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的诉讼时效是否为三年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24 08:41:45
310 人看过
依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时间如果有专门规定的适用规定,如果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而民事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七十四条
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2017修正):第八章 附 则 第七十四条 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适用该规定。法律对仲裁时效没有规定的,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仲裁与诉讼(三)——仲裁协议的无效
150人看过
-
了解诉讼仲裁时效:如何判断诉讼或仲裁的时效?
246人看过
-
诉讼时效仲裁委是否主动审查
290人看过
-
劳动仲裁时效和诉讼时效是否一致人事争议仲裁法
145人看过
-
本案是否为一年以上的劳动仲裁时效
340人看过
-
诉讼时效 商事仲裁
158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合同无效时仲裁诉讼是否有效?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13合同无效时,仲裁条款依然有效。当事人约定通过仲裁解决争议的,属于争议解决条款,合同无效不会影响争议解决条款的效力。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七条规定,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仲裁法》第十九条规定,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庭有权确认合同的效力。
-
加班费效力是否受仲裁诉讼时效江苏在线咨询 2022-06-13适用,加班工资的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
劳动争议诉讼时效与仲裁时效的关系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四川在线咨询 2022-05-05《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
-
拆迁仲裁案件是否适用诉讼时效香港在线咨询 2021-12-23拆迁仲裁案件有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六个月。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诉讼时效为2年的诉讼时效是多少年?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16第一百三十五条【普通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一百三十六条【特别诉讼时效】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瑕疵 (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第一百三十七条【最长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