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的情况看,全国范围内的社保联网查询尚未实现,你大可不必担心B省会在你录用的时候查出你在A省参保。
一、社保卡省内是否算异地
社保卡省内不算异地。
新社保卡可以全省通用。只有持有加载金融功能的社保卡,参保人才能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才能实行“全省通”。新社保卡即加载金融功能后的社会保障卡具有信息记录、信息查询、业务办理等社会保障卡基本功能,还可作为银行卡使用,具有现金存取、转账、消费等金融功能。银行对该卡免收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社会保障卡的作用如下:
1、个人社会保障相关信息记录、电子凭证和信息查询等;
2、记录参保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户籍所在地等基本信息;
3、查询本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缴纳情况;
4、可持卡到医院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结算,到药店买药;
5、办理医疗、失业、养老、工伤和生育等社保事务;
6、查询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累计总额等信息;
7、办理领取养老金等社保事务,进行求职、失业登记,申领失业保险金,申请参加职业培训等;
8、用于身份证明。
社会保障卡信息包含卡面基本信息和卡内信息。其中卡面基本信息为持卡人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等。卡内记载了持卡人的个人状态(如就业、失业、退休等)、社会保险缴费情况、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信息、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信息、职业资格和技能、就业经历、工伤及职业病伤残程度等信息。
二、网上怎么查在逃人员
网上在逃人员查询的办法,具体如下:
1、可以到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即可查询,或者到派出所去查询;
2、上网查找。重大案件通缉要犯,会有通缉令发布在网络上的或者是新闻报道的。
网上追逃人员,并不是全部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的,因为有些属于内网通缉。同时,通缉令的登记是不同的,分为A级,B级。A级通缉令是在全国范围内发布的级别最高的通缉令。公安部B级通缉令是公安部应各省级公安机关的请求而发布的缉捕在逃人员的命令。另外,除“公安部通缉令”外,省份、市、县的公安机关也可在所辖区域内对在逃涉案人员发布通缉令。
三、两个单位交的社保如何合并
一般公司给你缴纳的时候都是先把社保转移过来再缴纳,一般情况都是继续缴纳不用合并。如果不放心可以到社保局询问,如果没合并可以在社保局申请办理合并如果是在同一个城市,两个不同的单位缴纳的社保,都在你的一个社保个人账户上,无需转移合并。因为同一个人在同一地区不允许拥有两个社保账户,你可以登陆当地“人力资源社会劳动保障局”官方网站查询,即可验证。
-
跨省生小孩能查出来吗
159人看过
-
教师跨省补课能查出来吗
63人看过
-
跨省闯红灯12123能查到吗
210人看过
-
五险一金跨省能查到吗
106人看过
-
跨省能查到名下房产吗
96人看过
-
公司是否能够查询到跨省的社保信息?
270人看过
-
社保跨省可以查得到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4-03-06社保跨省可以查得到,查询方法如下:1、首先通过电话查询,参保了基本养老保险的消费者可拨打官方电话,由语音提示来查询,不过需提供参保人的姓名、社保卡号、身份证号,电话还可以查询参保人的养老金明细等,此种方法是十分方便;2、上网查询,可在百度找到参保地的官网,选择个人查询,输入个人的身份证号、社保号及验证码,即可清楚的显示参保人的缴费明细等;3、也可以借助第三方网站,可以按照省到市的顺序,依次查询。
-
跨省双户口能查出来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15现在联网了,办身份证都要录入指纹了,就是为了查出你这样双重身份的神仙后代。 据说,当年有一群神仙,他们的子女都有双重甚至数重身份,那时候是变革前夜,今天不知明天死活,多一个身份,血脉就多一份保障。于是神仙们都让后代拥有数重身份,这就是神仙贵族传统。今天,一个报着神皮的土包子上台后,大手一挥,不给贵族们身份了,这怎么能行,于是贵族们反击了,搬空中国。
-
结婚证跨省能查到吗河南在线咨询 2022-02-14可以查到的。根据民政部网站资料:婚姻登记信息已实现全国联网目前,民政部已初步建立中央级婚姻登记数据中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建立省级婚姻登记工作网络平台和数据中心,实现了在线婚姻登记和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审查。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对推进婚姻登记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一是宣告结束手工办理婚姻登记的时代,全面实现婚姻登记工作计算机操作和信息化管理;二是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联网审查
-
跨省生孩子能查到吗跨省生孩子的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27能查到,计生部门都可以查得到。因为现在上医院都是实名制的,是要之前生育孩子时候,使用过身份证号码办理相关的资料,那么计生部门是可以直接通过公民的身份证号码查询到之前生育过孩子或者到医院产检等记录的。 根据《婚姻登记工作规范》规定:第六十四条受理补领结婚证、离婚证申请的条件是: (一)婚姻登记处具有管辖权; (二)当事人依法登记结婚或者离婚,现今仍然维持该状况; (三)当事人持有本规范第二十九条至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