务。这是对资产阶级民主的平等权利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补充,而且使平等权利推动地道资产阶级的含义。在社会主义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任何人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尽义务,也不能只尽义务,不享受权利。民事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反映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企业个人利益三者的一致性。这也是社会主义平等原则区别于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阶级平等原则的一个重要原则。

平等原则的适用:

平等原则在民事诉讼主体之间的运用

民诉法第8条规定:“当事人有平等的权利。”

平等原则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通常认为,此为中国的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这些原则分为三类:一是双方当事人共同享有并能行使的权利。比如委托代理、申请回避、收集提供的证据、申请财产保全、在法庭提供新证据、要求重新调查、提起上诉、申请再审或执行等;二是虽为当事人双方享有,但需由双方当事人共同行使才能产生法律后果的诉讼权利包括请求调解、自行和解、质证;三是一方当事人专有的诉讼权利,包括放弃、变更诉讼请求、撤诉,而承认、反驳诉讼请求和反诉则专为被告享有。

1、当事人双方的诉讼地位完全平等。

2、实体权利的享有者与实体义务的承担者诉讼地位平等。

3、双方当事人拥有同等的行使诉讼权利的机会、便利和手段。

4、人民法院要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平等保护和平等对待。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2日 09:0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非婚生子女相关文章
  • 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
    2014年司法考试真题卷一第9题:法律格言说:"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关于该法律格言,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每个人在法律面前事实上是平等的B.在任何时代和社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都是一项基本法律原则C.法律可以解决现实中的一切不平等问题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并不禁止在立法上作出合理区别的规定【答案】D【考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解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现的是法的普遍性。近代以来,法的普遍性表现为普遍平等对待性,即要求平等地对待一切人。法的平等是一种规范上的平等,不是事实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是禁止不合理的差别对待,而不是禁止任何差别对待。选项A错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指对任何人都平等对待与平等保护,并不能直接导致事实上的平等。该项对格言进行了字面上的理解,是错误的。选项B错误。并非在任何时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都是一项基本法律原则。选项C错误。法律
    2023-06-12
    306人看过
  • 不平等条款是否在法律上有效?
    不平等合同在法律上一般不能生效。一般情况下,合同由平等主体按照自愿原则订立。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撤销权消灭的,不平等合同能生效。私人签的不平等合同有效吗私人签的不平等合同无效,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如果该合同使得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严重失衡,且一方具有利用优势或对方没有经验、轻率等的主观过错,则属于可撤销的合同。利益分配上处于劣势的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诉请撤销,但需要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显失公平事由后一年之内提出,该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和延长。期间届满后,该撤销权归于消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
    2023-07-02
    401人看过
  • 男女平等是法律规范吗
    男女平等是法律规范。男女平等原则是男女两性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可以享受一样的权利,承担同等的义务,一般在家庭关系里面,男女结婚之后,人格独立,地位平等。1、民法典中主张的原则还有以下内容:(1)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意思自治是现代民法的“三大基石”之一。(2)公平原则:所谓公平就是以利益的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以调整民事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通过利益均衡配置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公平正义是对民事司法活动的基本要求。(3)诚信原则:诚实守信是市场活动的基本准则,是保障交易秩序的重要法律原则,它和公平原则一样,既是法律原则,又是一种重要的道德规范,它要求全部民事主体诚实不欺,讲究信用,以善意的方式行使权利。2、民法基本原则的特征:它是贯穿于整个民事立法和司法活动,能够体现民法的本质和特征,对各项民事制度的规定和实施都有指导
    2023-08-08
    156人看过
  • 法律上的意外事件是什么含义
    根据《刑法》第16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这就是刑法理论上的意外事件。所谓不能抗拒的原因,是指行为由于遇到不可抗拒的力量,无法避免损害结果的发生,以致造成损害结果。这种不可抗力的来源有的来自于自然界,有的来自于他人的行为或本人的生理障碍。例如:火车司机吴某和谢某驾驶一列旅客列车夜间在铁路上行驶,当行至一座大桥前时,突然发现大桥的桥面断裂沉陷了一段.便立刻紧急制动刹车.但由于巨大的惯性驱使,机动车和两节车厢仍然冲人桥下,造成众多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桥面断裂沉陷的原因是几分钟前这里发生了小朋,巨大的泥石流路桥面冲毁了,尚无人发现.因而引起了翻车事故。这一事故的发生.对火车司机吴某和谢某二人来说是意外事件,属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
    2023-04-22
    279人看过
  • 我国宪法规定的平等权的含义是什么
    《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33条第4款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5条第5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第4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第48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个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第2款规定,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第3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第36条第2款规定,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是什么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1)法律面
    2023-07-22
    294人看过
  • 什么是法律?它的含义是什么?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体系,反映了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法律是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按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颁布,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的总称。工伤待遇在法律上是什么含义?工伤待遇是职工在工伤期间享受的待遇,具体包括:第一,普通工伤享有医疗费,住院时间段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治疗时间段的基本工资待遇和交通食宿费。第二,伤残级别的,在普通工伤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辅助器具费,一次性的伤残、工伤医疗和就业补助金,还有伤残津贴。第三,导致死亡的,会有一次全部支付的伤亡补助金,还有丧葬补助金和给亲属的抚恤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
    2023-08-05
    432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在什么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一、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在什么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具体情况如下:(1)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2)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3)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二、民事责任有哪些特征1、强制性。民事责任的强制性是其区别于道德责任和其他社会责任的基本标志。民事责任强制性的表现主要有两点:(1)在民事主体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或者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时,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2)当民事主体不主动承担
    2023-08-08
    92人看过
  • 不平等合同是否能够在法律上立法?
    不平等合同在法律上不生效。有效的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在自愿平等的情况之下,签订的关于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一、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区别是什么?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以提供劳务为内容而签订的协议。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1.两者法律性质不同。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依据,记载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属于劳动法调整范畴;而劳务合同(如承揽、加工、运送合同等),是建立民事法律关系的依据,属于民法调整的范畴。2.合同主体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必然是用人单位;而劳务合同既可以发生在公民和法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公民之间或法人之间。3.合同履行阶段,主体双方地位不同。劳动合同签订后,劳动者就成为用人单位的内部成员,应当服从用人单位对劳动过程的指挥管理,他的劳动被看做是用人单位全部
    2023-03-06
    272人看过
  • 上门女婿法律定义是什么
    上门女婿在法律定义上叫入赘,与女人嫁入男方家一样,都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上门女婿在丧偶以后在对岳父、母尽了主要扶养义务的,则法律赋予了继承权利,可以与岳父、母的子女和父母作为第一顺序人参加继承。当然上门女婿在未丧偶的情况下,并不享有继承权,而由其配偶享有,以防止发生继承混乱。一、遗属指什么人第一,法定继承人: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女婿,应作为第一顺序遗产继承人。第二,遗嘱继承人:仅仅限于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多数人,如子女、父母、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先死亡的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对公、婆、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和丧偶女婿等。第三,受遗赠人: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公民也有权把自己的财产遗赠给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这种人可能是与被继承人无任何亲属关系
    2023-03-26
    54人看过
  •  平等权在法律中的保障
    该段文字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身份和公民权利。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同时要求公民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宪 法 和 法 律 如 何 保 障 公 民 平 等 ?宪法和法律是保障公民平等的重要法律文件和制度。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宪法和法律中,保障公民平等是至关重要的目标之一。首先,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
    2023-09-08
    477人看过
  •  法律中的平等性原则是什么?
    根据法律规定,所有人都应该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人人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不允许任何人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具体表现为:全体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预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公民可以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根据法律规定,所有人都应该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人人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不允许任何人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种法律上的平等具体表现为:1、全体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预法律的制定;2、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3、公民可以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法 律 平 等 的 核 心 意 义标题:法律平等的核心意义法律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
    2023-09-02
    136人看过
  • 男女平等:法律的具体实践
    男女平等原则的内容是:(一)男女双方在结婚和离婚问题上的权利义务平等;(二)登记结婚后,根据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主也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三)夫妻之间在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上的权利义务平等;(四)夫妻双方在赡养各方老人总是上权利义务平等;(五)父母在抚养和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权利义务平等;(六)子女可随父姓,也可随母性;(七)兄弟姐妹等一切男性和女性的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权利义务平等。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民法典的男女平等享有继承权有哪些规定民法典规定,在法定继承的情况下,男女的继承权是平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六条【男女平等享有继承权】继承权男女平等。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
    2023-07-04
    356人看过
  • 工伤法律含义是什么
    工伤亦称“公伤”、“因工负伤”。职工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负伤。根据国家规定,执行日常工作及企业行政方面临时指定或同意的工作,从事紧急情况下虽未经企业行政指定但与企业有利的工作,以及从事发明或技术改进工作而负伤者,均为工伤。1953年1月2日政务院修正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工人与职员因工负伤,其全部诊疗费、药费、住院费、住院时的膳食费与就医路费均由企业行政负担;医疗期间工资照发;确定为残废时,视其残疾程度,由劳动保险费中按月付给因工残疾抚恤费或因工残疾补助费。一、工伤赔偿项目有哪些?(一)治(医)疗费。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必须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二)住院伙食补助费。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三)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
    2023-02-08
    137人看过
  • 法律上的要约的含义
    一、法律上的要约的含义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一方称要约人,接受要约的一方称受要约人。要约不同于事实行为。要约作为一种缔约的意思表示,它能够对要约人和受要约人产生一种拘束力。尤其是要约人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必须受要约内容的拘束。要约发出后,非依法律规定或受要约人的同意,不得擅自撒回、撤销或者变更要约的内容。要约不同于法律行为。一方面,要约是要约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必须经过受要约人的承诺,才能产生要约人预期的法律效果(即成立合同);而法律行为既包括单方的意思表示,又包括双方和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的行为,均可直接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另一方面,要约作为意思表示的一种,其拘束力只体现在“不能反悔”即不能擅自撒回、撒销或者变更上,而不能直接产生设定权利义务的法律效果;而法律行为则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旨在设立、变更、终止民
    2023-06-12
    154人看过
换一批
#子女抚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非婚生子女是指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育的子女。包括男女双方未婚所生的子女或者已有婚姻关系的男或者女与婚姻关系以外的第三人发生性行为致孕所生的子女。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更多>

    #非婚生子女
    相关咨询
    • 所有公民在司法上一律平等一律平等什么意思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31
      这个如果是定义问题我不好说,但法律的公平指的是程序上的公平
    • 在法律上是子女平分的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19
      被继承人去世后,遗产由其配偶、子女、父母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如果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第九条继承权男女平等。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
    • 为什么男女在法律上能够平等继承
      江西在线咨询 2023-12-09
      男女享有平等继承权。在法定继承中,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只要是父母的子女,对于自己父母的遗产都享有平等的继承权。即便是女儿已经出嫁了的,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女儿也可以跟儿子一样作为第一顺位继承人继承父母的遗产。
    • 宪法平等权的含义是哪些呢?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4-05
      这个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平等权的内容主要是: (1)《宪法》第四条第一款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2)《宪法》第五条第五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3)《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4)《宪法》第三十三条第四款规定。
    • 在法律上赡养老人男女平等吗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19
      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