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冷静期财产纠纷无法协商处理的,只能起诉离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诉讼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离婚财产分割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一千零八十八条
【离婚经济补偿】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第一千零九十二条
【一方侵害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后果】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
离婚后的财产纠纷怎么处理?离婚直接离不用冷静期可以吗?
206人看过
-
协议离婚冷静期内一方转移财产应该怎么办
219人看过
-
不动产登记纠纷离婚有冷静期吗
470人看过
-
离婚没有孩子,没有财产纠纷需要冷静期吗
59人看过
-
在离婚冷静期内另一方转移财产怎样处理
283人看过
-
协议离婚冷静期可以办理房产过户吗
104人看过
离婚冷静期,是我国《民法典》中提出的新的法律概念,指的是夫妻双方在欲要解除夫妻关系时,婚姻登记机关强制要求夫妻双方暂时分开,考虑清楚是否需要离婚后,再确定离婚事宜,办理离婚手续。离婚冷静期的期限为有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 更多>
-
离婚冷静期财产分配是什么样的?法院让我们冷静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23对于离婚冷静期的期限,操作规范确定为1至3个月,期间法院或妇联、基层组织等第三方都可以对当事人进行跟踪、回访,通过心理辅导和干预等修复当事人情感。若是到了最后,双方还是坚持离婚,那么法院也不阻止了。若夫妻离婚财产怎么分配? 1、夫妻共同财产,一般应均等分割。也就是说,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割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和财产的来源等情况,具体处理时也可以有所差别。属于个人专用的物品,一般归个人所有
-
离婚冷静期协议反悔的处理方式天津在线咨询 2024-11-2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和第一千零七十八条,如果在协议离婚的冷静期内,任何一方改变主意并提出反对意见,应立即向原来办理结婚登记的民政局提交申请,并提供详细情况及理由。该民政局将依据当事人所提交的申请材料及陈述的具体情况和原因,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果当事人中的一方意欲恢复原有的夫妻关系,并且对方亦表示同意,那么二人可共同前往其中一方的户籍所在地区的民政局,提出重新办理结婚登记的申请
-
离婚协议达成后30冷静期如何处理甘肃在线咨询 2024-11-19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通过协议方式办理离婚手续的当事人,须承受为期30日的离婚冷静期限制。若对该规定表示不满或无法认同,当事人可以选择通过诉讼途径进行离婚事宜处理。在此期间内,若有任意一方反悔不愿离婚,均有权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撤回离婚申请。30日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双方仍应在同一期限内向婚姻登记机关提交领取离婚证书的申请,否则将被视为无效的撤回离婚申请记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
-
离婚冷静期可以转移财产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1-12-26不可以转移财产,这个时候还属于婚姻存续期内,如果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
协议离婚冷静期与诉讼离婚冷静期的区别有哪些江苏在线咨询 2024-05-14协议离婚冷静期与诉讼离婚冷静期的区别有三点,分别为:1、时间成本不同。协议离婚因为对于离婚以及离婚相关的内容双方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只要去民政局办理,更快捷和节省时间;而诉讼离婚需花费的时间周期较长;2、金钱成本不同。协议离婚主要涉及一个工本费,而诉讼离婚则可能涉及到诉讼费、律师费、保全费、鉴定费等;3、执行效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