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公司给,也可以自己准备,法律都认可。如果员工真想辞职走人,试用期提前3天,非试用期提前30天递交辞职通知书给用人单位,到时候用人单位批与不批,同意与不同意员工离职都是叫依法走人,由此引起的后果与员工无关。
一、员工离职直接走的还有工资吗
员工离职直接走的还有工资。
劳动者应当在员工办理好离职手续时就结算工资,大多数企业当天走都不会当天给劳动者结算工资的。如果劳动者辞职到期,用人单位是应当支付其工资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员工没有提前辞职就走人的,可能需要承担以下的法律后果:
1、一般不需要赔偿公司人员流失的损失;
2、如果没有交接好工作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那么便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员工没有提前辞就走人需要赔偿损失时,公司可以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直接从员工本人的工资中扣除。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员工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公司要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二、在工厂干了十年辞职有补偿吗?
劳动者在工厂做,如果劳动者是主动辞职的,是没有赔偿的。
一、劳动者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只有第1种情况有补偿: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2、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3、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劳动者违法,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该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承担。
三、怎么才能不辞职直接走人呢?
不辞职直接走人的后果有很多,主要是:1、如果劳动者是普通员工且处于试用期内自离,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招聘费用、培训费用;2、如果是正式员工自离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如果签了保密协议,自离后劳动者不能在与原工作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单位工作,也不能将在原单位知道的信息外传,否则构成不正当竞争,要承担赔偿责任。3、自离就没有离职证明,还会影响社保手续转移,影响入职新单位。
-
辞职报告是30天内自己选择走还是公司领导提出来
481人看过
-
公司是否提供自动离职补偿?
69人看过
-
工伤等级鉴定申请公司去搞还是自己去搞
458人看过
-
自己写了离职报告还好仲裁吗
60人看过
-
离职证明是自己写还是公司写
427人看过
-
离职报告不提供怎么办?公司不给开离职证明
326人看过
申请劳动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 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 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 更多>
-
离职报告可以自己写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3不可以。当事人想辞职,按照程序,应该书面提交辞职申请,辞职报告简单一点就好,但是应该真实合理,可以参考以下范文。辞职报告(范文)尊敬的公司领导:我因xxx的原因,目前无法继续工作,经本人再三考虑,决定在X年X月X日辞职,特向公司提交辞职报告。希望您能及时找到合适的人选接任我的工作。辞职人:xxx年月日离职原因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1、感觉个人在公司发展的空间有限; 2、薪酬待遇与个人期望值有较大差距
-
离职了公司不提供劳动报告怎么办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20可以跟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及时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是起计算。也就是说,您在办理离职后申请仲裁是没有问题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没有超过申请仲裁时效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离职证明是自己写还是公司写广西在线咨询 2024-05-03离职证明是公司写,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出具的,一般是打印的,多数内容是固定格式,部分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填写,应写明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工作年限等内容,填写后加盖用人单位公章。
-
证据是自己提供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3到法院诉讼,证据必须是自己提供。r如果不提供证据,可能要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r《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rr《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r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