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简介:将到期债权转让给其他债权人,是否有效
2000年9月15日,三人称:1999年12月1日,案外人A公司为B公司办理了银行承兑汇票80万元,其中B公司给付50万元,A公司为其垫付30万元。后B公司向A公司归还了5万元,还欠25万元未归还。A公司因欠管连某65790元、赵某66950元、赵一165460元的债务均已到期,即与三人签订协议,将此25万元对B公司的债权转让给三人,并告知了B公司,三人已取得了对B公司的25万元债权。要求B公司立即归还该欠款。
法院判决:应当认定债权转让是否有效
A公司与B公司签订一份协议,由B公司付给A公司50万元,由A公司为B公司办理8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给**时风集团,下余30万元于承兑到期前10日由B公司付清。汇票开出后,B公司收到了山东时风集闭给付的价值80万元的农机,B公司向A公司还款5万元,下余25万元未付。A公司因欠三人(管连某67590元、赵某66950元、赵一115460元)债务到期无力偿还,于2000年9月3日将其对B公司的25万元债权协议转让给三人。同时,A公司以欠款为由将B公司诉至本院。9月13日,本院开庭审理A公司诉B公司欠款纠纷一案,A公司当庭举出债权转让协议,由B公司的特别授权代理人其副经理苏*勤进行了质证,合议庭当庭确认了该债权转让协议,A公司因对B公司的债权已转让给本案的三人,即申请撤回了对B公司的起诉。9月14日,B公司收到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2000年9月13日(2002)盐经初字第189号民事裁定书和2000年9月14日协助执行通知书一份,要求B公司停止支付欠A公司的25万元欠款。
律师说法:债权转让是否有效
B公司欠A公司25万元,有双方签订的协议及相关证据为证,债权债务关系明确。A公司欠三人款已到期,将此25万元债权转让给三人,有双方签订的转让协议为证;A公司已将此债权转让事实通知了债务人B公司,符合债权转让的规定,债权转让合法有效。现三人起诉B公司要求实现债权,应予支持。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及协助执行通知书晚于上述债权转让,B公司不能以此对抗债权转让的效力。
个人债权及客户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收购实施办法
-
债权人是否有权将股权转让给公司?
191人看过
-
将其合同权利义务转让给债权人
162人看过
-
没经债权人同意将债务转给他人有效吗
453人看过
-
债务人转让债权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
62人看过
-
债权人将债务转移给第三方,协议是否有效?
281人看过
-
债权转让有其他债务人可以抵消吗
84人看过
-
没经同意将债务转让给他人,此债务转让是否有效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02没经债权人同意将债务转让给他人,此债务转让行为是无效的。r《合同法》第八十四条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
-
债权转让给其他债权人后,债权人还负什么责任安徽在线咨询 2021-11-131、债权转让后,债权转让人应当对债权的缺陷负责。为了保护债务人的利益,特别是在合同中既有债权又有债务的情况下,单纯转让债权很可能损害债务人的利益,所以我国赋予债务人抗辩和抵销的权利。 2、债权转让后,债权转让人不得不对债务人的履行承担担保责任。合同债权全部转让协议生效后,原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再存在,因此债务主体发生变化,第三人与原债务人形成新的债权债务关系。 原债权人因转让协议生效而完
-
债权转让生效转给其他有哪些条件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2-08-04原债权人将其债权转让给新的债权人,一般是有对价的,并且双方都会签订债权转让合同或者直接交付债权凭证。那么,为了减少新债权人的风险和麻烦,新债权人最好要求原债权人在债权转让合同签订时,履行通知义务,或者把履行通知义务作为债权转让合同生效的条件。这样就可以避免转让不生效的风险,也可以清楚债务人对原债权人享有的各种抗辩。
-
被保证人可否将债权转让给债务人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11保证期间债权人许可债务人转让债务的,债务人可以转让债务给第三人承担。但若是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移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七条规定,债权人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允许债务人转移全部或者部分债务,保证人对未经其同意转移的债务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但是债权人和保证人另有约定的除外。第三人加入债务的,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不受影响。
-
本身债权人支付其他债权人转让的转让权利,到期该债权人又不想让公司向债务人主张债权云南在线咨询 2021-10-2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有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六条规定,部分债权人将债权转让给股权,不影响其他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债权。因此,企业出售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