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独生子女光荣证的公民,主要享受:1、子女达到16周岁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奖励费30元/月;2、农民在安排自留地和宅基地时,独生子女按两个人的标准来计算分配面积;3、退休时领取一次性计划生育奖励,奖励金额为5000元。
独生子女费发放标准是多少
凡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从领证之月起到子女14周岁止,每年发放独生子女保障费60元,单方领证的对象发放30元。根据地区不同的情况,发放的独生子女费是不同的。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三条国家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按照规定给予奖励。
《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四条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公民,在子女十六周岁以前,由区、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向其颁发《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以下简称《光荣证》)。第三十五条持有《光荣证》的公民,可以享受以下奖励:(一)在子女年满十六周岁前,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二)农民在调整自留地和安排宅基地时,其独生子女按两个人计算分配面积;(三)在年老退休时,领取一次性计划生育奖励费。奖励的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第三十六条持有《光荣证》的公民,其独生子女在未满十六周岁之前发生意外伤残或者死亡,不愿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由区、县人民政府按照市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给予一次性补助。第三十七条依法生育子女的妇女,按照国家和本市的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第三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在制定老年保障制度和措施时,应当体现对独生子女父母的优先照顾。
-
2024年辽宁沈阳独生子女费发放进行哪些调整
439人看过
-
今年独生子女补贴何时发放?
362人看过
-
独生子女证有什么用?独生子女费发放标准是什么?
53人看过
-
山东省独生子女费发放标准,独生子女费申请条件
137人看过
-
安徽省颁布新规定,调整独生子女费发放方式
278人看过
-
2022年独生子女政策调整:最新规定有哪些
219人看过
如何界定独生子女: 1、一对夫妻依法生育一个子女后不再生育; 2、再婚夫妻双方再婚前依法累计只生育(包括收养)一个子女,再婚后符合生育第二个子女条件但不再生育的; 3、夫妻生育的第一个子女死亡后,又生育了一个子女,不再生育的; 4、夫妻依法... 更多>
-
青海省独生子女费发放标准,青海省独生子女费怎么计算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16独生子女费的发放标准: 1、职工晚婚的,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十二天;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三十天;在产假期间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另增加产假三十天,男方享受护理假十五天。增加的产假和护理假视为出勤。农村居民晚育的,减免本人当年村内集体生产公益事业所筹资金;城镇无业居民晚育的,由户籍所在地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给予适当奖励。 2、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或者未生育且依法只收
-
2016年上海市独生子女费标准海南在线咨询 2021-10-22根据《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第34条在国家提倡夫妇生育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市民,在孩子16岁之前,由区、县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发行独生子女父母荣誉证(以下简称荣誉证)。第35条持有荣誉证的市民,在孩子满16岁之前,可以得到独生子女父母的奖励费(2)农民在调整自留地和安排住宅基地时,独生子女按两人计算分配面积(3)老年退休时,收到一次计划生育奖励费。奖励的具体
-
今年12月前的企业,今年能否调整养老金发放标准?福建在线咨询 2022-05-08国家人社部、财政部印发《关于2016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2015年12月前已退休并按月领取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可以提高养老金,总体水平为2015年度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6.5%左右,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办法。 尽管国家层面的方案已在4月中旬出台,但目前除上海在5月31日公布实施细则外,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层面的执行方案尚未明确。各地的政府正
-
独生子女会给补助吗?独生子女费发放标准是多少?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16根据我国计划生育条例规定,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现行我国政府暂未对独生子女费发放标准进行统一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规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例如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规定,根据当地或者单位的经济条件,每月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总和为5元至10元,从取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之月起发至
-
离婚后哪个单位发放独生子女费,哪些人不能享受独生子女费的发放?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26按规定是工作单位发放独生子女费。但实际发放中,又分几种情况。一、夫妻双方为职工的,由双方所在单位各承担一半;二、一方为职工,另一方无单位或丧偶的,由职工所在单位全部承担;三、城镇其他人员,由户籍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解决;四、离开原单位的人员,有聘用单位的由聘用单位承担;没有聘用单位但尚未与原单位解除人事、劳动关系的,由原单位承担;没聘用单位且已与原单位解除关系的,按照第二、第三项规定处理;五、农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