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逃罪与逃逸罪在事实认定上的差异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9-02 20:00:15 397 人看过

逃脱罪和脱逃罪是同一种罪名,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从羁押和改造场所逃走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依照本法与刑事诉讼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的,一般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逃脱罪和脱逃罪属于同一种罪名,因此它们之间没有区别可言。该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从羁押和改造场所逃走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依照本法与刑事诉讼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的,一般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脱 逃 罪 与 逃 逸 罪 的 区 别

脱逃罪和逃逸罪是两种不同的罪名,它们的区别在于犯罪主体的不同。脱逃罪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等逃离监禁处、审判场所或者依法被关押的场所,具有明显的非法自由意志表现。而逃逸罪是指自然人逃离自己的住所或者有能力将其从自己的住所中带出后,逃避对其负有特定义务的人的支配,具有非法自由意志表现。

从司法实践中来看,脱逃罪和逃逸罪在罪行的认定上存在一定的区别。若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等有明显的非法自由意志表现,则构成脱逃罪;若自然人逃离自己的住所或者有能力将其从其住所中带出后,逃避对其负有特定义务的人的支配,则构成逃逸罪。

因此,在司法审判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案件情况来判断罪名。

总结:逃脱罪和脱逃罪虽然属于同一种罪名,但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脱逃罪是指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等明显具有非法自由意志表现而构成的罪名,而逃逸罪则是指自然人逃离自己的住所或有能力将其带出后逃避特定义务人的支配而构成的罪名。在司法实践中,需要根据案件情况来判断罪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1日 09: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有期徒刑相关文章
  • 在实践中是怎么正确认定脱逃罪的?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一、构成脱逃罪的要件有哪些?构成脱逃罪的要件有: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依照本法与刑事诉讼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二、怎么样判断是否构成刑讯逼供罪?满足以下要件构成刑讯逼供罪: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司法工作人员;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三、脱逃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脱逃罪的犯罪
    2023-02-25
    289人看过
  • 偷税罪与逃税罪的差异及实务处理
    一、偷税罪与逃税罪的差异(一)犯罪手段的规定差异。原规定列举了五类犯罪手段:1、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2、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3、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4、虚假纳税申报;5、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新规定列举了两类犯罪手段:虚假纳税申报和不申报(以下简称逃税行为),欺骗、隐瞒是虚假纳税申报和不申报的两种表现形式,是用来修饰虚假纳税申报和不申报,虚假纳税申报和不申报本身即具有欺骗性、隐瞒性。经过对比分析可知,从表述方式上:原规定是属于正列举的方式,新规定属于概括性描述的方式。从内容上:新规定将原规定中第1、2、3、5类情形去掉了,增加了不申报情形。这就是说《修正案(七)》施行(2009年2月28日)后,《税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以及扣缴义务人不报送代扣(收)代缴报告表的行为,数额较大时,也构成犯罪,至于税务机关是否通
    2023-06-07
    421人看过
  • 在实践中是如何正确认定脱逃罪的
    (一)客体要件。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对犯罪嫌疑入、被告人、罪犯进行拘留、逮捕、羁押、监管是司法机关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施加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法律强制措施,是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同犯罪作斗争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司法机关司法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环节。接受司法机关依法对其所采取羁押、监管,是犯罪嫌疑入、被告人、罪犯必须遵守的义务。如其不遵守义务而脱逃,就直接破坏了司法机关的监管秩序,妨害了司法机关的活动。(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的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依照本法与刑事诉讼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1、依法被拘留、被逮捕的未决犯;2、已被判处拘役以上刑罚,正在劳改机关服刑的已决犯。只有上述两种人才能成为本罪主体。被行政拘留或劳动教养的人逃跑的,不构成本罪。被错抓、错判的人,独立实施脱逃行为的,
    2023-06-12
    401人看过
  • 在实践中是怎么正确认定脱逃罪的
    认定脱逃罪的标准如下:1、所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3、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必须是依照本法与刑事诉讼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脱逃罪区分脱逃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界限。行为人实施脱逃的目的在于逃离羁押或者改造场所,以达到逃避关押、改造的目的。因此,脱逃行为是否得逞,主要应看行为人是否逃出了羁押、改造场所,是否摆脱了看管人员的控制,已经逃离羁押或改造场所的范围,摆脱了看守人员监视控制的,就是脱逃既遂;实施脱逃,如果在羁押改造场所内被发现,或者虽然逃出了羁押改造场所的范围,但在看守人员直接监视下被抓回的,是脱逃未遂。区别既遂与未遂,是裁量刑罚的一个依据。如果查明行为人脱离劳改场所,确实是偷干其他的事情,并无脱逃意图的,如在农田劳动的犯人,晚间溜出劳改场所,去偷附近农民种植的瓜果等,不宜作为
    2023-07-26
    337人看过
  • 肇事逃逸和肇事逃逸的差异是什么?
    交通事故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交通肇事逃逸是指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以下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
    2023-07-03
    360人看过
  • 脱逃罪的认定方式
    脱逃罪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行为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摆脱监护人的控制,逃离羁押或改造场所的范围,摆脱监护人的监控,构成既遂。被错抓、错判的人,不愿拘留或者劳改逃跑的,以逃犯罪论处。逃犯有重伤或者故意杀人的,从重罪处罚。多数人集体逃跑的,按共同犯罪论处。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是如何构成的?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的构成:(一)主体要件: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二)主观要件:主观上必须为过失;(三)客体要件:客体是国家司法法律、规章、制度和司法机关对在押人员的正常管理和正常工作秩序;(四)客观要件: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劫夺押解途中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7-08
    302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有期徒刑
    相关咨询
    • 肇事逃逸逃逸罪的认定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15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 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 第二条 第一款规定和 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即,所谓交通肇事逃逸就是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中具有以下情形并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
    • 交通肇事逃逸责任认定与逃逸罪
      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07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而对于“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解释》第4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 (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
    • 实践中如何认定脱逃罪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6-09
      认定脱逃罪的标准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必须是依照本法与刑事诉讼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
    • 在实践中是如何正确认定脱逃罪的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07
      认定脱逃罪的标准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管理秩序;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逃离羁押、改造场所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必须是依照本法与刑事诉讼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
    • 脱逃罪在司法实践中是如何认定的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31
      脱逃罪在司法实践中是如何认定的?区分脱逃罪的既遂与未遂的界限。行为人实施脱逃的目的在于逃离羁押或者改造场所,以达到逃避关押、改造的目的。因此,脱逃行为是否得逞,主要应看行为人是否逃出了羁押、改造场所,是否摆脱了看管人员的控制,已经逃离羁押或改造场所的范围,摆脱了看守人员监视控制的,就是脱逃既遂;实施脱逃,如果在羁押改造场所内被发现,或者虽然逃出了羁押改造场所的范围,但在看守人员直接监视下被抓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