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双方有孩子那么在离婚的时候还要判决孩子的抚养权问题,没有抚养权的一方需要支付孩子的扶养费用。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会存在不支付抚养费的情况。为了维护未成年人和抚养方的合法权益,需要按照起诉对方不给抚养费流程进行诉讼处理,以此维护权益。
一、起诉对方不给抚养费流程是什么
当事人可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权,请求法院判令对方承担相应的给付责任。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
二、向法院起诉应该提交什么材料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
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
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
3、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
4、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后,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5、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如确有困难,可在预交期内向本院提出减、缓、免交的书面申请,逾期不交或者书面申请缓、减、免交未获批准而仍不预交的,本院将裁定按自动撤诉处理。
6、立案手续后,案件由法院排期开庭,当事人应服从法院的各项工作安排,并于结案后到财务室结算诉讼费用,多退少补。
-
孩子抚养费不给的起诉流程是什么
222人看过
-
对方不给子女抚养费另一方是否允许起诉
256人看过
-
起诉对方,对方不出庭,不给抚养费,强制执行是怎么样的
52人看过
-
抚养费给过了对方恶意起诉犯什么罪
132人看过
-
起诉离婚抚养费一方不给
258人看过
-
抚养费抚育费对方不给怎么办
163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一直不给抚养费,不给抚养费起诉流程是什么呢?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211、抚养孩子,支付抚养费是父母法定的义务,不能因为没有钱而免除 2、建议向法院起诉要求支付抚养费 3、人民法院在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时,一般是根据以下三大标准来确定: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 4、根据司法解释,孩子的抚养费可按以下标准支付: 1)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
-
不给抚养费的起诉方法是什么澳门在线咨询 2024-03-27不给抚养费的起诉方法如下:1、准备好需要的材料;2、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立案庭在七天内,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理立案手续;3、当事人应在收到受理通知书之日起七天内预交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4、一方可以向对方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5、一方可以凭借离婚判决或者裁定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6、可以双方协商解决或诉请法院变更抚养费金额。
-
起诉抚养费的流程是啥,起诉抚养费流程怎么走的啊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22一、起诉抚养费流程 (一)以孩子的名义写一份起诉状,内容是找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要抚养费。 (二)交到没有支付抚养费一方的居住地法院,缴纳立案费20元左右。 (三)然后等待开庭审理。 (四)开庭前准备好证据,离婚协议书或判决书。起诉抚养费流程怎么走 二、起诉抚养费需要材料 (一)孩子的户口本或者出生证明以及复印件;(二)离婚协议书以及复印件;(三)离婚证及其复印件;(四)民事起诉状一式两份。 (五)预
-
起诉抚养费胜诉对方仍不给怎么办?台湾在线咨询 2023-02-14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
-
对方一直不支付孩子抚养费,去起诉是怎么个流程?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18抚养费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抚养费是父母或其他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的人,为未成年人承担的生活、教育等费用。我国法律上的抚养费,是指当这些人不能充分履行或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支付给未成年人的费用。抚养费的变更包括增加、减少和免除三种情况。抚养费增加是子女在必要时提出的,除了因物价调整,原定数额难以维持子女生活所需;或子女升学、实际所需抚养费用超过原定数额以外;还可能因为子女身患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