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5日讯记者近日从省政府相关部门了解到,到今年年底,黑龙江省有望解决20000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据介绍,上半年,全省新建廉租住房开工面积88340.92平方米,有96631户低收入困难家庭受益。上半年全省廉租住房保障户数为96631户,其中发放廉租补贴户数为93878户,发放金额近1.3亿元;实物配租户数为2753户,投入资金近1.5亿元。全省13个市(地)和64个县(市)均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
据悉,上半年,黑龙江省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投资1.8亿元,建设面积75.5万平方米,年底有望解决20000户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一、成都廉租房的申请条件是什么?
成都廉租房的申请条件具体如下:
1、家庭的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平均水平;
2、家庭没有房屋,或者家庭的租房低于二十平方米;
3、或者是具有市、县人民政府办法的低收入证明。
当然,不同的地区对于廉租房的申请条件可以有所差异。但廉租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相关法律依据:《廉租住房保障办法》
第三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中,明确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目标、措施,并纳入本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住房建设规划。
第六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家庭平均住房水平、财政承受能力以及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人口数量、结构等因素,以户为单位确定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
二、廉租房已经10年了还可以买吗
廉租房可以购买,但是廉租房物权仍属于政府所有。根据我国《廉租住房保障办法》规定: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实行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等相结合。实施廉租住房保障,主要是通过发放租赁补贴,增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承租住房的能力。因此,廉租住房是政府向取得廉租住房保障资格的城市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住房,并按照最优惠标准收取租金。廉租住房只能用于出租,不能出售。但是单纯从政策上而言,是允许进行购买的。毕竟廉租房的初衷,就是以购、租、补的形式,来帮助特定的群体。只要达到相应条件,并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标准,从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购买。因廉租房牵扯地方财政,导致廉租房政策,在实际实施中,有很多的问题。而廉租房的物权,是完全属于政府的。购买人只拥有使用权。
-
加快廉租住房制度建设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132人看过
-
以廉租房为重点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难
59人看过
-
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审核程序
100人看过
-
廉租住房政策适用于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
466人看过
-
3年内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403人看过
-
扩大廉租住房政策受益范围,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317人看过
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 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公共租赁住... 更多>
-
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制度澳门在线咨询 2022-05-13第五条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实行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等相结合。货币补贴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赁住房补贴,由其自行承租住房。实物配租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住房,并按照规定标准收取租金。实施廉租住房保障,主要通过发放租赁补贴,增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承租住房的能力。廉租住房紧缺的城市,应当通过新建和收购等方式,
-
-
低保家庭怎么申请廉租房北京在线咨询 2023-03-03低保家庭申请廉租房,首先,申请人持规定的有关证件到户口所在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进行廉租住房实物配租预登记。 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初步审查合格后,向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发放预登记证明和要填写的表格。 然后,申请人按要求进行填写,并到相关办事处完善手续。 再然后,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受理申请家庭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初审,上报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 最后,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对申请家庭的相关资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发放证
-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第三条主要内容有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9-11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水平应当以满足基本住房需要为原则,根据当地财政承受能力和居民住房状况合理确定。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当地人均住房面积的60%。
-
廉租房低收入范本怎样写呢?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29房申请书范文作者:篇一:廉租房申请书范文xxx社区: 本人xxxxx年生,系xxxx镇居民,1990年至2000年在xxx厂做工,2000年以后无固定职业。丈夫xxx,xxx年生,x镇xx旱田人,无固定职业,目前在家务农,2008年11月5日家中老房毁于洪水、泥石流,现借住于村邻家。女儿许晴,现年8岁,就读于xx县民族小学三年级。活,在县城四处奔波,租房居住,且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由于本人家庭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