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欺骗顾客消费属于什么法律管辖
1、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归《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管辖。
2、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被欺骗消费了怎么处理
消费者如果被欺骗了,可以与经营者协商赔偿。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选择报警处理,且经营者的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费用的三倍,如果赔偿的金额不够五百元的,以五百元赔偿,即赔偿金额最低为五百元。如果经营者拒绝赔偿的,消费者可以向工商部门进行投诉或者可以向法院进行起诉。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还应要求商家及时开具发票或收据,并进行妥善保管。在与商家发生纠纷后,消费者应注意收集与商家沟通协商过程中出现的书面材料等各类证据,以便协商不成时向工商部门投诉,必要时还可以采取提起诉讼的法律手段以维护自身权益。
-
欺骗顾客消费该找谁投诉
155人看过
-
欺骗客户消费什么后果
413人看过
-
聘法律顾问属于什么费用
195人看过
-
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属于什么违法行为
260人看过
-
消费欺诈归属于哪种法律行为?
159人看过
-
卖假货欺骗消费者属于诈骗吗?
279人看过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
卖话费欺骗顾客怎么办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02一、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
-
欺骗客户消费什么后果福建在线咨询 2021-12-17欺骗客户消费的后果。如下:1、在购物过程中存在欺诈消费者行为,商家应承担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并支付消费者商品价款三倍的惩罚赔偿金,不足五百元的,按五百元赔偿;2、欺骗客户消费若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导致客户损失金额达3000元以上的,构成刑事犯罪,应当以诈骗罪立案侦查,若证据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应当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诱骗顾客消费怎么处罚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20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要求:经营人给予产品或是服务项目有诈骗个人行为的,理应依照顾客的规定提升赔付其遭受的损害,提升赔付的额度为顾客购买商品的合同款或是接纳服务项目的花费的三倍;提升赔付的额度不够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法规另有要求的,按照其要求。
-
面对顾客欺骗消费者,如何进行寻求赔偿?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08《新消法》第55条规定: 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
-
诱导性消费属于欺骗行为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2-11-07不是的。一般的诱导不是违法行为也不是犯罪行为,因为营销的目的就是希望没有消费打算的人进行消费,或者使消费愿望不是很强的人进行消费,特殊情形下对于老年人或者小孩等弱势群体的诱导可能构成不道德的销售行为,对于小孩可能可以通过撤销合同来挽回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