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保密协议首先要承担的是民事责任。保密协议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而达成的合意,合法的保密协议受到法律的保护,当事人应当认真履行,不得违反。如当事人未履行保密协议规定的义务,不论是否给用人单位造成了实际损失,都是对保密协议的违反,应当承担违约责任,而违约责任是民事责任的一种。
一、竞业限制离职后怎么补偿
签了竞业限制离职后会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六条:当事人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约定了竞业限制,但未约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履行了竞业限制义务,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的30%按月支付经济补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前款规定的月平均工资的30%低于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二、劳动保密协议应当包含哪些内容
劳动保密协议应该包含的内容有:1、明确保密信息范围;2、明确保密主体;3、约定保密期限;4、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5、约定竞业限制条款;6、确定纠纷管辖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三、竞业限制和保密协议有什么不同
1.要求不同。
保密协议要求签署协议那方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协议中约定的信息。
竞业限制要求签署人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经营同类业务或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
2.违法之后所负的责任不同。
对于违反保密协议造成严重后果的当事人,我国刑法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3.签署后的补偿不同。
签署保密协议之后,用人单位不额外给签署方补偿金,而签署竞业限制协议之后,用人单位应当同时与劳动者约定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者解除时向劳动者支付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其数额不得少于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的年工资收入。
-
员工拿出证据告公司算违反保密协议吗
496人看过
-
员工保密协议有钱拿吗?违反保密协议会怎样
498人看过
-
员工违反保密协议又成立公司可以申请保全吗
121人看过
-
员工离职后违反保密协议公司是否可以追究
275人看过
-
保密协议被违反,该如何处理员工泄露公司资料?
418人看过
-
举证是否属于违反员工保密协议
237人看过
合同履行地是合同的履行地点。当事人有约定的,按其约定;没有约定的或约定不明确的,标的为给付货币的,接收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交付不动产的,不动产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而其他标的,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就是合同履行地。... 更多>
-
员工跳槽后违反公司的保密协议公司如何处理陕西在线咨询 2022-12-28一般情况下,跳槽员工违反保密协议,给原公司造成损失的,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同时还需要赔偿公司的损失。公司可以分情况选择追究责任的方式: 1、依《民法典》规定通过民事诉讼追究违反保密协议的当事人,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追究侵害商业秘密的侵权人,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2、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违反上述约定的劳动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3、公司还可以
-
员工在公司签订保密协议违反有什么后果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30法律规定,公司有权与涉密员工签订保密协议,其立法宗旨是限制员工从事与公司有竞争关系的活动。离职后的保密协议,仅限于竞业禁止,即员工在2年内不能在原公司有经营业务的地区从事与原公司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公司工作。一言以蔽之,离职保密协议是限制员工的从业活动的。至于不得侵犯原公司的商业密秘,这是包括离职员工在内的一切人的法定义务,无须另行签约即要遵守,否则会被诉侵犯原公司商业密秘的侵权责任
-
-
公然违反公司保密协议违反保密的刑事责任怎么判?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01新保密法规定: 不论是否产生泄密实际危害后果,只要发生列举的12种严重违规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12种违规行为是: 1.非法获取、持有国家秘密载体的; 2.买卖、转送或者私自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 3.通过普通邮政、快递等无保密措施的渠道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 4.邮寄、托运国家秘密载体出境,或者未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携带、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 5.非法复制、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