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叫作违宪行为
在我国,违宪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违宪是指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的行为与宪法原则相抵触。狭义的违宪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地方性法规和决议,以及国家机关领导成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与宪法相抵触。
二、违宪与违法的区别是什么
违宪与违法的区别表现在:
1.违宪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国家机关、国家公务人员,是掌握一定职权的执政者,也可以是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一般违法的主体主要是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公民,当然,国家机关、政党、企事业单位也可成为行政违法或民事违法的主体。
2.违宪行为所侵害的客体有两类:一是国家机关间的职权关系,如我国宪法规定,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是地方性法规不得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并须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这里制定地方性法规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权,不得与宪法等相抵触并报备案是职责。如果省或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与宪法等相抵触,或未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就宣布生效,就侵犯了宪法确定的职权关系。另一类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如我国宪法规定,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但是,有些国家机关招募公职时,有的企事业单位招募工人时,公然歧视妇女,使妇女在劳动就业方面处于同男子不平等的地位,侵犯了宪法保障的平等权利。
三、违宪行为是违法还是犯罪?
违宪行为既可能是违法也可能是犯罪。
违宪行为是违反宪法的行为。从理论上来说,违反宪法应该是严重的行为。但我国宪法上却对违宪行为的处罚没有具体规定,而对于其中一部分在民法、刑法等予以规定。如宪法上有一规定”公民的人身和尊严不可侵犯”,如果实施非法拘留或辱骂他人,一般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被侵犯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而如果情节恶劣,构成非法拘禁罪或侮辱罪,追究刑事责任.违法行为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应受行政制裁(一般强制性措施)。刑事违法行为受刑事处罚(包括最严厉的强制性措施,如剥夺人身自由、没收财产、甚至剥夺生命权)。
-
违宪行为要承担什么责任
427人看过
-
违宪行为必刑罚对吗
433人看过
-
什么叫违反交通信号的违法行为
85人看过
-
涉及聊骚的行为违宪吗?
310人看过
-
土地买卖是否涉及违宪行为?
105人看过
-
成文宪法也叫文书宪法吗?
182人看过
-
什么叫违约行为? 违约行为属于什么法律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6-03违约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彻底。 一般可将违约行为划分为:单方违约与双方违约、根本违约与非根本违约、预期违约与实际违约。 1、单方或者双方违约,指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 2、根本违约,指合同一方当事人的迟延履行等严重违约行为,致使合同相对方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根本性违约,守约方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3、非根本性违约,指违约状况尚未达
-
宪法为什么是闲法违法宪法香港在线咨询 2022-03-1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或称国家政要纲领),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法源根本,是一切法律法规制定与产本的母体与立法基础,作为宪法不可能把具体法、部门法、专业法、程序法等实体法应规定的内容包括其中。所以”认为宪法并没有规定具体的处罚措施,因此宪法是闲法违法宪法“观点,是法律体系的构成原则缺乏基本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地位)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什么叫不视为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201、获得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的; 2、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的; 3、为报道时事新闻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等行为。 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二)为介绍、评论某
-
2022年什么叫著作权侵权行为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20著作权侵权是指一切违反著作权法侵害著作权人享有的著作人身权、著作财产权的行为。具体说来,凡行为人实施了《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和第四十八条所规定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造成财产或非财产损失,都属于对著作权的侵权。侵犯著作权的行为,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有侵权的事实,即行为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按著作权法规定的使用条件,擅自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 2、行为具有违法性,著作权是一种绝对权,他人在使用
-
什么叫合宪性审查四川在线咨询 2023-08-03合宪性审查是指由特定国家机关依据特定的程序和方式对宪法行为是否符合宪法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的制度。从理论上说,合宪性审查制度是与具有根本法意义的宪法同时产生的,但在实践中,这一制度的形成要晚于宪法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