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城镇居民,泛指在城镇居住、生活的人。既包括具有城镇户口的居民,也包括没有城镇户口但是其已经在城镇居住、工作、生活达到一定期限,而且其经济收入、生活来源于城镇的人员。因此,是否属于“城镇居民”并不以或并不仅仅以户口为标志。
狭义的“城镇居民”,是指城镇常住人口,即在城镇居住,在城镇有固定的职业和稳定的收入及生活来源并且具有户口或户籍的人员。狭义的“城镇居民”具有城镇户口。城镇户口包括“自理口粮户口”、“蓝印户口”、“地方城镇居民户口”等非农业户口的人员。因此,“城镇居民”所包含的主体比“非农业人口”要广的多。
交通事故工伤如何认定
在工伤认定实务中,对于《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否包含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存在两种不同观点。
1、《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不包含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
其主要理由是: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将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纳入《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调整范围,明确将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排除在当时仍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之外,根据后法优于前法的原则可以确定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已不包括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也没有将原来《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所规定的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纳入调整范围。
可见,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已将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分离,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不再由《治安管理处罚法》调整。因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中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不包括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只要本人没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即使本人有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也应认定为工伤;只有职工本人存在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时,才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2、《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包括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
其理由主要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适用本法。还有,《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的说明》也明确指出: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居民身份证法等法律相对应的违法行为及处罚已有系统规定的,草案不再重复规定。
可见,治安管理并不仅限于治安管理处罚法,还包括特别法的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特别法。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将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分离在两部法律中分别规定,仅仅是立法技术上的考虑,对于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已有系统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在立法时“不再重复规定”而已。但从内容和性质上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明显属于妨害公共安全行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所以,《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第(一)项规定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当然包括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只要本人有无证驾驶等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则不应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
-
城镇居民在交通事故中的权益如何界定?
226人看过
-
城镇居民交通事故赔偿待遇分析
180人看过
-
交通事故城镇居民赔偿标准,交通事故赔偿流程
332人看过
-
城镇居民出了事故该如何赔偿
404人看过
-
城镇居民如何申请交通伤残赔偿?
301人看过
-
城镇居民交通事故伤残10级赔付标准
201人看过
机动车是指使用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的车辆,通常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农用车等各种车辆。机动车具有速度快、操作灵活、舒适性高等优点,但同时也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驾驶。 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和排放标准,并取得相应的行驶证和... 更多>
-
交通事故赔偿城镇居民、非农业户口如何认定,交通事故赔偿如何执行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1-24【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认定】一般以户籍登记地为准,但登记为农业户口的当事人举证证明其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已经在城镇连续居住满一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城镇居民标准计算赔偿数额。受害人事发时为农业户口,一审起诉前因正常的原因和正当的途径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可以按照城镇居民标准计算赔偿数额。当事人提供下列证据之一的,经人民法院审查,可以认为交通事故受害人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已在城镇地区居住一年以上:(1)事发前至
-
农村交通事故认定与城镇交通事故认定辽宁在线咨询 2024-11-19在交通事故案件中,只有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会根据受害人的户口类型有所不同,其他项目的赔偿标准都相同。如果受害者是城镇户口,死亡赔偿金将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标准进行计算;如果是农村户口,死亡赔偿金则将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标准进行计算。 对于在城市经商、居住且经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来源均为城市的受害者,有关赔偿费用应当根据当地城镇居民的相关标准
-
城镇居民交通事故伤亡赔偿标准,城镇居民交通事故伤亡赔偿怎样计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5-05最高院《关于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因交通事故伤亡如何计算赔偿费用的复函》明确答复:“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和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计算,应当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结合受害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等因素,确定适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入(人均年生活消费性支出)的标准。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
-
发生交通事故受害人在城市居住一年以上,对于城镇居民应该如何认定新疆在线咨询 2022-01-19我国给部分地区对已经在城镇居住、工作、生活一年以上的农村居民,应视为城镇居民,其人身损害赔偿按照城镇居民的标准对待。可以提供下列证据之一的,经人民法院审查,可以认为交通事故受害人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已在城镇地区居住一年以上: (1)事发前至事故发生时已满一年的暂住证; (2)城镇居住地公安机关出具的书面证明; (3)城镇居住地居民委员会出具书面证明且有相应的房屋租赁合同或其他书面证明; (4)受害人为
-
交通事故赔偿中城镇居民的城镇居民可以获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标准山东在线咨询 2022-05-04折叠城镇标准 城镇居民标准,是指受害人是城镇居民的,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按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计算。 1.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计算受害的城镇居民的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的标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个年度核算指标。它反映的是全国或一个地区城镇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通过居民家庭日常获得的总收入计算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