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被盗了可以找警察。网络犯罪会被受理的,例如盗号后,他人进行违法的广告宣传的或进行诈骗活动的,警方应当根据立案管辖的规定,依法立案。警察一词是指国家及其统治者,根据国家和统治者阶级的意志,按照确定标准设置的警察机关及其警务人员。一般指按照具有武装性质的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在警察机关中行使警察职权,履行警察职责的国家公职人员。
有名字和照片警察可以找到吗
不一定,就算是很清晰的照片,也不一定能找到这个人,因为身份证照片往往拍得和本人有点差异,而凭借的照片也不见得就完全和本人百分百吻合。警察凭借照片找人,其实就是在系统中进行人物比对,需要根据相片的一些元素进行定位,根据定位距离等进行比对,往往的结果会找出不少相似的人物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六条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
(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三)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
(四)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
(五)管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
(六)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
(七)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
(八)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
(九)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
(十)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
(十一)对被判处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执行刑罚;
(十二)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
(十三)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
(十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
被人盗用身份证,可以报警维权吗?
70人看过
-
被盗用身份证办了校园贷可以报警吗
351人看过
-
知道对方身份证信息可以报警吗
54人看过
-
小孩子打架是否可以向警方报警
186人看过
-
刷身份证行为将导致失信人被警方通报
65人看过
-
身份证不见了可以报警吗
481人看过
身份证是用于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身份证明文件。需要身份证的情形有常住户人口登记项目变更;兵役登记;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申请办理出境手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更多>
-
身份证被别人扣押是否可以报警,可以和他要补偿费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161、可以,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行为处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释义(第16条)》 第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 (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 释义:本条是关于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非法扣押他人居民
-
被判刑过身份证用了是否会报警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051、被判刑过用身份证如果刑满释放,使用身份证是不会报警的。在逃人员,吸毒人员及其它被监控人员,使用身份证就会自动进入公安机关的预警系统。 2、身份证是用于证明持有人身份的证件,多由各国或地区政府发行予公民。它将作为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公民身份的证明工具。 大量新技术的出现允许身份证包含生物统计学信息于其中,如照片、面部特征、手掌特征、虹膜扫描识别或指纹识别,其他通常出现在身份证上(或数据库中)的信息包
-
身份证信息被盗用报警有什么办法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18贷款必须本人带身份证,放贷方必须首先确认人与证相符无误才能开始办理,如果发生了信息被盗用于贷款,不必过分焦虑因为主要责任在放贷经办人,如果数额巨大警方可能要求你协助调查理应积极配合提供线索。 这个你只能依靠法院上诉解决你的经济问题,如果盗用你的身份证的话你只能去报经侦警察,派出所一般不会受理你的。 有一个就是,你可以去把你的身份证报失重办(到派出所你就说丢失就可以,其它不别说了,这样自然的),这样
-
公民如遇身份证丢失被盗如何挂失申报四川在线咨询 2023-05-26公安机关对居民身份证挂失没有强制性要求,全凭居民自愿。身份证号都是终身制,原身份证丢失,申请补身份证与原身份证还是相同的号码。 如果身份证丢失,居民应该及时到当地公安机关说明情况,并申请补领。补领新身份证后,原证就自动成为无效证件,即使再找回原来的证件,那么持有人也不可以使用这张证件处理业务,因为这张证件已经无效.为了省去不必要的麻烦,也可以登报声明一下,并保存所刊登声明的报纸原件,如果哪天有电信
-
缓刑期间身份证可以报警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1-08-10酒店入住系统与公安局联网的,会立马报警。当然前提是你跟执行机关已经打过报告,得到同意。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