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在行为、受害人主观状态、立案标准和刑期方面存在差异。敲诈勒索罪强调实施威胁、要挟、恫吓等行为,且受害人因害怕而被迫交出财物;诈骗罪则着重于“骗”,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财物。敲诈勒索罪的最高刑期为10年有期徒刑,而诈骗罪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敲诈勒索罪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危及他人的人身权利或其他权益。2、客观表现不同:诈骗罪在行为上着重于“骗”,即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而敲诈勒索罪强调“敲”,即实施了威胁、要挟、恫吓等行为。3、受害人交出财物的主观状态不同:诈骗罪受害人是受到欺骗后“自愿”交出财物;而敲诈勒索罪受害人是因害怕“被迫”交出财物。4、立案标准不同:诈骗罪,数额较大为三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五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二十万元以上;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为二千元以上;数额巨大为二万元以上。5、刑期不同:诈骗罪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而敲诈勒索罪最高刑期为10年有期徒刑。
敲诈勒索与诈骗的区别
敲诈勒索和诈骗是两种常见的犯罪行为,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区别。敲诈勒索是指以非法手段迫使他人交出财物或者进行其他行为,通常涉及暴力、威胁或者虚假陈述等手段。而诈骗则是指以虚假陈述或者其他手段,诱骗他人交付财物或者进行其他行为,通常不涉及暴力或威胁。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手段迫使他人交出财物或者进行其他行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手段,诱骗他人交付财物或者进行其他行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从上述法律规定可以看出,敲诈勒索和诈骗在犯罪构成和处罚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如果行为人实施敲诈勒索行为,且以非法手段迫使他人交出财物或者进行其他行为,则构成敲诈勒索罪,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而如果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则构成诈骗罪,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因此,敲诈勒索和诈骗是两种不同的犯罪行为,行为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性,以确定其行为构成何种罪名。
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是两种常见的犯罪行为。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手段迫使他人交出财物或者进行其他行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手段,诱骗他人交付财物或者进行其他行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敲诈勒索和诈骗在犯罪构成和处罚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如果行为人实施敲诈勒索行为,且以非法手段迫使他人交出财物或者进行其他行为,则构成敲诈勒索罪,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而如果行为人实施诈骗行为,则构成诈骗罪,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此,敲诈勒索和诈骗是两种不同的犯罪行为,行为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性,以确定其行为构成何种罪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区分诈骗罪与借贷行为的关键点在哪里?
309人看过
-
区分不当得利和诈骗罪的关键点
260人看过
-
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关键区别是
222人看过
-
区分敲诈勒索罪和绑架罪的关键点有哪些
316人看过
-
销售伪劣产品罪与诈骗罪的区别及关键点分析
412人看过
-
区分敲诈勒索罪和非法拘禁罪的关键是什么
436人看过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
区分普通诈骗与集资诈骗的关键辽宁在线咨询 2025-01-15不同类型的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对象存在差异。集资诈骗罪主要针对社会上不特定的公众资金,而诈骗罪则针对特定人的财物或财产性利益。在诈骗方式上,两种罪行也有所不同。犯罪所涉及的具体金额和刑期差异也很大。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的具体标准如下:若诈骗金额较大,则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以罚款;若诈骗金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则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若诈骗金额特别巨大或有
-
区分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关键辽宁在线咨询 2024-12-21根据《刑法》规定,抢夺罪和敲诈勒索罪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区别: 1. 抢夺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乘人不备的情况下,公开夺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它位于中国刑法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之中,处于盗窃罪和抢劫罪之间,是一种犯罪形态。 2. 敲诈勒索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只要有录音、影响、文字等能表现出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即为有效证据。
-
区分职务侵占罪与诈骗罪的关键陕西在线咨询 2025-01-15职务侵占罪和诈骗罪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犯财产所有权。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属于特殊主体。而诈骗罪的主体则为一般主体,没有特殊要求。职务侵占罪的对象是行为人所在的单位财物,这些财物实际上已为行为人掌握。诈骗罪的对象则是被诈骗人,不为自己控制的其他人财务。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权之便侵占本单位的财物,而诈骗罪则是用虚构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的财物。这些是职务侵占
-
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关键区别北京在线咨询 2021-09-30盗窃罪是违反被害人的意志,诈骗罪是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如果不存在被害人处分财产的事实,则不构成诈骗罪。受骗者在处分财产时必须有处分意识,即意识到自己将某种财产转移给行为人或者第三者占有,但不要求对财产的数量、价格等具有完全的认识。诈骗罪与盗窃罪在本质手法上都是有着区别的,一般来说,盗窃罪指的是窃取他人的财务,而诈骗罪主要指的是利用非法的手段骗取他人财产的行为。两者的主体以及犯案手段都不同
-
敲诈与诈骗的区别是什么, 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到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北京在线咨询 2022-01-24敲诈与诈骗的区别:两者主观上都是以非法占有未目的,通过具体的行为手段使受害者产生心理变化,进而处分财产。不同点在于,诈骗罪的被害人是基于错误认识进而处分的财产,而敲诈勒索罪的被害人是基于心理恐惧处分的财产。刑法之所以如此区分此罪与彼罪,因为诈骗罪的行为主体通常不会对人生造成伤害,而敲诈勒索罪则会有对人身造成伤害的危险,同时也是基于被害人心理因素的综合评价与考量。诈骗罪是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的情况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