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济权是指公民依法所享有的向国家和社会请求援助的权利,也称权利救济。它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保障权,即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这类权利主要因劳动权而存在,表现为伤残、疾病、退休、退职、待业、死亡等方面的保障权;二是救援权,即公民因突发灾难或经济困难而陷于困境时,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救援或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权利;三是补偿权,即公民在其法定权利受损时,有向国家和社会要求从损害者那里获得恢复其权利的完整性,而且补偿其损失的权利。我国宪法第45条、民法、刑法、诉讼法、劳动法,以及《法律援助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文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项权利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最早提出救济权思想的是1628年英国的《权利请愿书》。它规定,当臣民生存或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时,他可求助国王所颁发的人身保护状呈请法院予以救济。194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次在国际性文件中确定了权利救济。它指出:人人在遭到失业、患病、残废、守寡、衰老或在其他不能控制的情况下丧失谋生能力时,有权享受保障。(第25条)1966年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缔约国应承允(a)确保任何人所享本公约确认之权利或自由如遭受侵害,均获有效之救济,公务员执行职务所犯之侵权行为,亦不例外;(b)确保上项救济声请人之救济权利,由主管司法、行政或立法当局裁定,或由该国法律制度规定之其他主管当局裁定,并推广司法救济之机会;(c)确保上项救济一经核准,主管当局概予执行(第2条)。并规定,在刑事案件的审理中,被告有要求得到法律援助,并在无力偿付费用时免费的权利(第14条)。之后,这一公约的《任意协定书》(1976)又明确提出权利受损者可以在向国际社会求援前首先运用国内救济办法(第2条)。《美洲人权公约》(1969)也将权利受侵后求助司法救济或其他有效的援助,错判后受到赔偿,作为公民人权的重要内容加以确定(第7、8、10、25条)。
近年来,在救济权保障制度的建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法律援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法律援助源自十五世纪的英国,经过四、五百年的发展,到19世纪60年代,它已风靡世界大多数国家,成为公民救济权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以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的一部分。与西方社会比较,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历史较短,我国律师制度的历史只有百年,直到1990年代才引进法律援助制度,从1994年提出到199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广,至今只有10年的时间,从思路到运作方式主要来自西方;二是尚未社会化,我国引进法律援助制度和建立法律援助组织都由国家主导进行,司法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如1995年于广州所建立的全国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和1996年建立的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都由政府批准组建,自始享有事业编制和经费全额拨款的待遇;目前全国政府法律援助机构近三千个,专职人员近万名,多数地方政府制定了法律援助条例或办法;三是经费短缺,据司法部统计,我国每年需要法律援助的案件超过70万件,而实际得到援助的不足四分之一;政府拨款有限,去年全国各地法律援助财政拨款共1.52亿元,比2002年增加近一倍,但是平均到13亿人口,每人的法律援助经费只有一角钱左右;四是法律在强调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的同时,明文将法律援助规定为律师必须履行的义务,不履行援助义务的律师将受到处罚;五是成效显著,在法律援助制度建立的10年中,已有130万余人获得了法律援助诉讼服务。以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为目的的法律援助,正在成为我国公民实现其救济权的重要途径之一。
-
通过建立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实现社会成员利益平衡
88人看过
-
团员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与协调
51人看过
-
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利益衡平
489人看过
-
从利益平衡的角度考虑,应适当平衡债权人与夫妻中非举债方的利益
241人看过
-
量刑标准如何平衡惩罚与保护社会利益?
188人看过
-
追求专利权人与公众间利益平衡
368人看过
-
无权代理中,相对人的利益如何救济天津在线咨询 2023-01-13无权代理是指代理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中止后,仍然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行为,对于无权代理行为,被代理人没有追认的,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法律效力,那么与其进行交易的相对人的利益应当如何保护呢?
-
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未成年人有侵权行为的救济福建在线咨询 2022-02-05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应该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自我保护最有效的措施是求助法律。依法维权不仅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而且是维护法律的尊严。案例:小周家住湖北农村,是六年级学生。1996年月11月3日,在骑车途中,不慎将8岁女孩小雷撞倒在地致伤,雷家要求周家赔偿,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雷家到镇派出所报案,要求周家赔偿损失。派出所召集双方家长调解未成,于是派人到学
-
民事权利救济贵州在线咨询 2023-07-261、公力救济(适用民事诉讼法)。公力救济是权利人通过行使诉权,诉请法院依民事诉讼和强制执行程序保护自己权利的措施。 2、自力救济。自力救济是权利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强制他人扞卫自己权利的行为,包括自卫行为和自助行为。自卫行为又包括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两种。 自力救济只有在来不及援用公力救济而权利正有侵犯的现实危险时才允许被破例使用,以弥补公力救济的不足。
-
公会如何救济自己的权利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1-12-22公会救济其权利的方式有:请求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或者任意分配工会财产。拒绝返还工会资金和财产的,工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返还,并赔偿损失。
-
继承遗产与社会公平取得的法律救济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12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侵权表现:分配不公。当遗产发生争议时应怎么办、侵犯未成年人的继承权等,运用法律武器?继承人继承遗产,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在遗产继承中,要增强维权意识,既要遵循法律规定,不要忍气吞声,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要学会依靠社会力量,除了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外、当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犯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