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决水罪的构成条件:
1.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为过失;
3.客体是社会公共安全;
4.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
一、失火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失火罪的构成要件为: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消防责任事故罪的犯罪构成有: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为国家的消防监督制度和公共安全;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消防管理法规且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的行为。
三、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认定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本罪主体。根据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投毒罪,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主观方面
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引起中毒,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后果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或者对这种严重后果应当预见,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严重的中毒事故。
(3)客体
投放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要件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4)客观方面
投放危险物质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
过失决水罪由什么构成2024
416人看过
-
怎么样才会构成过失决水罪
417人看过
-
哪些要素会构成过失决水罪?
457人看过
-
失职罪的判决犯罪构成条件
427人看过
-
如何判断是不是构成过失决水罪
500人看过
-
第114条第115条过失决水罪
128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哪些是过失决水罪,过失决水罪的构成要件是哪些?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30客体要件 该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1] 客观要件 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 (一)行为人必须实施引起水灾即改变水势使之泛滥成灾的行为。这种行为多数是由于行为人不注意公共安全以致酿成水灾。如果是负责防洪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或擅离职守,过失引起水灾,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重大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
过失决水罪指什么,过失决水罪的构成特征及犯罪构成要件分别有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14一、过失决水罪指什么(一)过失决水罪的概念过失决水罪是指过失决水,引起水灾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二)过失决水罪的构成特征1、犯罪客体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2、犯罪客观方面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行为人必须实施引起水灾的行为,即改变水势使之泛滥成灾的行为。构成该罪必须已经造成法定的严重后果,即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重大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3、犯罪主
-
关于刑事案件中决水罪犯罪的构成新疆在线咨询 2021-12-22决水犯罪构成: 一、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侵犯的对象是公共安全。 3、主观上是故意的。 4、客观上表现为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有毒、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放射毒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或者以其他危险方式造成重伤、死亡或者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
-
过失致人重伤罪中关于过失罪的构成要件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02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构成过失决水罪的要件,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07构成过失决水罪的要件有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决水行为,并且造成了严重后果。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过于自信过失和疏忽大意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